小時候,我們陪伴父母,去東家做客,去西家拜年,好不熱鬧。
不知從哪一天開始,你越發不想去親戚朋友家串門了,就是過年,也懶得去。
放眼一看,和你有類似想法和行為的人,越來越多。
帶著疑問,看看《莊子》筆下的「三隻鳥」的故事,答案就在其中。
到了一定的年紀,親戚朋友交往越來越現實,人心的距離,超越了空間的距離。
01
「高飛的鳥」:層次不同,聊不到一塊。
有一隻鵬鳥,飛過大海,一扇動翅膀,就能擊打其巨大的水花。
它可以六個月才停歇一次。
一隻蟬和小灰雀看到鵬鳥,嘲諷了一句:「我們急速起飛,也就是到榆樹那麼高,有時候要落在樹枝上休息,為什麼你要去九萬里之外?」
鵬鳥想要解釋一番,卻怎麼也解釋不清楚。
莊子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人與人的認知不同,命運不同,自然就形成了不同的層次。若是大家非得在一起聊幾句,肯定會很難受。
有一種聊天方式,叫「尬聊」。
你說大城市有多好,對方說大城市灰塵太多,人性複雜;你說工作如何,人家不懂,認為你的工作毫無意義。
你要去追求詩和遠方,人家直接來一句:「不就是看山,我家門口就是了。」
是的,原本在同一個層次的親戚朋友,經過多年的改變,就變成不同層次的人了。你去串門,或者他來串門,聊天都很困難。
彼此聊不來,卻都在一個屋子裡,這一段時間,怎麼過才好呢?
萬不得已,很多人找到了排除尷尬的方法——低頭看手機。
是不是你和我一樣,去了誰家,簡簡單單打個招呼,然後低頭看手機,一直到吃飯。放下飯碗,馬不停蹄地要離開,要不然,還是看手機。
本來想,去串門,大家互相了解,看看能否共鳴,但是你終究是失望了。
你要走遠,高飛,就別和秋蟬、灰雀一起聊天,他們的話一準會氣死你。
02
「籠中的鳥」:關愛太多,讓人受寵若驚。
一隻海鳥,飛到了魯國。
本想看看魯國的風土人情,但是魯國的國王太熱情了,安排了美食、音樂、歌舞團,歡迎海鳥。
總不能掃了魯國人的興吧,海鳥勉為其難地在坐在大家中間。
有人舉起酒杯,使勁說服海鳥,喝一杯;有人夾菜,問海鳥要不要肥魚;有人唱歌,問「好聽嗎」;還有人安排座位,有人在一旁當侍衛,保護大家......
海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又不好意思飛走,被感情的「籠子」困住了。
莊子說:「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用自家最好的方法待客,但是客人不喜歡。最終客人鬱悶了,如坐針氈。
有一次,我去大舅媽家做客,剛剛進屋,大舅媽就端出一碗湯,裡面有肥肉和紅棗、雞蛋、甜酒等。
大舅媽說:「我們老家呀,若是能喝到這碗湯,那就是福氣。」
一碗湯在手裡,我不知道應該放下,還是繼續端著。雖然味道不錯,但是我真的不餓。
當我一直不動筷子時,大舅媽就跌臉了:「我手藝不好?」
不知道為何,因為我的固執,居然大家都掃興了。母親在一旁批評我,不懂事。
現如今,家家戶戶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很多親戚朋友仍舊把大家當成「吃不飽」的人。每次串門,一定要用最好的飯菜,並且分量特別多。
不知為何,常常想到一個句子——吃飽了撐著。
大魚大肉的餐桌,有很多零食的客廳,往往是客套太多,讓大家很不自然。
終於明白,所謂「客套」,不僅僅是客氣,還很像一個「套路」,把自己困在其中。不能駁面子,不能給臉色,只能承受。一切都是物極必反的樣子。
03
「求利的鳥」:唯利是圖,讓人脊背發涼。
有一隻鵲,眼睛盯著前面的螳螂。
螳螂呢?盯著前面的蟬。
莊子在樹下,拿起彈弓,盯著鵲。
就在要觸動彈弓的時候,莊子發現自己站在深淵的旁邊,嚇得吐了吐舌頭。
收起彈弓,趕緊離開。
莊子埋怨自己:「今吾游於雕陵而忘吾身。」
螳螂捕蟬,喜鵲在後。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不要見到利益,就忘記了安全。
很多的親戚朋友,和你交往,就是盯著你的價值,要你幫忙。一不留神,就把自己帶到利益圈去了。
親戚朋友提了禮物來上門,你收還是不收?
收禮物,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不要禮物,人家一準會說:「你這個人,居然忘記了恩情,不要血脈了。」
過節的時候,你去某親戚家做客,本來是喜氣洋洋的樣子。當親戚知道你混得好,求你幫忙辦事了,馬上就不喜氣了。畢竟,辦事不容易。
若是親戚給你利益,也要當心,也許衝著情分去做,就違規了,坑害了自己。
不談利益,單純交往,這樣的親戚朋友,太少了。
綜合起來看,不去串門,也不想別人來串門,有什麼事情外頭說,不怕駁面子,反而是更好的。
04
遲早會知道,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害怕失望而已。
當我們對親戚朋友失望了,或者經歷了多年的改變,人情變味了,不同層次了,那就漸行漸遠吧。
人與人交往,是有階段性的,此一時,彼一時。
莊子和惠子本是好朋友,但是惠子做大官之後,正在釣魚的莊子遠遠地看到,就馬上躲起來。儘量不見面,就是最好的安排。
我們也學一學莊子,過好自己小日子,眾樂樂不如獨樂樂。
歲歲年年人不同。今日,比較昨日,今非昔比啊。
勇敢地往前走,去遇見應該遇見的人,不是你喜新厭舊,而是順其自然。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