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一個人,這4點就夠了

2024-11-01     搜狐號政務

人生路上,人海茫茫,遇見的人千千萬萬,認識的人不計其數。

誰是真心,誰是假意,從外表難以看見。

以下四句話,幫助你看清楚身邊的人!

大事難事看擔當

越是大事,越是難事,越考驗一個人做事的能力和水準。

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遇到自己不能解決或是無力承擔的事情時,往往像鴕鳥一樣逃避問題,把責任都歸結到他人身上。

而靠譜的人,遇到困難,從不逃避,他們總是敢於挑起擔子,一路披荊斬棘,一路奮力成長。

古人說:責重山嶽,能者方可當之。能力,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想要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他承擔責任。

逢著那些大事或難事的時候,便可看出一個人的擔當來。如果他能夠在艱難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或者是在緊要關頭承擔大任,那麼就肯定會為更多的人所信服和擁戴。

對自己負責的人,生活會充滿力量;對事業負責的人,會從容面對挑戰;對家庭負責的人,能夠收穫和睦;對他人負責的人,終將被溫柔以待。

小事瑣事看人性

在小事上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遇到大的事情才不至於敷衍。

人在事上磨,把芝麻粒兒小事當磨盤,才能鍛鍊一個人應事的能力和水準。

東漢陳蕃年少的時候,曾在庭院習讀詩書。有一天,他父親的老朋友薛勤來家裡做客。

看到院子裡雜草叢生,髒亂不堪,就問他為什麼不打掃。

陳蕃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薛勤勸他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陳蕃無言以對,慢慢改掉了眼高手低的毛病,不斷成長,最終成了東漢太傅。

中國有一句古話:「品現於世,心藏於身。

細節,往往最能看清一個人。所有的難事都是從簡單的事情開始做的,所有大事都是從細微的事情做起來的。如果在小事上不上心,這樣的人註定也做不出大事。

臨喜臨怒看胸襟

在《呂氏春秋》一書中,曾經有「八觀六驗」識人術。其中最重要的兩條就是「喜之以驗其守,怒之以驗其節」。

要想看清一個人格局的大小,一定要通過喜怒等情感去試探。因為人只有在極端情緒下,才會表現出真正的涵養和胸襟。

格局小的人,對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斤斤計較,怒火中燒。

格局大的人,能容人,也能克己,不會在一喜一怒之間耿耿於懷。

山高為峰,海納百川。真正人品好、有修養的人,往往在生氣時還能保持對人基本的禮貌,能理智地就事論事,不會因為生氣殃及無辜。

發脾氣是本能,克制住是本事,優雅來自約束,氣度來自大方。

比起那些一言不合就大動肝火的人,在憤怒中依然能保持開闊胸襟的人,才值得深交。

順境逆境看真心

人在風光時,掌聲和追隨總是來的很容易;一朝跌落,才能真真正正地看清誰是假意,誰是真心。

真正的友誼,從來不是春風得意時的推杯換盞,而是貧困潦倒中的仗義援手。

東漢時期,一位名叫荀巨伯的人,得知好友病重後,不遠千里前去探望。此時正逢戰亂年代,很多人紛紛逃離,好友見此,一直勸荀巨伯趕緊離開。

荀巨伯堅決不肯,每天悉心照顧病重的好友。就這樣,敵軍闖入城內,看見眾人皆逃離,唯獨荀巨伯依舊不慌不忙地照顧好友,頗為感動。

正所謂落難才知友,日久見人心。誰都會有難關,要珍惜並感恩那些在你落魄時還依舊不離不棄、陪你扛過難關的人。

有句話說的好:「友不在於多,貴在風雨同行;情不論久,重在有求必應。

真正的感情,不是光彩時的錦上添花,而是落難時的雪中送炭。

願你能於紛繁人世中,保留一雙慧眼,和錯的人揮手道別,和對的人相伴餘生。

本期封面:

本文轉載自『 人民論壇網』微信公眾號,資料來源:洞見、有書、十點讀書

反邪專區

參與活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dfd2d78f7838cfdcb93c759a777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