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北京宣言》簽了

2024-07-25     中國新聞周刊

7月23日,巴勒斯坦14個派別高級別代表在北京簽署了《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以下簡稱《北京宣言》)。這次為期三天的對話,是巴勒斯坦14個派別首次齊聚北京舉行和解對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巴勒斯坦各派內部和解對話閉幕式,見證巴勒斯坦14個派別共同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王毅在致辭中表示,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倡議和主張,為解決好巴勒斯坦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此次,巴勒斯坦14個派別秉持民族大義齊聚北京,這是巴勒斯坦解放事業中的重要歷史性時刻。

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出席巴勒斯坦各派內部和解對話閉幕式,見證巴勒斯坦14個派別共同簽署《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圖/外交部

王毅還指出,這次巴勒斯坦各派齊聚北京對話,達成的最重要共識是實現14個派別的大和解、大團結,最核心成果是明確巴解組織是所有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最突出亮點是同意圍繞加沙戰後治理組建臨時民族和解政府,最強烈呼籲是要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實現巴勒斯坦真正的獨立建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言人迪雅里克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巴勒斯坦各派在北京共同簽署《北京宣言》是促進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重要一步。古特雷斯對此表示歡迎,對中國及其他參與推動這一進程的國家表示感謝,並鼓勵巴勒斯坦所有派別通過對話解決分歧,敦促各派履行在對話和宣言中作出的承諾。

關鍵時刻的實質性突破

雖然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都是巴勒斯坦內部的政治派別,但是由於過去20多年兩派在對待以色列和西方的態度、內部治理方式等方面差異巨大,甚至一度拔劍相向。因此,能讓兩派以及其他政治派別坐下來和談,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1987年由亞辛創立以來,哈馬斯和巴勒斯坦的主要政治力量法塔赫就存在著較大分歧。比如在1994年以色列授予法塔赫控制下的一些西岸城市自治權後,哈馬斯就不滿法塔赫的妥協而在以色列境內發動自殺式襲擊破壞和平談判,導致法塔赫對哈馬斯進行打壓;1998年,亞辛提議加入巴勒斯坦政府,要求阿拉法特拒絕《奧斯陸和平協議》並襲擊以色列,雙方分歧加大。

2004年,亞辛被炸身亡、阿拉法特因病離世,巴勒斯坦民眾對法塔赫失敗的和平戰略感到沮喪,最終使得哈馬斯贏得了2006年的立法選舉。次年,哈馬斯一舉控制了加沙全境,成為與法塔赫平起平坐的政治勢力。與此同時,美國向法塔赫施壓要求其消滅哈馬斯,這反而增加了哈馬斯在巴勒斯坦人中的受歡迎程度,直至去年10月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阿克薩洪水」襲擊行動,巴勒斯坦內部再也沒有舉行過任何選舉,也沒有任何派別代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進行過關於「兩國方案」的任何談判。

面對巴勒斯坦長期分裂的事實,各國曾多次努力調解,都收效甚微。2006年,在沙烏地阿拉伯的調解下,巴勒斯坦各派通過了《麥加宣言》,同意成立民族團結政府,但各方迴避了是否承認以色列的關鍵問題;2007年,哈馬斯奪取了對加沙的控制權後,巴勒斯坦已經實質上被一分為二,為促成兩方和解,阿拉伯國家也曾多次調解並達成過《多哈協議》和《開羅協議》,但雙方從未實現實質性統一。

7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和解對話閉幕式。應中方邀請,巴勒斯坦14個派別高級別代表於7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和解對話。巴勒斯坦各派簽署了《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圖/新華

與前述協議相比,這次《北京宣言》強調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人民天然具有抵抗以色列占領的權利,這在之前的協議中從未涉及。《北京宣言》還要求新的統一的巴勒斯坦臨時政府儘快開始工作,將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鬆散的政治派別團結起來,重建加沙,為舉行全國選舉做準備。

法塔赫負責國際關係的官員阿卜杜拉·阿卜杜拉高度評價中方為促進巴各派內部和解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說,中方深刻理解巴勒斯坦人民「捍衛自身權利的決心」。

哈馬斯高級官員胡薩姆·巴德蘭表示,《北京宣言》是實現巴勒斯坦民族團結道路上又一「積極步驟」。他還指出,《北京宣言》的達成正值巴勒斯坦人民遭遇毀滅性戰爭的關鍵時刻,巴勒斯坦沒有任何藉口不實現隊伍的團結和立場的統一。

正是在這一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積極斡旋。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以及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公正立場,使中方贏得了巴各派的信任。

不過,以色列對加沙的攻擊還沒有徹底結束,以色列徹底消滅哈馬斯的既定目標也沒有改變,所以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進一步斡旋並獲得更持久停火協議之前,巴勒斯坦的內部統一工作很難實質性展開。

即便依然存在不少不確定性,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各國都對《北京宣言》表達了肯定。今年3月卸任巴勒斯坦總理的什塔耶認可這份宣言是嚴肅的和可以實質推進的,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卡達等國高級別政府官員也對北京的努力表達了充分的讚賞。

巴勒斯坦14個派別簽署《北京宣言》,是巴勒斯坦國內在結束分裂、加強團結上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也是繼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和談之後,中國又一次為推進中東和平做出重要努力和貢獻。

7月22日,在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們逃離家園。巴勒斯坦加薩走廊衛生部門22日發表聲明說,以色列軍隊當天轟炸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汗尤尼斯,造成至少70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圖/新華

美國的矛盾姿態

就在巴勒斯坦14個派別高級代表齊聚北京舉行和解對話前,7月19日,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應聯合國大會決議出具司法諮詢意見,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所有在巴勒斯坦(主要是約旦河西岸)修建定居點的活動,並撤出所有定居者,賠償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造成的損失。意見指出,所有國家和國際組織有義務不承認以色列在該地區的非法存在,並不得援助或協助其維持非法的占領狀態。國際法院還敦促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採取進一步措施,結束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的非法存在。

其實早在2004年,國際法院曾裁定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修建隔離牆違反國際法並應予以拆除,但隔離牆至今依然存在。此次意見再次強調,以色列持續修建和擴建定居點已經違反了多項國際公約,包括侵犯巴勒斯坦人民的自決權,持續濫用占領國地位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表示,將迅速將意見轉交聯合國大會,強調「兩國方案」是唯一可行道路,呼籲實現人道主義停火,釋放加沙的人質。

巴勒斯坦當局對國際法院的裁定表示歡迎,呼籲以色列結束占領。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抨擊這項裁定,稱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是「猶太人民的歷史故鄉」,並認為「猶太人不是自己土地的占領者」。內塔尼亞胡的發言代表了以色列的一貫立場。就在國際法院出具司法諮詢意見前兩天,以色列政府則不顧國際反對聲音,再次否定了「兩國方案」,在本國國會上表決通過了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提議。

在以色列撤出被占領土這一問題上,美國的態度頗為矛盾,拜登政府雖然一直口頭聲稱支持「兩國方案」,而且認為以色列擴建定居點的計劃「既不符合國際法,也阻礙了和平進程」,但又反對利用國際法院的意見採取單方面行動,擔心國際法院將衝突複雜化。因此,美國只是表面上態度正確,但又不希望以色列利益有任何受損。這樣的姿態,無疑對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7月22日,內塔尼亞胡啟程前往美國進行訪問,與剛剛宣布不再謀求連任的總統拜登進行會談,並計劃在當地時間24日於美國國會發表演講。目前,內塔尼亞胡正面臨來自美國越來越大的壓力。華盛頓方面要求以色列恢復與巴勒斯坦的政治談判,並威脅要停止向以色列供應軍火。

但是不管在美國有多麼不受歡迎,內塔尼亞胡硬著頭皮也要去一趟華盛頓。因為以色列已經不只跟哈馬斯、北部黎巴嫩真主黨開戰,近日也已經開始對葉門胡塞武裝動手了。由於遭到胡塞武裝的無人機襲擊,以色列對葉門進行了大規模空襲,預計這樣的空襲將持續一段時間,直到胡塞不再敢向以色列發動無人機襲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軍事援助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問題學者)

作者:朱兆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df098f88078df4a5d92c3fd0badc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