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billion就把瑞信給賣了?

2023-03-20     投中網

原標題:3個billion就把瑞信給賣了?

陷入困境的瑞士信貸銀行已被其瑞士競爭對手瑞銀集團拯救。

3月19日周日,瑞士最大的銀行瑞士聯合銀行宣布將收購瑞信,這是一宗全股票收購交易,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完成。股東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將獲得1股瑞銀股份,相當於每股0.76瑞士法郎(瑞郎),交易對價為31.5億美元。上周五收盤時,瑞信的估值約為80億美元。也就是說,即便瑞信「已經跌成了瑞幸」,他們仍然接受了再打四折出售。

瑞信是瑞士第二大銀行,全球第五大財團,業務範圍覆蓋財富管理、股票、債券、保險、信託、基金、私募、衍生品等多個金融領域,業務遍布歐洲、亞洲以及美洲,被視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然而近年來,這家擁有 167 年歷史的銀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面臨包括洗錢指控等一系列問題。

瑞信的危機暫時解除,但一場系統性的危機尚未解除。

過去兩周,股市的大規模拋售已使全球銀行市值蒸發近5000億美元。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倒閉之際,利率飆升使金融資產價值下跌,人們對較弱機構的擔憂蔓延,信心隨之崩潰。中金研究團隊發布的最新研報認為,瑞信作為因自身內控不足引發流動性壓力的「個例」,也體現出在全球「便宜錢」消失背景下,金融體系薄弱環節不斷出現的「共性」。

政府救市

為了趕在周一股票開市前平息金融界的緊張情緒,周日晚上,瑞士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這筆收購。瑞銀周日聲明稱,收購的相關磋商由瑞士聯邦政府的財政部、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和瑞士央行(SNB)聯合發起,收購得到了他們的充分支持,他們及時批准了該交易。

「周五的流動性外流和市場波動表明,市場信心已不再可能恢復,絕對有必要採取迅速穩定的解決方案,」瑞士總統阿蘭貝爾賽特周日晚間在伯爾尼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如今,世界各國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都在競相避免出現2008年那樣的「雷曼時刻」。瑞銀實際上是在瑞士政府的強力推動下進行了這筆交易,瑞信的股東們甚至被剝奪了對該交易的投票權。

瑞銀執行長拉爾夫哈默斯將擔任合併後銀行的執行長,凱萊赫將擔任董事長。合併後,公司的總投資資產將超過5萬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合併將讓公司年度成本削減超過80億美元。凱萊赫表示,瑞銀計劃縮減瑞士信貸的投資銀行業務,使其占該集團風險加權資產的比例不超過25%,從而與瑞銀保守的風險文化保持一致。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瑞士央行已同意向瑞銀提供由聯邦違約擔保支持的1000 億瑞郎流動性額度。政府還提供高達90億瑞士法郎的損失擔保,但前提是瑞銀承擔了某些資產組合的首批50 億瑞士法郎損失。

儘管事態發展似乎提振了投資者對亞洲市場早盤交易的信心,但隨著瑞士信貸債券持有人遭受重創,漲勢迅速消失。瑞士監管機構決定,名義價值為170億美元的 AT1 債券估值將為零,這又引發了人們對大銀行發行的高收益債券風險的新擔憂。

消息一出,渣打銀行和滙豐銀行的股價在香港均下跌逾 6% 至兩個多月低點,滙豐銀行可能創下六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瑞信倒掉

瑞銀和瑞信的全球總部都位於蘇黎世,相距不到300米,但這兩家銀行的命運最近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瑞銀的股價在過去兩年中上漲了15%,2022 年的利潤為76億美元。根據 Refinitiv 的數據,該行周五的股票市值約為650億美元。同期瑞士信貸股價下跌了84%,去年虧損79億美元。截至上周末,它的價值僅為80億美元。

2021年成為瑞信走向沒落標誌性的一年。對沖基金Archegos Capital爆倉,瑞信損失55億美元,成為損失最慘重的銀行;瑞信將1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用於Greensill的供應鏈融資貸款項目,隨後Greensill破產,瑞信損失30億美元,它在風險管理方面的聲譽也遭到嚴重損害。

2022年,瑞信的負面新聞包括因為協助毒販在保加利亞洗錢而被刑事定罪,這是瑞士首個針對大型銀行的刑事訴訟案件。事實上,在此之前,瑞信因歷史合規和風控漏洞已經面對多起訴訟或監管調查,捲入莫三比克腐敗案,還被曝出大量客戶數據被泄露給媒體。

今年3月14日,瑞信在披露的年報中宣布,其2022年和2021年財報程序存在「重大缺陷」,主要與風險評估流程等內部控制的缺陷有關。瑞信審計機構也對瑞信內控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對瑞信過去的財務報表提出過質疑。瑞信披露的2022年財報顯示,瑞信全年凈虧損73億瑞士法郎,且四季度有大量存款和凈資產流出,並在討論流動性風險時承認存款外流如果繼續,可能對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雪上加霜的是,3月15日,瑞信最大的股東沙特國家銀行董事長阿馬爾·阿爾·胡達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及是否對增加向瑞信注資持開放態度時,他聲稱「絕對不會」。瑞信股價應聲暴跌31%,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市場本就處於恐慌之中。矽谷銀行因久期資產錯配遭遇擠兌,在48小時內破產倒閉。美聯儲、財政部出手後,人們的恐慌情緒短暫平息,但很快市場把目光對準深陷困境的瑞信。一時間,對瑞士信貸可能在幾天內倒閉的擔憂引發了周末的瘋狂討論,讓人聯想到2008年金融危機。大量資金從瑞信管理的投資基金中湧出,帳戶持有人一度每天提取超過100億美元的存款,瑞士國家銀行近54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都未能止血。

如今,這項由政府精心策劃的救助行動確實避免了一家大型銀行的倒閉,但全球金融體系仍潛伏著巨大的風險,許多中型銀行被迫尋求緊急資金。目前,全球六家主要中央銀行已採取協調行動來增加美元流動,以幫助遏制在瑞銀被迫收購瑞士信貸後困擾其他銀行的信心危機。(文/劉燕秋,來源/投中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d7f9b277521ec94d4cf6240b96b75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