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十周年】斯凱孚:全力打造集貿易、物流、結算功能為一體的營運中心

2023-10-07     浦東發布

原標題:【自貿區十周年】斯凱孚:全力打造集貿易、物流、結算功能為一體的營運中心

【自貿區十周年】斯凱孚:全力打造集貿易、物流、結算功能為一體的營運中心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外高橋正式掛牌成立,開啟了一場聚焦制度創新的「國家試驗」。全球軸承巨頭斯凱孚在自貿區成立第二年就在保稅區域建立了其東北亞分撥中心。

立足於自貿區提供的開放機遇以及一系列制度創新,斯凱孚成為全國首家貨物狀態分類監管企業,貿易便利化也讓這家企業在中國實現了更廣範圍和更高層次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斯凱孚不僅是自貿區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受益者,更是自貿區發展的鮮活實踐和生動樣本。

在位於外高橋保稅區美約路291號的斯凱孚東北亞分撥中心內,記者見到了斯凱孚全自動倉儲系統,底部兩根勻速前進的傳送帶,一根往裡送貨,一邊往外運貨,貨架上的堆垛機猶如機械臂,根據指令在高聳的貨架和傳送帶之間來回伸縮,24小時不間斷運作。

斯凱孚分撥(上海)有限公司卓越運營經理趙詠敏介紹說,這套系統與海關監管系統實現實時互聯,實現貨物狀態分類監管。「這裡有我們進口的產品,也有我們本地工廠製造的國內產品,通過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我們可以把不同狀態的產品進行集中管理,這樣就可以給我們的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貨物分類監管模式是上海自貿區探索建立的口岸監管新舉措,實現了保稅、非保稅貨物、口岸貨物同倉存儲、分類監管。斯凱孚是這項制度最早的一批受益者。

趙詠敏介紹說,在東北亞分撥中心投用之前,斯凱孚在中國的貿易主要由設立在香港地區的分公司進行外幣貿易,物流則由設立在新加坡的分撥中心承擔。供應時效一般需要3-4周的時間,資金結算效率也不高。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後,保稅區管理局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新制度和相關政策,更為企業個性化定製了解決方案,讓斯凱孚東北亞分撥中心實現了進口貨物和國產貨物的集中管理和配送。

趙詠敏說:「當時的挑戰就是我們既有進口的產品,也有國內工廠生產的產品,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在保稅區裡面是需要有一個圍欄進行隔離管理的。建造一個高效的分撥中心,尤其是半自動的分撥中心,再用圍欄做物理隔斷,實際上對我們的管理效能和效率有一個大大的折扣。所以我們就跟政府一起探討了一個創新的舉措,把我們的進口產品和國內的貨物進行同倉運作,通過數字化的監管方式,實現數據圍網的管理創新,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

同時,得益於保稅區內「分送集報」政策,斯凱孚的產品交付周期也大幅縮短,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對中國和北亞區客戶的響應。「分送集報,是指每天可以按照訂單的需求正常配送發貨,海關的手續可以集約起來,比如一個月做一次,這樣大大便利了我們對市場的響應。國內客戶的交付體驗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果從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到全國的話,它最快可以實現上午發貨,下午到達。」

短短几年間,斯凱孚東北亞分撥中心升級成立足中國、輻射東北亞區域,服務全球市場的集貿易、物流、結算功能為一體的營運中心。在趙詠敏看來,分撥中心的建成以及業務模式不斷拓展,與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優勢密不可分。面向未來,斯凱孚還將繼續依託自貿區提供的開放機遇,實現更高質量的創新發展。「未來希望可以繼續跟保稅區有更深入的合作,也希望得到更開放、更進一步的政策,能夠幫助我們把客戶的體驗做得更優,把我們的供應鏈本地化能力構建得更加紮實。」

文字:唐周麗

編輯:朱勝霞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cec2fb24dce6ad2f03cd35b145bc0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