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航天發射超60次!2024年載人第一發,天舟七號準備中

2023-12-31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2023年中國航天發射超60次!2024年載人第一發,天舟七號準備中

2024年中國載人飛船——第一項任務準備了,這也將開啟中國載人飛船任務的第一階段,是什麼呢?那就是中國神舟十七號三位航天員,將會在中國空間站迎接「天舟七號」貨運飛船。

所以,2024年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又將是一個新起點。

而對於天舟七號發射的時間來說,也給大家披露了一點,下面就來一步一步地說明一下,當然,先給大家回顧一下關於2023年中國航天的情況,可以了解一下了。

2023年——中國航天不斷刷新紀錄,再創多個首次!

對於2023年來說,雖然我國相比世界航天發射能力最強的美國,還差不少。但2023年中國航天發射也是不斷刷新,在2024年還有機率突破新高度。

2023年根據記載的數據顯示,全年發射超60次,將200餘個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其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突破500次。

當然,說到長征系列,最後一次長征系列的發射是——長二丙成功發射,它成功之後,我國在2023年也是打破了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宇航發射九戰九捷,同時也打破該型號年度發射次數紀錄。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度,航天科技集團實施了48次宇航發射,其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47次、捷龍三號運載火箭1次,將130餘顆(含搭載)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全部取得圓滿成功,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連勝紀錄已刷新至175次。

所以,這是我國航天發射之中的一個新數據。而且,在2023年,我國也創下了不少的成果,多個首次出現在了大家面前:

長征二號丁火箭成功發射一箭41星,創我國航天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新紀錄

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號」,首次成功執行一箭多星發射任務

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首次進行海上遠距離機動發射等等。

都是我國在2023年創下的奇蹟,這也說明了2023年真的不容易,當然,2024年我國可能還會創造更多的成就,特別是「可重複火箭」的測試,運用。

一旦突破,那發射的數量將會再一次提升,最為典型的就是——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天龍三號2024年6月首飛,這是中國版的「獵鷹9號」,成功之後,可能就會為組建我國星網提供支持,而且我國的星網計劃已經在進行之中了。

所以,2024年中國航天發射不僅是超60次,可能會更多。

這就是對2023年我國航天發射的一個基礎性說明,大家看看就行。這不,2024年最為典型的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已經準備中了。

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第一發——天舟七號

按照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來講,預計將實施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天舟八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4次飛行任務,所以,首個任務就是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天舟七號任務的貨運飛船、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都已經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在進行準備中。該貨運飛船變化情況不大,也是與我國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是屬於同一批次。

大家可以看下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進行對比一下就行,它的總重13.5噸,長度10.6米,載貨量7.4噸,有效的裝載容積22.5立方米,這同樣是世界上運貨能力最強的貨運飛船之一。

所以,也是強悍的貨運飛船,這一次貨運飛船發射之後,有可能給我國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送去「過年新禮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期待我國公布貨運物資清單,希望看看是什麼。

當然,從時間上來說,我國預計是在2024年1月中旬進行發射,不過也有通過中國空間站的軌道數據,計算出了一個時間,大約是在北京時間2024-01-15 23:22:39 (± 1.5 min)發射,這個時間並不是說100%的就準確了,改變的空間可能存在,這只是計算出來的一個「窗口期」。

我通過中國空間站的軌道變化,傾斜度的數據也的確看到了,在2024年1月15日的時候,有一個高度角80度的存在,這的確有可能是對接的最佳點。

當然,還是那句話——具體的時間點,就看我國進行公布說明了,畢竟改變的空間還存在,因為窗口期的調整受到外界影響較大,它需要綜合考慮任務性質、發射任務安排、場區天氣狀況等多種因素確定的,其長度和精度因任務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有的以天計算,有的以小時計算,有的則以分秒計算。

天舟六號我國實現了「零窗口」,也是根據天舟六號與中國空間站自動交會對接需求進行科學精確計算的結果。

所以,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第一發——天舟七號的發射時間,後面大家就以我國航天中心公布的精確時間來看,只能說我看到的這個只是一個可能性,計算出來的,變化空間還有,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總結

天舟七號的發射是非常重要的任務,這也是2024年載人航天計劃之中最為典型的任務,也期待為中國載人航天開展一個「好頭」。

當然,在天舟七號發射前,我國可能也是存在一部分關於其他的發射,但具體的安排還沒有看到。

在真正意義執行任務的時候,我再來給大家看看說明,所以,載人航天計劃期待能夠完美繼續執行,未來中國載人航天也將進入「高頻率」的發射狀態。

因為中國空間站的發射在未來可能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在國外航天員,國外項目加入全面布局之後,航天發射的頻率也可能隨機調整。

而且,我國不是還要進行對中國空間站的升級,從三艙位升級到六艙位,那建設空間站的時候,也會推動發射頻率,這個就看後面安排了。

反正一句話,2023年中國航天創造了不少成就,希望2024年更上一層樓,通過航天任務的執行,實現更多的研究性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b5da69b85830bf06d51c6b54e38d6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