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配近三萬!更強也更貴的iPad Pro,真的值得買嗎?

2024-05-08     雷科技

原標題:頂配近三萬!更強也更貴的iPad Pro,真的值得買嗎?

估計誰也想不到,在2024年一台頂配的iPad Pro已經需要兩萬塊才能拿下。畢竟在大多數消費者的認知中,平板電腦的價格往往比手機要便宜一些,哪怕是定位稍高一些的平板電腦也不過在四五千元左右,像2024款iPad Pro這種起步9000元的產品,在整個市場中實屬罕見,甚至可以說只有蘋果敢定這個價格。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在文章正式開始之前,小雷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兩款iPad Pro的價格,11寸版本的起售價為8999元(256GB),相比上一代漲了2200元,13寸版本售價同樣上調了2200元。接近24%的漲價幅度讓小雷有些難以相信,難道蘋果真的用上了什麼黑科技?還是說果粉的消費力越來越高了?

很顯然,兩者都不是。

升級了,但不多

新款iPad Pro的第一個升級點是M4晶片,作為M系列晶片最新作品,蘋果M4晶片採用第二代3nm製程,以及「4個性能核心+6個能效核心」的CPU,CPU性能據稱相較M2晶片提升50%;M4晶片還加入了全新顯示引擎,其GPU為10核架構,較M2晶片提速4倍,並首度支持光線追蹤。而且蘋果還表示,在16核神經網絡引擎的加持下,M4的運算速度可以達到每秒38萬億次,非常適合處理各種AI任務。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不過從官網給出的各項數據來看,M4在最重要的帶寬速度和電晶體數量方面相比M3提升幅度並不大。但就這麼零星半點的提升,蘋果也給你耍了點「小心機」。

首先,全新的iPad Pro擁有四個存儲版本,其中只有1TB和2TB版本搭載的才是真正的「滿血M4」,而256GB版本和512GB版本則在CPU部分閹割了一顆性能核心,也就是「3個性能核心+6個能效核心」,這必然會影響到iPad Pro的整體性能表現。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其次,最讓小雷難以接受的是:256GB版本和512GB版本的運行內存大小僅有8GB,只有定價更高的1TB和2TB版本才「配」用得上16G運行內存。先不說這個8GB運存能不能發揮出M4晶片的全部實力,蘋果難道就不覺得8GB運存放在2024年有些格格不入嗎?

在這個手機人均16GB運存,電腦人均32GB起步的年代,蘋果依舊我行我素地推出一台價格一萬多塊錢但只有8GB運存的平板電腦,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有些說不過去。除了省成本外,小雷真的想不出第二個理由。

iPad Pro第二個升級點是雙層OLED技術,從命名中就能看出新款iPad Pro的螢幕是由兩個OLED螢幕疊加實現,從而帶來更高的亮度以及持久性。而且得益於雙層OLED屏額外添加了一層像素層,還能有效降低每一個像素在運行時的負載,既能解決OLED屏容易「燒屏」的問題,又能有效提升螢幕的使用壽命。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更重要的是,雙層OLED技術還能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由於兩塊發光面板可以獨立控制,新款iPad Pro可以實現更高的色彩準確度和更精細的亮度調節。

而且相比起之前iPad Pro使用的mini-LED,雙層OLED也擁有色彩和對比度方面的雙重優勢,更別說其模組厚度也要遠低於鑲滿了燈珠的mini-LED屏,可以說它是mini-LED螢幕的完美升級疊代款。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但雙層OLED螢幕也存在一些問題,那便是良品率。雙層OLED首先需要精確地對齊兩層OLED,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導致顯示效果的下降,而且雙層串聯式結構對於顯示算法、調校有很高的要求,尤其在低亮度下,OLED材料的紅綠藍發光器件效率差異很大,廠商為了充分發揮雙層OLED的優勢,就必須要開發新的顯示算法來精確控制兩個發光層的亮度和色彩。

這就導致雙層OLED螢幕的成本,是要遠遠高於一般的螢幕的。這或許也是新款iPad Pro漲價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像什麼1TB和2TB版本才能選配更高級的納米紋理玻璃,從五個麥克風閹割到四個麥克風,後置雙攝被閹割至單攝就不在這裡一一進行講解了,iPad Pro的漲價幅度之大和其產品誠意完全不成正比。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順帶一提,iPad Pro 13寸版本的1TB和2TB版本的售價分別為16599元和19999元,這個價格小雷相信99%的消費者都難以接受。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至於為何小雷一直沒有提到iPad Air呢?小雷覺得一台在2024年還在使用60Hz螢幕、M2晶片且4799元起售的平板電腦,真的沒有太多可講的價值,它的配置和表現真的對得起這個售價嗎?相信不用小雷多說大家自己心裡都清楚。

買新不買舊?買舊不買新!

至於選購建議方面,說實話小雷真的更建議大家去買二手iPad Pro(M1或M2版),從蘋果將M系列晶片下放到iPad的那一天開始,小雷就一直覺得有些性能過剩,絕大多數消費者根本用不上性能這麼強的晶片。因此在2024年,買一台M1版的iPad Pro絕對夠你繼續使用個兩三年。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如果你非要堅持「買新不買舊」的話,小雷比較建議購買11英寸版本的iPad Pro,畢竟這一代的iPad Pro不像之前那樣在螢幕上有做閹割,11英寸版本同樣擁有雙層OLED技術,在顯示效果上完全不比13英寸版本差,其和13英寸版本的差距真的只有螢幕尺寸,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方面相對合理一些。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差點忘了,如果你想買新款Apple Pencil Pro的話,也需要注意,目前它僅能在新款iPad Pro和iPad Air上使用。如果你使用的是老款iPad,那麼不好意思,還是繼續使用老款的Apple Pencil吧。

iPad銷量不斷下滑,高價是原罪?

在小雷看來,此次的iPad更新是一次嚴重不及格的產品更新,全新iPad的更新點無非就是新處理器和新螢幕,螢幕的顯示效果提升可能確實明顯,但也很難說服用戶要為其多花2200元。

市場數據也證明,趾高氣昂的iPad已經遭到了市場的「毒打」。根據Canalys的數據,iPad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942萬台,同比下滑了13.9%;根據蘋果財報,2024年第一財季,iPad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25%;2024年第二財季,蘋果收入同比下降16.64%。

(圖片來源:canalys)

作為普通消費者,小雷真的很難理解,為何iPad的定價可以如此「誇張」,11499元完全可以購買一台全新的MacBook Air,或者買一台五六千元的Windows輕薄本加老款的iPad Pro,難道售價越高就代表越專業嗎?

當然不是,小雷必須承認全新的iPad Pro在視頻剪輯、音樂創作以及繪畫方面是一騎絕塵的,但真正能夠用上這些功能的用戶是少數中的少數,絕大多數用戶還是只把iPad當做是一個娛樂工具,充其量用它來處理一些簡單的工作。市場需要的是一台配置不錯且價格合理的iPad,而不是這麼一台為了滿足專業人群而誕生的一台售價高得讓人難以理解的產品。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或許會有讀者站出來反駁,那蘋果不是還出了更親民的iPad Air和iPad 10嗎?確實,蘋果也有更親民的產品,但僅憑60Hz螢幕和三四千元的起售價,就很難讓小雷下手。

在這個性價比為王的時代,蘋果真的應該想想怎麼拿出一台有誠意的產品,而不是一直依靠以前打下的口碑無腦「割韭菜」了。

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車成為黃金場景,「下半場是智能化」成為業界共識。

4月25日,北京車展成為新能源車走向下半場的分水嶺,智能化成絕對主角、國產品牌強勢崛起、企業家「新車模」成風景線,燃油車、合資車、洋品牌、功能車徹底落寞。

車展期間,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新媒體電車通派出豪華報道團前往北京,進行了系統的一線專業深度報道,一共輸出8條視頻、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內容,全網收穫百萬+閱讀,斬獲多篇微信10萬+爆款(真實流量),在行業專業媒體引發較大關注。

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車成為黃金場景,「下半場是智能化」成為業界共識。

4月25日,北京車展成為新能源車走向下半場的分水嶺,智能化成絕對主角、國產品牌強勢崛起、企業家「新車模」成風景線,燃油車、合資車、洋品牌、功能車徹底落寞。

車展期間,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新媒體電車通派出豪華報道團前往北京,進行了系統的一線專業深度報道,一共輸出8條視頻、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內容,全網收穫百萬+閱讀,斬獲多篇微信10萬+爆款(真實流量),在行業專業媒體引發較大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b53d04567e29a7daf01d0a0faf5cc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