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擋馬拉松運動員惹眾怒,智美體育緣何躺槍?

2023-10-20   馬拉松跑步

原標題:車擋馬拉松運動員惹眾怒,智美體育緣何躺槍?

在事實真相未全部呈現之前,躺槍現象在輿論場中已成為慣例。

猶如近期的大連馬拉松車擋運動員熱搜,正是民間輿論場製造躺槍現象的一個典型。該事件中,外國選手、中國選手、賽事承辦方、賽事執行方、賽事獎金設置等多個要素交叉,在一個賽事車輛指揮調度的失誤催生下,賽事主辦方和賽事執行方被置於利益勾連的虛假想像,經輿論無序發酵,最終演變成一場失控的負面輿情。

網民熱議的背後,主要受比賽過程中出現的意料之外因素刺激,而非事件真相的情理之中促成。為了釐清大連馬拉松車擋運動員的因果關係,不妨先從涉事車輛的權屬關係、職責所在入手,一窺該異常事件是失誤還是人為。

在常規的馬拉松賽事中,賽事組委會通常會為比賽配置競賽序列車,用於賽事跟蹤裁判。因此,馬拉松賽道上的車輛在無特需的情況下,一定是競賽執裁車輛。這次大連馬拉松賽事中穿插在中國運動員尹順金身前貼著「賽事全面」的車輛,也是賽事裁判用車。

一個清晰的細節是,這輛車身標有明顯的「賽事全面」字眼。大連馬拉松組委會工作人員在賽後對媒體表示,只有賽事序列車才能上賽道,而本次馬拉松共配置七台賽事序列車,「賽事全面」車輛正是其中的一台。

那麼,賽事全面車輛為何會出現在跑道終點位置呢?按照賽事組委會人員的解釋,賽事全面車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檢查接近終點的第一方陣運動員,是否存在違規動作。

為了不影響運動員正常衝刺,賽事車輛在比賽終點前的位置會設置人車分流通道,車輛需沿分流口駛離賽道,運動員則沿賽道繼續比賽。當時其他賽事車輛都已左轉進入分流口,而那輛賽事全面車輛也正在進行轉入分流口的動作,因此發生了車輛橫擋運動員的一幕。

從賽事規則流程來看,賽事車輛擋路充其量算是一個失誤,取決於車上裁判和路邊指揮裁判的溝通問題,並非刻意為之。至此,大連馬拉松車擋人事件的因果關係雛形已現,只是尚待官方調查公布真相。

就在真相未明之前,圍繞馬拉松車擋人的陰謀論頻現網絡。其中,作為馬拉松賽事執行方的智美體育,因操盤組織賽事的角色而無辜躺槍,甚至成為民間輿論場的眾矢之的。

指責智美體育的首因是認為涉事車輛與智美體育存在關聯關係。對此,智美體育10月19日發布發布聲明稱,第33屆大連馬拉松賽事直播中出現的「賽事全面」車輛屬於競賽管理用車,我集團旗下智美體育文化(浙江)有限公司僅為第33屆大連馬拉松提供賽事運營服務,服務內容不包括「競賽執裁和競賽管理」。

這也就是說,智美體育根本無權對此車輛作出管理和使用。知情人士也透露,那輛「賽事全面」車輛一直都在賽道上,屬於賽事裁判用車,車裡坐的是裁判,車外指揮車輛的也是裁判,裁判由相關部門委派,與智美體育毫無關係。

智美體育也就該事件表態,聲稱願意無條件接受和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可見,藉助熱搜輿情惡意中傷賽事執行方,並以此博得流量和眼球的行徑,是多麼荒誕。

更有甚者,部分自媒體為了造聲勢帶節奏,通過設置陰謀論和利益勾連的敘事議程,把智美體育過往組織的馬拉松賽事中由第三方引發的責任,統統歸於智美體育身上,以此認為智美體育與獎金分配存在利益關聯,賽事運營競標存在走後門的嫌疑。

反過來看,這些莫須有的指控根本不符合情理。在自媒體時代,智美體育不可能鋌而走險做自砸招牌的事,更不可能連續犯錯,給自己製造負面輿情的機會。

作為中國體育賽事的重要參與者,智美體育深耕路跑十餘年,已累計運營數百場大型城市馬拉松,積攢了成熟的經驗和良好的聲譽,自然不會因一時利益自斷後路。也正是因為智美體育的參與,大連馬拉松乃至中國馬拉松事業才沉澱了更多走向世界的經驗。

當中國馬拉松與世界接軌,運動員和競技能力表現必然會趨向多元化。回到這次爭議頗多的外國選手與中國選手的名次問題上,若稍加理性地看待,便能洞察車擋人失誤究竟給中國選手帶來多大的影響。

根據賽事直播畫面,賽事裁判車輛經過中國運動員尹順金身前,此刻距離終點一公里多,確實是最後衝刺的關鍵時刻。尹順金前方,是第一集團的6名外國選手,因車輛阻擋,尹順金衝刺受到短暫影響,按照最長時間估計,繞行在10秒左右。

從比賽最終結果來看,尹順金獲得第七名,即使受到影響,尹順金也刷新了個人最好記錄。

無論如何,尹順金對比賽結果可能仍存遺憾。但最令他震驚的是,這場比賽竟成為他參賽以來關注度最高的一場,網民的群情激憤,讓置身其中的他反而更加理性地去面對。他認為組委會不會故意設置障礙,這是工作人員在指揮調度上的低級失誤,同時他也呼籲大眾可以理性看待主辦方的失誤。

一次體育賽事車輛失誤,疊加中外運動員交鋒,點燃了網絡輿論的陰謀論苗頭,在流量和利益驅使下,陰謀論的火勢越燒越大,以至於無關者受害,組織者蒙冤。

這是沉默的螺旋在網絡媒體時代的再現,也是過激情緒在民間輿論場裡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