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蓉8所高校入選第二輪「雙一流」!

2022-02-14     成都科技

原標題:在蓉8所高校入選第二輪「雙一流」!

2月14日

第二輪「雙一流」

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

名單正式公布

標誌著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正式啟動

公布的名單共有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布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建設的學科自行公布。

其中,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入選。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四川)

(按教育部網站公布名單順序)

四川大學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布局在中國西部的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

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標誌性成果不斷湧現。學校現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2005年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科技三大獎64項。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四川大學還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四川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是全國高校中最早設立的6家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之一。同時,學校是教育部推薦入選全國首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的7個部屬高校之一。近年來,學校共建了300多個校地企產學研平台,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已成為相關行業的主導技術。

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西南交通大學是我國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學府,是中國土木工程、礦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同時也是「交通大學」最早兩大源頭之一。

學校以工見長,建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3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和36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建立起世界軌道交通領域最完備的學科體系、人才體系和科研體系。學校圍繞高速鐵路、重載鐵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軌、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領域大力開展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構建了以世界公認的「沈氏理論」和「翟孫模型」為標誌的鐵路大系統動力學基礎研究體系。學校設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及產業研究院,建立了「科技—孵化—產業」全鏈條成果轉化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譽為科技領域的「小崗村實驗」。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電子科技大學已成為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信息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成長為國內電子信息領域高新技術的源頭,創新人才的基地。

目前,學校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2個,共建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首批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1個,省部級科研機構47個。「十一五」以來,學校科技成果獲國家級獎勵32項(其中牽頭一等獎1項)、部省級獎勵328項。實施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戰略,電子科技大學正以「頂天、立地、樹人」為科研工作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推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的科技創新格局,不斷提升集成攻關和原始創新能力。

西南石油大學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西南石油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天然氣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大學,石油主幹學科專業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學校現有各級各類科研基地(平台)268個,包括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協作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111計劃」地方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發中心(協作),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十二五」以來,先後承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等自然科學類縱向項目3886項;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獎勵477項。

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成都理工大學已成為以理工為主,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核技術、環境科學為優勢,以化工、材料、電子、機械、信息科學、管理科學等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

作為國家重要的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成都理工大學現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2個自然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等。截至2020年,學校累計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等各項獎勵954項(次),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9項、中國專利獎金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9項;獲得授權專利1920餘項。

四川農業大學

作物學

四川農業大學是一所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科技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近年來,學校科研成果豐碩、效益顯著。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700餘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一等獎69項。70%左右的獲獎成果得到推廣轉化,累計創社會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擁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以及四川省重點(高校)實驗室30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社科研究基地4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協同創新中心5個、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3個。

成都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歷經65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藥健康相關學科專業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

近年來,成都中醫藥大學不斷推進實驗平台建設。現有各級各類實驗室75個,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中醫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藥飲片炮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中藥種質資源庫(四川)等。與此同時,成都中醫藥大學與40餘家企事業單位、學術機構建立了產學研用合作關係,是全國「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和「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建設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能力不斷增強。

西南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

西南財經大學致力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國際視野的財經領域的卓越人才。自建校以來,學校已成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已成為國家金融、經濟、管理等部門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西南財經大學始終堅持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相結合,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加強應用研究,產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獲批中宣部首批「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安全與發展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等一批新型高端智庫。同時,加強對國家、行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著力打造國家「金融智庫」和「西部財經智庫」。

第二輪「雙一流」

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

首輪建設學科名單

部分圖據網絡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a78c94617fc11d546ce110fb017be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