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現在還在打仗嗎?為什麼新聞上看不到了?

2023-10-09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敘利亞現在還在打仗嗎?為什麼新聞上看不到了?

《軍武次位面》作者:軍武菌

不久前,來我國參加亞運會開幕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和夫人,可以說是備受關注。

在杭州出席完亞運會開幕式後,敘利亞總統夫婦在9月24日抵達北京,很多網友發現,敘利亞總統夫婦下飛機時候的背影照,竟然跟之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的拍攝角度一樣,非常霸氣。

尤其是被稱為「沙漠玫瑰」的敘利亞第一夫人阿斯瑪,一身造型很有中國風,頗為亮眼。

在成為總統夫人前,她還曾以平民身份,親自走訪過敘利亞國內大大小小100多個村落,了解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

在和中國遊客熱情互動時,「沙漠玫瑰」被熱情的女遊客觸碰到臉頰,但她並沒有感到冒犯,反而稱讚中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一時間圈粉無數。

遠道而來的朋友咱們當然夾道歡迎了,不過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幾年前敘利亞內戰打的如此激烈,當時全世界的新聞媒體天天報道戰況,怎麼這兩年卻看不到媒體報道敘利亞戰爭情況了呢?

大亂斗

也許很多人都記不清了,其實從2011年至今,敘利亞內戰已經已跨入第十三個年頭,飢餓、缺水、疫情、難民偷渡等一系列人間疾苦,並沒有隨著人們關注的減少而消失。

2011年3月,因塗寫反政府標語,敘利亞數名學生遭到逮捕,國內暴力示威行動隨即展開,並逐漸升級為武裝衝突,敘利亞內戰正式爆發,從此再無寧日。

而隨著大量外國勢力的湧入,敘利亞國內局勢也愈發動盪,據統計,這場持續十二年的內戰至少導致50萬敘利亞民眾喪生。

現在,在敘利亞南部政府控制的區域中,針對現政權的抗議活動還在不斷升級,而在西北部地區,各方勢力輪番轟炸,使當前階段的武裝衝突達到了近年來的最激烈程度。

別看全世界到處都有戰爭,哪怕是最亂的中東地區,也沒像敘利亞這麼有嚴重的危機,敘利亞之所以陷入戰爭泥潭,主要還是因為背後大國之間的力量博弈。

目前,敘利亞國內大體上可以分為五股勢力,這幾股勢力因各種矛盾不和而互為牽制。

首先是由敘利亞總統阿薩德領導的復興黨政權,他們控制的是敘利亞大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區,其目標是平息叛亂並掌握全境,他們背後的支持者主要是伊朗和俄羅斯。

然後是勝利陣線,也叫支持陣線、救國陣線、努斯拉陣線,這一派是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但卻得到土耳其、海灣國家和以色列的支持,經常與其他所謂自由軍共同行動,不過,後來美國以其庇護所謂呼羅珊集團為由,對其進行空襲,顯然是被拋棄了。

還有伊斯蘭陣線,這是一個囊括了各種教權派武裝的聯盟,主導派系是南方的伊斯蘭軍和北方的沙姆自由人伊斯蘭運動,該陣線與勝利陣線在土耳其撮合下組織了征服軍,把整個北方的反對派團結起來。

這些反對派魚龍混雜,大大小小派別眾,基本來源於阿拉伯之春一系列「民主」運動,但很多是拿著沙特、卡達、土耳其或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錢辦事。

至於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就不用贅述了,這股勢力一開始曾得到海灣國家和土耳其的支持,不過現在都鬧翻了,成了眾矢之的。

比較麻煩的是庫爾德人,敘利亞的庫爾德人由庫爾德民主聯盟黨領導,麾下武裝力量有人民保衛軍/婦女保衛軍、亞述族軍事委員會、公安民兵、地方民兵、亞述民兵等。

跟土耳其的庫爾德人一樣,敘利亞的庫爾德人也一心想獨立建國,只不過敘利亞的庫爾德人跟政府還沒完全撕破臉,在對抗ISIS時處於一個微妙的邊團結邊鬥爭的狀態。

不過,這幫庫爾德人趁內亂已經成立了事實上的自治政府,既打各路反對派又打ISIS,有時與政府方摩擦。

他們的自治區實行婦女解放、宗教自由、民族平等、地方自治、民主選舉、土地改革、發展生產、鼓勵合作化等政策,得到國內外特別是土耳其泛左勢力的支持。

庫爾德女兵

因此,土耳其和海灣君主國都把他們視為巨大威脅,伊朗也不支持,美國為首的西方則態度曖昧。

敘利亞庫爾德人與伊拉克的庫爾德人之間有意識形態矛盾,但跟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有聯繫,所以土耳其涉入敘利亞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庫爾德人。

土耳其這邊最開始跟敘利亞巴沙爾政府處於敵對狀態,一心支援反對派,但後來俄羅斯參戰後,雙方進行了妥協,俄敘默許土軍及其手下自由軍入境與ISIS和庫爾德人作戰,而土耳其也暫時收起了敵對姿態。

進入敘利亞的土耳其陸軍

就目前情況來看,敘利亞政府軍與各方勢力之間存在的是最根本的矛盾,就是他們要把所有勢力驅逐出境,收回領土,特別是重新奪回被美國控制的敘利亞產油區域。同時,政府軍與支持它的伊朗也存在宗教矛盾,因為他們屬於不同的什葉派分支。

俄羅斯支持敘利亞的主要目的,就是支持敘利亞打擊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以色列,進而控制整個中東,並在敘利亞獲得優良的出海口。

進駐敘利亞的俄軍

像現在敘利亞第二大港—塔爾圖斯港,就是俄羅斯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俄黑海艦隊每次進出地中海,都要經停此地進行補給。

而美國名義上主要針對的是敘利亞國內的恐怖組織勢力,實際上則是爭奪石油資源,與敘利亞政府有根本性的矛盾,其支持的敘利亞自衛隊又跟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有衝突。

進駐敘利亞的美軍

總而言之,目前敘利亞各方勢力之間關係極為複雜,他們在領土、石油、種族、宗教和恐怖主義等問題上集中了諸多矛盾,很難一划為二,而背後其實就是美俄矛盾。

說白了,敘利亞內戰就是代理人戰爭,各股勢力不過是大國的棋子罷了,只要美國不撤出敘利亞,戰爭就不可能停下來。

目前,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武裝在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斡旋下,已經達成停火協議,並開始對話,衝突也基本停止,但是仍有偶發的交火。

ISIS在敘利亞的勢力已經大幅削弱,只剩下少數分散在偏遠地區的武裝分子,在美國支持的國際聯盟和敘利亞民主軍,以及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武裝的圍剿下,已經失去了大部分控制的領土和資源。

不過,以色列還時不時地對敘利亞和伊朗的目標進行空襲,說是為了阻止伊朗在敘利亞建立軍事基地和向真主黨輸送武器。

冤家

以色列為啥非要跟敘利亞死磕呢?這事兒其實可以追溯到以色列剛建國那會兒。

自打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就不停地打打打,像1956年,以色列在與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爭奪蘇伊士運河的戰爭中獲勝,獲取了地緣政治上的主導地位和歐洲能源進口的通道控制權。

然後以色列又在1967年擊敗了敘利亞、約旦,占領了東耶路撒冷和西岸等地。六年後,以色列再次擊敗敘利亞,隨後入侵了黎巴嫩,並在黎巴嫩建立了以色列安全區。

而敘利亞則支持著以色列的死敵,像黎巴嫩真主黨和加薩走廊的哈馬斯組織,而且從歷史角度來看的話,最開始是敘利亞先對以色列動手的。

處決以色列間諜的哈馬斯組織成員

直到現在,兩國都還處於交戰狀態,沒有劃定邊界,只有停火線,所以,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的新聞雖然經常爆出來,但是國際社會卻極少干預。

就目前來看,以色列對敘利亞的空襲可謂是雷打不動,即使是俄羅斯警告,以色列也是依舊頭鐵,該怎麼炸還是怎麼炸。

以色列之所以有這樣的膽量,主要還是因為俄烏戰爭處於膠著狀態,俄羅斯抽不開身來對付它,而且在跟阿拉伯國家間的談判失敗後,沙特卻和伊朗在中國的斡旋下和好,以色列生怕這些往日仇家合力對付自己。

所以就需要以空襲敘利亞的行動向美國表忠心,此外,由於國內矛盾突出,以色列也想藉此轉移矛盾,減輕政府壓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境內的目標主要是駐紮在敘利亞的伊朗軍事設施,而不是敘利亞的軍事設施,按說憑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完全可以直接把敘利亞炸得千瘡百孔,廢掉巴沙爾政權,然而他們並沒有。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色列並不希望敘利亞現行政府徹底垮台,因為一方面以色列和敘利亞接壤,一旦敘利亞政府垮台,就會陷入更大的混亂,保不齊會像養蠱一樣出個蠱王,比現在的巴沙爾政府更難對付。

另一方面,以色列要是直接把巴沙爾政權推翻了,極有可能會帶來中東大戰,在宗教因素的影響下,很有可能會激起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劇烈對抗,極大地增加戰爭成本。

所以,以色列就採取零打碎敲的辦法,時不時地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設施,敲打敘利亞政府不要跟伊朗走太近,而不是直接掀牌桌,把敘利亞按在地上摩擦。

截至目前,已經持續了多年的敘利亞戰爭,雖然中間有過一些短暫的停火協議,但總體來說,戰爭仍在持續,只不過暫時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現在,敘利亞政府軍已經控制了大部分城市和戰略要地,反對派則控制了一些農村和邊境地區。然而,即使在政府軍控制了城市之後,戰鬥仍在一些地區持續。

像最近的9月份,就有一些親土耳其的「敘利亞國民軍」武裝人員,在試圖深入到敘利亞東北部哈塞克省地區時,與敘利亞政府軍交火,導致23人死亡。

這些零星的新聞跟前些年連篇累牘地報道敘利亞戰事盛況相比,顯然翻不起一點浪花,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因為戰況更為激烈的俄烏衝突為西方媒體已經提供了足夠的素材,一個虛弱的俄羅斯也要比敘利亞更能吸引火力。

另一方面,從敘利亞戰爭的全過程看,之前歐巴馬當政時美國想把巴沙爾搞下台,但隨著俄羅斯和伊朗的介入,美國人發現扶持的代理人戰鬥力不行啊,哪怕是親自下場也占不了什麼便宜。

這一邊,巴沙爾不但沒被搞下去,敘利亞還開始重返阿拉伯國家聯盟,美軍在敘利亞顯然已經大不如前。

這種明顯的戰略失敗,如果進行大規模的報道,顯然會不利於美國,於是,掌握世界話語權的西方媒體對此就選擇了集體失聲。

也許,用不了太久,美國就會扛不住壓力從敘利亞撤軍,而敘利亞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也希望他們在迎來和平後,能夠早點過上好日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a69bf8cec5d916cd9f9f3113ebc5e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