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五篇大文章」構成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要內容

2024-10-27     上海證券報

10月27日,原銀監會主席、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4上海蘇河灣大會上表示,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同時部署要做好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等金融「五篇大文章」。這「五篇大文章」構成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要內容,也為下一步金融對外開放與加強金融合作指明了方向。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欣然)10月27日,原銀監會主席、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4上海蘇河灣大會上表示,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同時部署要做好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等金融「五篇大文章」。這「五篇大文章」構成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要內容,也為下一步金融對外開放與加強金融合作指明了方向。

一是在科技金融上抓緊補齊短板。尚福林表示,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化,主要大國都在向科技前沿發力衝刺。科技創新成為影響國家競爭力和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和關鍵變量。技術的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離不開金融支持。美國矽谷是全球創新之都,其實也是風險投資集聚地。我們自身在不斷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機制的同時,也要學習國外運用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等金融工具,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成功經驗,破除現有金融業務模式與科技創新需求不匹配、風險回報方式與傳統信貸要求不匹配等制約短板,真正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二是在綠色金融方面積極探索服務雙碳目標與適應ESG理念新要求。尚福林認為,近年來,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理念在全球興起,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高度契合。綠色發展是ESG實踐發展的基礎。

三是在普惠金融方面講好中國故事。尚福林介紹,通過這些年努力,中國普惠金融發展走在全球前列,積累的小額信貸、微型金融等金融服務經驗,特別是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的成果值得總結。在「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發展中國家開展金融合作中,能夠幫助共同提高金融服務可獲得性,進而有助於解決區域間發展不均衡問題。

四是在養老金融方面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中國目前三支柱的大約構成是:第一支柱社保基金7萬億元、第二支柱企業年金2.8萬億元、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險2萬億元,按最大口徑計算,養老金占GDP的10%。「這個比例並不高。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2022年末OECD國家平均比例為81.3%。下一步,中國需要大力建設第三支柱,這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尚福林說。

此外,數字金融方面有望彎道超車。尚福林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為全球金融合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近年來,中國的數字金融發展在移動支付、數字信貸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慧的大模型應用的多模態交互、高級別邏輯推理能力,以及為金融行業賦能方面的潛力。與此同時,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平台等金融科技的創新,也將改變傳統的金融合作模式。要抓住數位技術革命的機遇,推動金融與數位技術的有機融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a08c5e6b2643bf8500a40ed0321b6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