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最佳陳奕迅粵語情歌是哪一首呢?在《聽首歌再說愛》與您相伴的第272天,大膽推薦陳奕迅的《綿綿》。私以為,這就是我心中陳奕迅的最佳粵語情歌!
綿綿
演唱:陳奕迅
詞:林夕 曲:柳重言
和你也許不會再相擁
大概你的體重 會抱我造夢
從前為了不想失約 連病都不敢痛
到哪一天 才回想起我蠢
和你也許不會再通宵
坐到咖啡酸了 喝也喝不掉
從前為你捨得無聊 寧願休息不要
談論連場大雨你窗台漏水 不得了
從來未愛你 綿綿
可惜我愛懷念 尤其是代我傷心的唱片
從來未愛你 但永遠為任何人奉獻
從來沒細心數清楚 一個夏雨天
一次愉快的睡眠 斷多少發線
和你也許不會再擁抱
待你我都蒼老 散半里的步
前塵就似輕於鴻毛 提及心底苦惱
如像自言自語說他人是非 多麼好
從來未愛你 只喜愛跟一顆心血戰
亦懷念那些吸不透的香煙
從來未愛你 只喜愛共萬人迷遇見
從來沒細心數清楚 一個下雨天
一次愉快的睡眠 斷多少發線
01
曾對朋友說過,若評選陳奕迅的十佳歌曲,《綿綿》絕對可以進入前五。
記得朋友馬上隨之問道:那你心中的前十到底是哪些歌曲?
對於這道送命題,當然避而不答,我只是暗自盤算了一下,《綿綿》豈止是個人心中的陳奕迅前五歌曲,它甚至能稱得上是我最喜歡的陳氏粵語情歌。
沒錯,我最喜歡的Eason粵語情歌,並不是《K歌之王》、《人來人往》,也不是《明年今日》、《不如不見》、更不是《富士山下》和《一絲不掛》,而是這首並不起眼的《綿綿》。
私以為,就算在陳奕迅的眾多粵語情歌當中,《綿綿》並不算是最出名的一首。可單純從音樂情感而言,它卻絕對屬於最出色的那一批歌曲。
而在這批歌曲當中,究竟哪首是最佳,則純屬聽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永遠也無法得出一個標準答案。
02
我之所以會如此固執地喜歡這首作品,很大程度在於《綿綿》通過許多細節,從「和你也許不會再相擁/大概你的體重/會抱我造夢」,到「從前為你捨得無聊/寧願休息不要/談論連場大雨你窗台漏水/不得了」,還原再現了自己曾經面對某人的脆弱與期盼。
但是平心而論,我更在乎的是「從來未愛你綿綿/可惜我愛懷念」的哼唱中,清晰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嘴硬與不服輸,以及躲在倔強之下的那種心甘情願被俘虜的笨拙與可笑。
這是一種格外可悲的情緒。
愛一個人,真的可以讓自己變得卑微。卑微到你會逃避這份感情,暗示自己根本沒有愛過。
當然,這也是一種無比幸福的情緒。
哪怕已經無法與她相愛,可你愛她的心是真的,你們擁有的那些回憶也是真的,這些點點滴滴與綿綿愛意,就已經是這份愛存在的證明。
恕我直言,這種自卑與幸福的矛盾存在,正是《綿綿》的最大魅力!
03
對於歌曲為什麼叫《綿綿》,網上有不少解讀。
較為流行的一個觀點說這首歌是林夕為黃耀明的專屬創作,理由是粵語發音當中,「綿綿」與「明明」同音。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林夕寫詞的靈感來自亦舒的小說《重逢》,書中女主角就取名為「綿綿」。
我覺得這些說法都不靠譜,更願意把「綿綿」理解為一種「綿綿不絕」的愛。而這份愛恰好與歌曲當中「從來為愛你」形成強烈反差對比,從而突出各種主角的絕望與卑微。
或許,以上猜測都不是林夕的真實想法。
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欣賞流行情歌,從來不在乎歌曲真正說明了一些什麼,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這首歌曲來抒發什麼感情。
無論你是如何理解《綿綿》這首歌,你的看法,就是正確答案。
畢竟,聽歌的人永遠是你,而不是那些樂評家!
04
讓我們把話題從歌曲轉移到陳奕迅。
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陳奕迅與華星唱片合約到期之後,以「1000萬港幣簽約三年」的高價轉投英皇唱片。
且不論英皇唱片與陳奕迅最終是如何不歡而散,可至少在最初合作的時候,他們卻是琴瑟合偕。
為了歡迎陳奕迅的到來,英皇唱片可謂給足了面子,不僅在香港一間五星級酒店擺了31桌筵席,公司旗下所有高層及歌手更是傾巢而出,以致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坦言說這場歡迎儀式是英皇最隆重的一次迎新。
而回歸音樂本身,英皇娛樂也為陳奕迅準備了一份大禮。
2000年9月29日,英皇娛樂推出陳奕迅加盟後的首張專輯《打得火熱》。
這張專輯除了擁有林夕與陳輝陽的經典曲目《K歌之王》,還收錄了《打得火熱》、《低等動物》、《綿綿》、《溫室效應》等多首優秀作品,最終讓陳奕迅一舉拿下多項音樂大獎,成為當時最紅的一批歌手。
05
如今回頭看來,《打得火熱》絕對堪稱一張為陳奕迅「逆天改命」的專輯。
並非是專輯銷量打破華星時期的記錄,也不是陳奕迅憑藉《K歌之王》首次讓歌迷把他與「歌王」建立直接聯繫,而是從這張專輯開始,陳奕迅的音樂終於找到了一種全新感覺,逐漸在港台諸多歌手當中脫穎而出。
不信請看:在華星唱片旗下,陳奕迅固然有著《與我常在》、《時光倒流二十年》與《婚禮的祝福》這種國粵語經典歌曲。可這些作品與當時的主流情歌並沒有太多區別,此時的陳奕迅只能說是一位優秀的歌手,並不是一位不可替代的歌手。
加盟英皇並推出《打得火熱》之後,一切大不相同。
哪怕陳奕迅仍然在唱商業情歌,可與主流市場的口水情歌相比,這些歌曲在情感敘述與表達方式上都明顯高出一個層次,極易激發歌迷們的情感失衡,從而產生強烈共鳴。
更為重要的是,除了《K歌之王》、《明年今日》這種爆紅款商業情歌,陳奕迅每張新專輯還收錄一兩首與當時主流音樂風格背道而馳的「怪異歌曲」。正是這些歌曲讓人感覺陳奕迅在玩音樂與享受音樂,以致讓他從優秀到卓越。
所以,我們必須承認:陳奕迅最終能成為我們心中的歌王,固然來自他本身的天賦,也離不開林夕與黃偉文的創作靈感大爆發,更是多虧了那幾年英皇唱片在選曲與製作環節給他的高度自由。
不管2004年與英皇鬧得是多麼不愉快,英皇時期的陳奕迅,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06
最後照例吐槽。
即便我認為《綿綿》是陳奕迅最好聽的粵語情歌,可在2000年,全世界的焦點都集中在新世紀第一首爆款情歌《K歌之王》,以致不少人都誤以為這張陳奕迅加盟英皇的首張專輯就叫《K歌之王》。
或許,這也是我很早如此喜歡《綿綿》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吧。
正是因為《綿綿》不夠流行,把它推薦給新朋友之後,朋友才會紛紛露出我所期待的那種驚喜之情。
我承認,這種心態有點過於虛榮和自私。
但是,真的感覺挺棒!
明日預告
明天是昨天文中提到的某位女歌手的生日,照例推薦一首她的經典作品。今日姑且保留懸念,希望各位朋友明天看到之後,能不由自主發出「哇,居然是她」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