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不能全給你」「女兒真不可靠」

2019-07-08   大俠李事事兒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葉心葉蕊」的真實經歷,她說自己不想滿足爸媽和弟弟的要求,就被稱為不孝順,自己真是有口難言。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可以在文末留言,討論一下這家的爸媽和女兒,到底孰是孰非。

我雖然有個弟弟,但因為姥姥姥爺的疼愛,倒是沒感覺到家裡人太嚴重的重男輕女,尤其是小時候,弟弟有的我都有,還有的時候我姥爺會偷著給我買好東西,無論是玩具還是文具,連我弟弟都沒有,我都比同齡人豐富的多。

我們家條件不錯,爸媽都做生意,但我和姥爺更親近,我姥爺是老中醫退休,曾經說過家裡的積蓄和他所有的退休金都是我的,因為他們就我媽一個孩子,我們家他又更喜歡我,他老人家說男孩子皮,不討人喜歡。我在姥爺的影響下,也學習了中醫,畢業的時候都27歲了,在我姥爺的一位徒弟的門診里工作。

我弟考大學的時候選擇了市場營銷,他想跟隨爸媽的腳步做生意,這也是後來我弟都頂家過日子了,我姥爺還是跟他親近不起來。我姥爺是有手藝的有風骨的人,一直以來看不起我爸媽,就是因為我爸媽做生意,他就覺得他們心思不單純,所以連帶著我弟弟也不受我姥爺待見。

我弟弟畢業的時候,接手了我爸媽的生意,而我也開了自己的第一家中醫門診,但是我知道自己年輕,沒有信服度,所以就找我姥爺合夥,我姥爺深知自己年紀大了,不適合再出診,就找了他一個剛退休的徒弟跟我合夥。門診開起來,我的終身大事也解決了,我選擇了自己的師兄,結婚的時候我都30歲了。

我老公是在大醫院坐診的,我是開小診所的,我的收入更高一些。他們一家人還是更傾向於讓我們趕緊生孩子,我姥爺的意思也是儘快要孩子,我只得聽從。孩子出生之後,我們所在的小城興起了中醫養生的熱潮,我的小診所門庭若市,收入水漲船高,我用自己的積蓄買了套沿街商鋪。

可就在我家日子越來越好的時候,我弟弟的生意卻突然翻車,把我爸媽多年的積蓄全敗進去了,我不懂生意上的事情,但是看不得我爸媽天天唉聲嘆氣,我爸馬上60歲了,卻要東山再起的奮鬥,看著他斑白的頭髮,我是真的不落忍,在和我老公商量之後,提出拿一筆錢出來幫我爸重新開始。

但是我爸剛把生意拼出點顏色,我弟接手之後又不見好了,我們才知道我弟凈想些投機取巧的手段,在第二次接手生意失敗後,居然學著那些狐朋狗友的去賭博,家裡最後的一套沿街店面也被他輸了。我爸媽不相信這一切,我得到消息還是因為我弟借了網貸,留的是我的名字,人家催債的催到我頭上了。

當時我就急眼了:我從小受姥爺姥姥的教導,一直都是謹慎小心的生活,看到弟弟這麼不爭氣,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跟爸媽說了,我爸媽第一反應就是我弟弟不可能做這種事情,就說讓我無論如何要幫我弟弟。我能救急,上次生意失敗我就是拿錢救急,但是我不救窮,就算是親弟弟,我也不能拿錢填坑。

我媽就把注意打到了我姥爺的頭上了,我姥爺有些存款,再加上有兩套房子,我爸媽的意思是讓我姥爺都能拿出來資助我弟弟,讓他能重新開始。我把我弟弟做過的一切告訴了我姥爺,老先生已經82歲了,對身外之物早就看淡了,他同意把房子賣掉住進我爸媽那邊,兩套房子的錢足夠我弟弟還債重新開始了。

我姥爺一直說我弟弟該先鍛鍊鍛鍊,增加點社會經驗,不該直接上手經營生意。我弟弟拿著我姥爺的畢生積蓄還了債,卻沒有把我姥爺的話放在心裡,表面上是找地方打工去了,但是背地裡還是拿錢賭博,跟我爸媽說的是談生意。

我姥爺本來就對我爸媽不太喜歡,住在一起挺壓抑的,我姥爺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間都在我的診所里,當成打消時間。可我爸媽沒多久,又求到了我門上,就一個請求:讓我再給我弟一筆錢,說是他已經找到了好項目,就差錢了,讓我資助一把。

可我知道我弟的德行,我不相信他的能力,也不相信他能找到好項目,在我心裡我弟弟就是個賭鬼。但是我爸媽說這次我弟是真的洗心革面了,讓我無論如何拿錢出來。我馬上拒絕了我爸媽的要求:「我們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不可能你說要就給,也不可能全給你,我弟不帶著個上進的樣子,我是不會相信他的。」

我爸當場氣的罵我:「嫁出去的姑娘果然不可靠,都說養姑娘沒用,我以前還不信,現在算是看清楚了,養女兒就是沒用!」我聽了心裡拔涼,我也算是給爸媽和我弟付出過了,怎麼就因為我不肯填我弟弟這個坑,就成了不孝順了?我姥爺被我爸氣的不肯回家,我只得把我姥姥姥爺都接到我家居住,不管爸媽怎麼看待我,我必須要孝敬好我姥爺,他老人家不容易。

事事兒有話說:被姥爺帶大的女孩子,也受姥爺的影響,心思謹慎,做人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雖說她口口聲聲說著姥爺瞧不起爸媽,其實在她心裡,也瞧不起爸媽和弟弟,所以在家裡遇到問題的時候,她一直是站在救世主的高度給錢,卻沒想過怎麼救弟弟,對父母和弟弟的愛少的可憐。

這家的父母,確實有點拎不清,尤其是兒子已經走上賭博這條路了,全家人仍然不思營救,反而是一直填坑似的往裡搭錢,連女兒的錢也不放過。最後僅僅因為女兒拒絕幫助,就指責女兒不孝順,未免有些太過傷人了。

一家人的三觀不一致太要命了,好多家庭是夫妻不同心,當然也會因為教育出現父母子女之間的三觀不一致,而這也正是教育的意義。我認為這個故事中的姑娘有點過於界限分明和冷漠,但是這家的父母過錯更大,一家人之間的親密很難恢復了。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