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稿的結構如何搭建?做對這道連線題,想怎麼搭就怎麼搭

2019-07-30     媒玩兒

前天在後台看到有人提問,他說:「我經常寫銷售稿,常用兩種形式,一種是通感引入到事件,最後落到產品;一種是簡單的通感帶過,直接通篇講產品。但兩種方式的轉化率忽高忽低,我也不知道哪種要好一些,或者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場景化內容導購稿的文章結構和表現形式?嗯,應該可以這麼理解。

提問

場景化內容導購稿的結構應該怎麼搭建?

回答

1、場景化內容導購稿的核心是什麼?

為什麼把銷售稿稱為「場景化內容導購稿」?他的名字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與一般原創內容相同,它是篇文案;第二,它的作用是導購;第三,也是銷售稿的核心,場景化。

場景化可以細分為三種用法,達到不同的目的。最直接的用法,是幫用戶找到他的剛需和痛點,讓用戶明白,他必須要用這個產品。

或者,通過某個場景化的帶入,讓用戶把產品當作自己的剛需,促成衝動消費。

還可以,利用有關明星的熱點與同類產品匹配,起到KOL引領的作用,吸引用戶購買。

2、文章結構,圍繞場景化展開

其實,場景化內容導購稿並沒有固定的結構,你要做的就是找對「梗」,這才是影響到你文章長短、通感是否豐滿的點。

如果你能用一句話就觸到用戶通感,固然是可以的。相反,你說了再多,卻get不到用戶的痛點,也沒有用。

一篇優秀的場景化內容導購稿,一定是基於你對用戶的了解,由針對用戶設置的通感、場景組成的。

3、產品介紹不在精細,在於精準

現在仍有很多人,在寫銷售稿的時候花費大篇幅去介紹產品。一個原因是,他們覺得把產品介紹的越詳細越好;另一個原因,是懶得策劃,比起按照用戶通感去配套找尋產品特點,單純的介紹產品往往會簡單一些。

但是,如果你想要呈現一篇,邏輯非常清楚的場景化內容導購稿,必須要做好這道連線題:「用戶通感」——「解決痛點的產品特點介紹」。

不需要長篇大論,一篇內容選取1到2個產品特點足以,作為用戶來講,比起花10分鐘全面了解產品,他們更希望1分鐘之內就能了解他們需要的。挑取與用戶通感匹配的產品特點,才是寫場景化內容導購稿的關鍵點。

「媒玩兒」,是由雲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群熱愛新媒體的年輕人,搭建的新媒體知識答疑公眾號。他們通過代運營的60多個公眾號,新零售、原創KOL的嘗試,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體方法論。新媒體,有問題,找媒玩兒!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OBSQWwB8g2yegNDJ6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