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你好」,孩子與父母發生衝突,應該順應誰的想法?

2019-09-28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很多寶爸寶媽都希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從而早早的替他們規劃「正確」的人生,生怕耽誤一秒鐘,卻從來沒有思考過什麼是所謂的正確,也沒有問問孩子他們自己到底要什麼。

王女士最近跟她4歲的兒子豆豆起了很大的爭執。孩子上幼兒園了,周圍的小朋友都去報了各種的興趣班,於是王女士很焦慮,害怕他落後,害怕他跟自己以前一樣沒有一技之長,於是在威逼利誘下給豆豆報了課外的街舞培訓。但是豆豆不喜歡,因為他沒有興趣,他覺得跳舞是的女孩子的事,一到上街舞課他就不願意去,都是被王女士硬拖過去的。最難的還是每次課後練習,基本上都是王女士吼著做的,他經常對兒子說,「你今天不練就不要來吃飯了,我這樣還不是為了你好,不然誰給你在這浪費時間練習,不想練習給我滾……」堅持了兩個多月,王女士自己也失控了,有一次找來了家裡的掃把打了豆豆,並且把他拖到門外關了起來。

豆豆嚇壞了,在外面又哭又鬧又求饒,他從沒見過媽媽這麼凶。因為心疼,王女士把豆豆放了進來,晚上睡著了豆豆又哭醒了,他說夢到自己被打了,媽媽很兇。王女士深深地感到自責,她覺得可能是自己做錯了。後來據王女士自己講,那次以後,她給豆豆停掉了街舞課,讓他自己選擇興趣班,豆豆很開心的選了畫畫。之前豆豆也有提過想學畫畫,但是王女士一直覺得他沒天賦,畫不好沒有前途,一直不讓他學,經過這次,王女士接受了豆豆的想法,帶著他去上畫畫課,每次去上課豆豆都很開心。母子之間的關係也緩和了很多,王女士覺得很幸福。

選擇是每個人的權利,父母和孩子的選擇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1.順應孩子的天性。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固然掌握一些技能或特長能為人生添磚加瓦,但這並不是唯一的方式。在順應孩子天性的基礎上,給予孩子適當的教育。沒有人可以說畫畫一定比會玩樂高有用,也不能說掌握一門樂器就比熟知戶外植物特性有用。如果這些不能讓孩子產生興趣,而只是被動的應付,那只會有反作用,讓他學會怎麼去應付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己選擇。

比起掌握一個技能,我們更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做出選擇。哪怕他的選擇不「正確」,這個正確與否並不是只有我們大人往往偏功利的價值觀。學會思考和選擇,對於人生的每一個時期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不應該只看中那些硬技能,而忽略這些軟能力。

3.在生活中營造有吸引力的氛圍。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實現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未嘗不可。如果父母喜歡並擅長的東西,孩子可能會多些機率也會擅長。但是不用心急,逼迫,這樣反而適得其反。如果這個真是一個很棒的愛好,不妨好好把這個愛好展示給孩子,帶他到你的世界中,讓他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到時候一切就自然而然發生了。

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會尊重孩子,給他們自己選擇的機會嗎?還是說你也會用自己覺得好的方式綁架孩子呢?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CrWeW0BJleJMoPMGo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