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季節》播完後,伊能靜的小作文火了。
她深夜發文,揭秘了老公秦昊飾演龔彪期間,增肥和減肥的全過程。
一整篇下來,就透出一個字:拼。
眼睛雪亮的觀眾,也看得出秦昊的「拼」。
實際上,除了秦昊「毀容式」的表演外,整個劇組都很拼。
60歲的范偉,每天四點就起床,化五個小時的老年妝,隨後才開始一天的拍攝。
他總在拍戲的間隙小憩,還特意叮囑工作人員,一定要將自己叫醒。
所有演員的勁兒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放,是每一部好劇的特點。
《沉默的真相》拍完後,白宇就曾在採訪中說,劇組每個演員,都很自然地往同一個方向上使勁。
拍攝過程中,每個演員的配合都很好,拍戲之餘,大家最常乾的,就是在一起交流戲份。
因為擰成了一股繩,這部劇才能拿到9.0的高評分。
拍《人世間》也是一樣。
為了一場戲,大家可以同時在凌晨三點起床。
拍戲過程中因為太過敬業,有時候甚至混淆了虛擬和現實。
一場搶劫戲中,因為群演入戲,用力過猛,辛柏青被按在牆上刮傷了臉。
但為了拍戲的連續性和最後呈現的效果,他並沒有喊停,而是堅持著拍完。
這種「毀容式」的拼勁,確實讓人忍不住嘖嘖稱嘆。
這兩天,皮哥又見到了這樣的場景。
這一次是來自於女演員張萌。
電視劇《後浪》中,有一場衝突戲。
張萌飾演的楊小紅,被抓住頭髮,使勁薅了很久。
抓是真抓,疼也是真疼。
暫停下來仔細看,張萌的眼角都泛出了淚花。
事後演員本尊回應:被薅掉了30多根頭髮。
張萌的拼,也讓這部《後浪》,以一種特別的方式,火出了圈。
東方衛視首播,收視就破了2.1;
在網絡上,更是連續4天全網收視熱播第一。
最高熱度值9851,甚至超過了不久前大火的《漫長的季節》《平凡之路》。
連刷8集,皮哥發現《後浪》有三個特點,或許是它脫穎而出的關鍵。
01、趙露思飾演的女主一登場,就把全世界給「得罪」了一遍
要講後浪,必然先講前浪。
無論在角色設定,還是在人物塑造上,《後浪》中的「後浪」,一出場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她叫孫頭頭,腦子靈活,刁蠻任性,古靈精怪。
孫頭頭長在孤兒院,無父無母,自力更生,信奉享樂主義。
平時以送外賣為生,等不及取餐了,乾脆自己上手,做好拿走。
為了趕時間,騎著小電驢闖了紅燈,被交警攔下。
因為違規太多次,她跟交警都熟絡了。
批評教育了一番,孫頭頭跨上電驢,再次出發,不想送餐還是遲到了。
收餐的人是醫學院碩士任天真(羅一舟 飾)。
他站在樓下,眼睜睜看著孫頭頭撒謊,奔跑。
500米的路程,他足足等了16分鐘。
孫頭頭求饒求理解,任天真得理不饒人。
一不做二不休,遭遇「退單」威脅的孫頭頭,直接將外賣扔給了任天真,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名場面:
闖紅燈,扔外賣,當觀眾以為這就是孫頭頭刁蠻的天花板時,大家都錯了。
她的下一單,在一個老式的居民樓,敲門敲了很久,就是沒人開。
當她將外賣掛在門上,轉身準備離去的時候。
門突然打開,傳出了救命聲。
孫頭頭二話不說,保護被家暴的女人,順便還扭斷了女人老公的手腕。
可當警察前來了解案情的時候,孫頭頭卻被上了一課。
警察問女人為什麼打架,女人眼珠子一轉:「我們沒給她好評。」
牆角的孫頭頭一臉的鄙夷:是這事兒嗎?
年輕總要付出代價,人教人教不會,事兒教人一次就會。
就這樣,孫頭頭進了派出所,被暫時拘留。
開場不到20分鐘,兩次違法,一次霸凌。
孫頭頭這個刺兒頭,就像個孫悟空,恨不得把全世界得罪個遍。
但傻人有傻福。
她的救星,「前浪」任新正(吳剛 飾),帶著誠意出現了。
任新正是名滿天下的中醫教授,但人到中年,想傳承中醫文化,教授徒弟,讓老祖宗的醫學發揚光大。
於是他從醫院辭職,自費辦起了「師承班」,想用傳統的拜師學藝的方式,助力中醫開枝散葉。
而他最為認可的第一個徒弟,就是姜式針法的嫡親傳人。
這個傳人,便是孫頭頭。
雖然孫頭頭只上到初中,大字不識幾個,還是個送外賣的,但任新正並不嫌棄。
因為他相信,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可家暴男張口就是十萬。
為了通過和解撈出孫頭頭,他花大價錢,見到了這位傳承人第一面。
後浪和前浪,就在這一個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地點,相遇了。
他們一個任性刁蠻,一個溫潤如玉,一個滿身的刺兒,一個全身的誠意。
對任新正「學中醫」的要求,孫頭頭很是不屑。
一老一少主要還要在磨合中,走向認知統一。
作為一部都市輕喜劇,《後浪》的人物特點十分鮮明,戲劇衝突十分強烈,故事感很強,讓人十足驚喜。
這不僅讓觀眾一開場就入坑,還勾起了觀眾無窮無盡的興趣:
唐僧一樣的任新正,要怎麼收服孫猴子一般的孫頭頭?
鉤子放在這,我們能忍住不看下去嗎?
02、吳剛一秒變臉,江珊嬌嗔,五位實力派飆戲,質量就上去了
《後浪》很有心。
在角色設置上,孫頭頭代表的後浪,與任新正代表的前浪,不斷摩擦碰撞。
在演員選擇上,趙露思代表的青年演員,與吳剛代表的老戲骨,也在不斷統一融合,催生法學反應。
細細看,五位主要演員,各有各的特點,十分吸引人。
趙露思飾演的孫頭頭,主打一個靈氣。
三年前,趙露思憑藉《傳聞中的陳芊芊》一角火遍大江南北,
那個一眼萬年,眼神犀利的姑娘,如今還在。
塑造孫頭頭,其實很有難度。
一方面,孫頭頭不僅違法,而且刁蠻,人設並不討喜,這就要求在表演過程中,不能太張揚,太犀利。
另一方面,作為女主,趙露思又一定要演出這個角色的某種魅力,讓觀眾在接受她「刁蠻」的同時,喜歡她身上的特質。
而趙露思,很好完成了這份「作業」。
一場戲,說明一切。
她制服家暴男,卻被冤枉的時候,趙露思抬頭望著天花板,沒有一句反駁。
如果是正常人,一定會有種極大的委屈。
而對孫頭頭來說,這種平淡的反應,反而暗含辛酸的成熟。
因為她出生於孤兒院,無父無母,她體會過太多人間疾苦,這種冤枉對她來說,不算什麼。
而在後面的劇情中我們得知,她之前還因為心善做好事被訛了。
善良,命苦,這不一下就勾起了觀眾的同情心。
而被「碰瓷」還依舊「做好事」,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交警和民警都對她偏愛有加,大家還是認可她身上的善良的。
這不就立住角色了。
再說張萌飾演的楊小紅,一個「拼」字可概括。
開頭我們說的那場薅頭髮戲的,就足以證明張萌對出演這部戲的態度。
劇中,她是一個功成名就的律師。
但一場官司後,對方的律師突然心梗,倒地不起,她卻什麼都做不了。
身上的那種颯氣和幹練,頓時就沒了光彩。
這也讓楊小紅,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並走上了學醫的道路。
拼起來爆發「毀容式演技」,可沉靜下來,張萌眼神里那種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依舊引人入勝。
能動能靜,能拚命能落寞,張萌的楊小紅情緒飽滿,也註定是《後浪》中重量級的存在。
作為老戲骨,吳剛這些年,頻繁出現在各大熱播劇中。
《人民的名義》《慶餘年》《狂飆》……吳剛的演技已經不需要用劇再去證明,而在《後浪》中,他依舊沉穩。
吳剛的演技,有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感覺。
劇中有一處細節,是任新正兒子任天真因診斷失誤,錯誤扎針,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
任新正聽到扎針的細節,一下子變了臉色,從雲淡風輕變成了神經緊繃。
這關乎人命,一秒變臉,也讓劇情的緊張氣氛瞬間拉滿。
事後,看著差點闖禍的兒子,他微微點了下頭。
那種氤氳在心頭的失望和怒氣,感覺就要噴薄而出了。
吳剛演出了一個醫者真正的心態,對學生溫柔,對兒子嚴厲,對生命敬畏。
而鏡頭中的氛圍,往往能因為他的一兩個微表情完全改變,不得不稱讚老戲骨的功底。
吳剛眼神犀利,讓劇多了一絲嚴肅,但這些,又被飾演他妻子的江珊,消解了。
江珊的表演,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柔」。
作為妻子和母親的她,遊刃有餘地遊走在並不融洽的父子關係中。
看到她出場,總讓人如沐春風,感受到母性的光輝。
面對老公的「老學究」做派,江珊飾演的宋靈蘭總是不屑一顧。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她的動作里,帶著一點妻子的嬌嗔。
而面對兒子,雖然也是同樣的態度,但嬌嗔不再,反而有一種只有長輩才有的親切感。
這種微妙的感覺,就在幾個微表情之間。
看《後浪》,尤其是看吳剛和江珊飆戲,很是過癮。
最後說一下句號,作為喜劇演員,句號出演正劇,基本就是降維打擊。
《突圍》《罰罪》中,大家都見識過了他的表演,而在《後浪》中,句號走了老本行,演技突出一個「逗」。
他表情誇張,一顰一簇,都能戳中觀眾笑點。
張嘴就是順口溜,不樂都不行。
句號也是《後浪》中,不知不覺就會出現的調味劑。
除了這五位實力派,《後浪》中還有不少戲骨演員和黃金配角。
比如羅一舟,奚美娟,比如李光復,張喜前,再比如齊歡、鄭玉、馬衛軍……
實力派演員加起來,超過十二位。
有這些勁兒往一處使的演員,有優秀的幕後主創,《後浪》不怕不火,就怕太火。
03、最難拍的中醫題材,找到了3把鑰匙
看到「中醫」二字,大多數觀眾第一反應,應該是「沉悶」。
外加近些年的中醫劇拍得一般,更加劇了這種刻板印象。
但《後浪》的出現,或許能為類似題材的破局,提供參考。
縱觀整部劇,《後浪》用三把鑰匙,解開了關於中醫等嚴肅職業題材的三個命題。
第一把鑰匙,是用輕喜的調性消解嚴肅。
《後浪》總體而言,是一部都市輕喜劇。
這種喜,一方面來自於人設,尤其是剛開始孫頭頭和任新正見面後,兩人的互動笑點頻出。
為了吸引年輕觀眾,《後浪》還加入了很多網際網路元素。
比如任新正對孫頭頭的「手動閉麥」,就很有趣。
這些設計,都讓《後浪》在同類題材中脫穎而出,既不顯得呆板,又能突出主題,一舉兩得。
第二把鑰匙,是用細節和碰撞,敘說傳統中國文化。
提及中國傳統文化,《後浪》也不嚴肅,反而呈現得活潑生動。
一方面,它將傳統文化融入到了劇情中,融入到了人設里。
比如清明節,整個班級的所有人都要盛裝,穿著傳統的衣服,上山祭祖,虔誠行禮。
再比如,劇中用二十四節氣來做空境轉場,不僅貼合本劇「中醫」題材的調性,還讓觀眾對節氣有了具象化的認知。
另一方面,通過角色和台詞,《後浪》第一次讓年輕人與傳統文化產生觀念碰撞。
清明節前,江珊帶領學生們折祭祖用的元寶。
孫頭頭問:這東西三十塊買一千個,為什麼要自己折?
江珊便說明了摺紙的意義,並引出了對「動靜」、「陰陽」等概念的解釋,很是受用。
第三把鑰匙,則是通過成長,拉近中醫文化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後浪》其實是「養成系」電視劇。
觀眾們會一步一步,看著孫頭頭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成長為一代中醫大師。
而這個過程,也是觀眾們接觸中醫,感受中醫,學習中醫的過程。
這裡面,不僅有新老中醫「傳幫帶」的精神,還有不同文化與思維方式間的碰撞。
這裡面,有中醫文化順應時代,順應社會潮流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也有我們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如何實現永世傳承的珍貴內核。
說到底,中醫和文化相通,而電視劇,也是文化組成部分。
如果所有中醫題材的劇,或者嚴肅職業的劇,都能像《後浪》這般,那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何愁會失傳呢?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