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36年零負評,演神經質小姑成名,60歲楊昆合作黃軒獲好評
正午陽光出品,「小妞」電影代表人物主演,白百何黃軒強強聯合的《歡迎光臨》在最近持續熱播。
一個明星的走紅背後往往反映的是當下公眾心裡的某種渴望。
劉畊宏帶火健身操,這是因為每個螢幕前的你我都想到處走走;
李立群靠碎碎念圈粉無數,是因為大家都想有個話癆朋友;
王心凌憑藉清純甜美成功翻紅,是因為網友們想要無憂無慮地生活。
這些本來已經「過氣」的藝人為何還能翻紅?與其說人們在懷念過去,不如說他們創造了最美的獨舞時光,不能享受群居的熱鬧,一個人依然能洋溢熱情,正是疫情之下所有人的追求。
還有一個演員也在短視頻平台走紅,她演過李立群女兒,在新劇中她為了和人跳舞PK,可以拿出王心凌唱《愛你》的精神,她就是楊昆。
或許很多人都只知道有楊坤,不知道有楊昆。
楊昆剛出道時曾與陳曉旭在《家春秋》合作,那時的她穿著一身粉色衣裳,著實清純可人。
後來一部《婆婆媳婦小姑》讓楊昆小有名氣,之後她在《生活啟示錄》演胡歌媽媽獲過大獎。
只是因為楊昆為人低調,出道36年零負評,使得她這些年一直處於戲紅人不紅的狀態。
在近期熱播的《歡迎光臨》中,楊昆飾演鄭有恩(白百何飾)媽媽柳美莉。
相信很多人是衝著男女主黃軒和白百何去看的,可是萬萬沒想到柳美莉成了串起男女主戀情的關鍵人物,她也被網友評為「最佳丈母娘」。
柳美莉的外表並不年輕,甚至在她的臉上透出些許的滄桑感,可是上海女人身上的精氣神是歲月無法抹去的,她在外面與人打交道雷厲風行,說話做事滴水不漏。
柳美莉出去買東西前已經做好預算,她不會因為售貨員的幾句奉承話多花一毛錢。
即便是當孫阿姨老伴丟了,姐妹團都慌作一團的時候,柳美莉還是能夠鎮定地做出安排,看過柳美莉對各種悲喜情感流暢的掌控力,可以推測出她的確是過日子的行家老手。
簡單講,話風密,眼力毒,拎得清。
再強大的女人都有軟肋,柳美莉的軟肋正是她的女兒鄭有恩。
最理想的母女關係是,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媽媽是女兒慈愛的人生導師。
可是柳美莉一遇見女兒,她的心情可就美麗不起來了,有恩一回家,媽媽從外面的小老虎氣場秒變成柔弱的貓咪。
媽媽為什麼這麼怕女兒?在柳美莉的心底,她始終覺得自己對女兒有愧,她沒能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在有恩的青春里,媽媽是缺席的。
等到這對母女再聚到一起時,媽媽為了討好女兒,成了卑微的角色。
最令人覺得好笑又心酸的一場戲是,當柳美莉和有恩聊張光正時。
她先是用試探的眼神偷偷地望著女兒,然後坐到沙發上滿面笑容地說小張又跳舞了,她每說一句話,她的身體就向前傾一點,她的兩隻手卻一直放在沙發上,像是想從沙發上找到支撐她的力量。
當柳美莉說出張光正跳舞是想追有恩時,她的十個手指像是她內心的幾個聲音,它們在那裡慌張地匍匐前進,在沙發上進退兩難。
柳美莉看到有恩警覺地停下手中的動作,她索性趁熱打鐵,說她已經把電話給張光正了。
這時,有恩的一隻手叉起腰,柳美莉嚇得在沙發上往後挪了一下,她的臉上滿是錯愕,眼睛眨也不眨。
她靜靜地凝望著有恩,她像是一隻兔子敏銳地豎起耳朵,唯恐漏掉有恩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
有恩轉過頭,柳美莉看到女兒的表情,連忙賠著笑臉,她隨即又為有恩想了一個辦法,這也是她為了保全自己和女兒的關係而想的退路,她說女兒如果不喜歡張光正,就不要接他電話。
有恩回自己房間後,柳美莉整個人突然放鬆了,她的坐姿更隨意,她趕忙拿了毛巾擦汗,並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有恩在時,她如臨大敵,有恩走了,她如釋重負。
柳美莉是了解女兒的,可是她們在一起時表現出來的樣子卻比陌生人還陌生,女兒像是媽媽的客人。
她們之間有著最複雜的感情,有時爭吵,有時和解,有時惦記,有時埋怨。
此時,倘若這個家庭有一個男人出現,就可以讓母女之間產生矛盾時,有一個緩衝的地帶,一個堅決不肯妥協的女兒背後往往有一個剛柔並濟的媽媽。
楊昆演的柳美莉正是這樣的媽媽,當她在有恩朋友那看到婚姻不幸帶給女人的痛苦時,她終於聽到了女兒的心聲,她當下決定,無論外面環境如何催婚單身女孩,她都會支持女兒。
有恩身邊有柳美莉這樣的懂她的媽媽,她才能邂逅到真愛。
柳美莉像大地,有恩是水,有恩可以保持她無拘無束的個性,是因為媽媽保護著她的夢。
張光正像是一棵樹,有恩是風,這風忽冷忽熱,即便有時冷風將樹上的葉子吹得三三兩兩,張光正還是會立在那裡,一直為有恩付出。
戲裡柳美莉有一個不省心的女兒,戲外的楊昆卻是一個極為孝順的女兒。
楊昆的父母都曾在昆明軍區文工團工作,楊昆小時候經常看爸爸媽媽在台上排練,尤其是《紅燈記》的台詞,她背得滾瓜爛熟,她還一邊背台詞,一邊對著鏡子扮怪相。
父母看到了楊昆身上的表演天賦,可是他們沒有讓楊昆整天在家學唱歌跳舞,反倒更加重視培養女兒的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
每到楊昆放學後,周圍鄰居就會看到她沿著鐵軌走,她邊走邊搜尋,像是在找什麼寶物,她一見到煤核就撿起來包好帶回家。
回到家裡,她還要幫媽媽洗衣服,楊昆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生她時媽媽有心臟病。
從那時候起,她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比其他家的孩子都孝順,這樣才能回報媽媽。
楊昆對父母孝順,可是在她的內心,她也有著自己的夢想,那是一顆悄悄發芽的文藝種子。
楊昆一直是學校的文藝骨幹,有一次北京的一個文藝團體到昆明辦了一個演員培訓班,楊昆偷偷去旁聽,學了很多知識。
高中畢業後,楊昆提出要報考藝術院校,父母那時因為受到一些不可抗因素的影響,對文藝工作有些失望,他們起初並不同意。
可是楊昆一再堅持,她還將自己的名字里的「崑」改成「昆」,為的是有一個新的開始,她覺得原來的名字好像有一座大山在擋著旭日,如今她把「山」移走,她的前途自會比從前更光明。
楊昆還特意去請了很多父母的老同事,她托他們幫助自己去說服父母,如此里外相合,楊昆的父母也不好再阻攔女兒,只能支持女兒的夢想。
楊昆在上海戲劇學院經歷了初試、複試、形體、小品等考核,眼看就要接近勝利了,然而在評委會上,針對楊昆的去留,評委老師們出現了意見分歧。
有的認為楊昆的長相併不算漂亮,錄取形象欠佳的演員就等於降低了學校的門檻,有的認為楊昆有極強的表演天賦,也有很多形象不夠亮麗的女演員在演藝事業上依舊能取得傲人的成績。
最終,楊昆被上海戲劇學院錄取了,從此,楊昆更清晰地定位自己的發展路線,那就是她不能去演美女角色,必須演一些比較有個性的女性角色,她才能突破自我。
楊昆在《十六歲花季》出演童老師,她的直率和坦誠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錯位》里演女一號,那時的她靈動活潑,後來的周迅和她在某些角度有些神似。
只不過當時的文藝圈並不注重包裝,女演員快到三十歲時,如果不夠漂亮,就得轉型,於是楊昆開始出現在一些家庭劇中,演起性格古怪的姑娘。
楊昆在《婆婆媳婦小姑》與傅藝偉合作,一個是挑剔執拗的小姑,一個是嬌氣洋氣的嫂子,再加上一個精打細算的婆婆,真可謂是三個女人一台戲,在她們之間的夾縫中求生存的男人苦不堪言。
1998年是古裝劇風靡的一年,《還珠格格》《鹿鼎記》《水滸傳》三足鼎立,現代劇若是能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出奇出新。
編劇王麗萍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她發現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每個家庭從「單位」中脫離出來,家庭在生活領域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強。
於是,她創作了《婆婆媳婦小姑》,在這部劇中,雖然每個人都有缺點,兩代人之間的衝突不斷,可是她們不斷在做自我反思,並尋求更完善的相處方式。
楊昆演的家珠看起來喜怒無常神經兮兮,事實上她的思想在當時很超前,放到現在她是一個獨立的女孩,可是在當時看來,她的思想跟傳統女孩格格不入,因此她成了大齡剩女。
有一場她與李老師相親的戲,最初,不管對方說什麼,家珠都害羞地「嗯」,直到李老師再也不能忍受這種冷漠的尷尬準備起身離開時,家珠終於開口了。
她慌亂地挽留李老師,她露出笑容,並且卸下了她為了保護自己而做的「防彈外殼」,她主動,怕再做回老姑娘。
家珠的熱情令李老師無法拒絕,這反轉很有震懾力,李老師措手不及,他根本猜不透這個任性的姑娘。
家珠身上也有成熟理智的一面,當她迫於無奈與四叔相親時,聽完對方說的一切條件後,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然後她對著四叔就是一頓抨擊,本已禿頂的四叔聽後更覺「禿然」。
家珠的真誠純粹感動了藏在角落裡的李老師,她的話生硬笨拙,她的背影疲憊茫然,這一切都讓李老師為之動容。
雖然楊昆沒有傅藝偉嬌艷的容貌,可是在《洋行里的中國小姐》這部劇中,她們二度合作,楊昆憑藉精湛的演技摘得最佳女配角獎,擊敗了傅藝偉。
楊昆終於向觀眾證明,即便沒有出眾的外表,她也一樣可以詮釋出精彩的角色。
楊昆在《歡迎光臨》不斷為張光正出謀劃策,為的是找一個真心疼女兒,能夠治癒女兒的人。
不過,當柳美莉知道張光正的真實工作後,她的心涼了半截,可是隨後她又和「未來女婿」站到統一戰線,批評有恩的婚姻態度。
戲外的楊昆有一段很穩定的婚姻,只是她一直沒有對外透露丈夫的身份,她在演藝圈的熱度都是憑藉角色的光芒爭取來的。
在《歡迎光臨》出演孫彩霞的丁嘉麗,她在這部劇中嫁給了一生只愛她一人的知心愛人,老伴即便是腦中風了,依然記得要不斷給她製造浪漫。
楊昆和丁嘉麗在劇中有時爭鬥不斷,有時又相處得其樂融融,她們是性格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戲外的丁嘉麗為孫紅雷傾注全部的愛,卻沒有換來對方的珍惜,她為了能讓更多的戀愛腦女孩覺醒,不惜曝光自己的心痛經歷。
楊昆卻更重視親情,她在拍《十六歲花季》時還不忘給媽媽打毛衣,她掙到錢先給父母買吃的穿的。
親情是必然的宿命,愛情是偶然的相逢,後者不可能永葆激情,只有轉化成親情的愛情才能更好地守護彼此,因此,楊昆不願將自己的感情公之於眾。
楊昆在短視頻平台的手舞被網友評為「全網最好的手指舞」,她的表情豐富可愛,大家看她的各種舞蹈都禁不住嘴角上揚。
一個熱情貼心的女人可以帶給親人溫暖,一個活力滿滿的演員可以帶給觀眾驚喜,楊昆保持著家庭和事業的平衡,這樣的女人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