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梅花 濃淡相宜

2024-01-03     竹鶯說事

原標題:蠟梅梅花 濃淡相宜

梅花。  魏 娜攝

蠟梅。  陳紅岩攝

趙世偉

雖然名字中都有一個「梅」字,蠟梅和梅花卻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在分類、外形、花期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

小寒將至,梅花凌雪綻放。你知道嗎?踏雪尋梅,尋得的並不一定是梅花,也有可能是另一種植物:蠟梅。

蠟梅,也作臘梅,最初因花朵具有蠟質的光澤而得名,寫作「蠟梅」,「臘梅」意指其臘月開放,是後人的衍生用法。

雖然名字中都有一個「梅」字,蠟梅和梅花卻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宋代范成大在《梅譜》中說:「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認為:「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花:辛,溫,無毒。解暑生津。」

現代植物學中,蠟梅和梅花屬於不同的科屬。蠟梅屬於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梅花屬於薔薇科杏屬,落葉小喬木。

從外形上看,蠟梅花瓣以黃色為主,也有淺黃、白以及紅心的品種;梅花的花色有紅、粉、白等。蠟梅葉片對生,花朵多為鐘形,花瓣為單瓣或重瓣;梅花葉片互生,花朵多為碟形,花瓣則有單瓣、復瓣、重瓣之分。

蠟梅通常在寒冬時節盛開,也就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之間,花香濃郁;梅花花期南北地區差異大,最早12月、最晚次年4月綻放,花香淡雅。蠟梅的果實有毒,不能食用;梅花開花以後結的果實即梅子,可以食用,因其味酸,古人用其代醋烹調,也可製成酸梅湯、話梅。

蠟梅和梅花都是稍耐寒的植物,經過一定的低溫積累,在氣溫略回升後就能開花。在人們印象中,蠟梅和梅花都耐低溫,實際上,過於寒冷的氣候不利於它們生長。如今,隨著科技進步,科研人員培育的抗寒梅花品種最北可以在遼寧、吉林一帶種植。蠟梅則自然分布於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等地。

蠟梅、梅花都是我國傳統名花。梅花在我國栽培歷史超過3000年。人們把枝葉常青的松柏、經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開放的梅花稱為「歲寒三友」,把梅蘭竹菊稱為「花中四君子」。而直到宋代才有「蠟梅」一詞的文字記載。

冬天到了,何不赴一場尋梅之旅?無論是河南鄢陵、湖北保康、重慶靜觀的蠟梅,還是南京梅花山、杭州靈峰山、武漢東湖、昆明黑龍潭的梅花,都會讓你流連忘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6b8ca6c5aa9218e8a091d18c763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