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癌症「幫凶」?醫生:這3部位的肉最好不要吃!

2023-06-20     四川名醫

原標題:牛肉是癌症「幫凶」?醫生:這3部位的肉最好不要吃!

「我們家再也不吃牛肉了!」老王一進門就聽到老伴在廚房宣布。

老王問:「怎麼了這是?」

「以後啊,我們家也不吃雞肉了!」老伴生氣地回答。

老王更加納悶了,「為啥啊?烤牛肉串peng香!」

「我看到視頻:網友買回家的牛肉,切開後不停在抖就好像活的一樣,好多人都說裡面有蟲子,還有人說牛肉會致癌!」

聽了老伴的話後,老王在手機上一搜索,還真有這麼一回事。「哎呦,這不知道以後吃什麼安全啊...」

近來,牛肉被歸類為紅肉後打上了致癌的標籤,那還能吃嗎?今天, 小康妹兒邀請到「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梁清月」醫生為大家科普。

牛肉在跳動是寄生蟲太多?

梁清月醫生告訴小康妹, 不用害怕這樣的牛肉,它不是寄生蟲!

其實「牛肉會動」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在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至少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山東濟寧的程女士買回家的牛肉出現了不停抖動的現象,她及時用手機拍了下來。

在跳動反而恰恰說明它 非常新鮮,這是「動物剛死不久」時肌肉的一種短暫狀態。若這塊肉的屠宰時間比較短,動物的中樞神經雖然已經死亡,但是 肌肉周邊或者裡邊的 神經末梢還沒有死亡,因此還會跳動。

大家要是害怕的話,這種情況放置一段時間就沒有問題了,下鍋照樣好吃得板!

經常吃牛肉

到底是「養生」還是「養癌」?

梁清月醫生表示,確實有遇到過愛吃牛肉的腫瘤患者,長年累月下來,可能使腸壁出現腫瘤。但就這樣一票否決吃牛肉就過於片面了, 牛肉本身並不含致癌物質哈!

牛肉和致癌有關主要有兩方面:

1

牛肉屬於紅肉

什麼是紅肉?

根據生肉的顏色,肉類被分為色深的「紅肉」和色淺的「白肉」。

紅肉:外觀呈紅色,豬、牛、羊等哺乳動物的肉被分成紅肉;

白肉:外觀呈白色,主要包括雞、鴨、鵝、魚、蝦等非哺乳動物的肉。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宣布,將紅肉歸入 「2A類致癌物」

攝入紅肉、腌制肉類與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每日攝入100g以上的紅肉會增加17%的患癌風險。

那牛肉、豬肉等紅肉不能吃了嗎?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這項報告不是為了讓人們完全停止吃肉,紅肉與癌症的關係,目前掌握的數據有限,我們建議的是減少食用,如果平時攝入量並不多的話,建議不要再增加。

2

肉類不當的烹調方式易致癌

過於高溫的烹調方式會使各種肉類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這類致癌物主要是雜環胺,它的產生與烹飪溫度密切相關。當烹調溫度 超過200℃時,紅肉就會產生大量的雜環胺,增加腸癌風險。

在各種牛肉的烹飪方法中,燉牛肉最高溫度約100℃;炒牛肉約187℃;煎牛排約107℃;燒烤牛肉則可達到400℃以上。因此,經常吃烤牛肉的人就要小心了。

此外,有說法稱, 牛肉屬於發物,經常食用會誘發炎症,催生結節,因此結節患者不能吃。

實際上,這個說法也毫無根據。

牛肉可高達到20%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脂肪含量較低,是良好的營養來源,生活中可適當食用。有結節的人也可以適當吃牛肉,這對結節的影響不大。

每天50克

建議「3吃」「6不吃」

癌症的發生是遺傳、環境、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梁清月醫生指出,沒有必要因為擔心紅肉會增加患癌風險就嚇得啥紅肉都不敢吃了,盲目地拒絕攝入紅肉,反而容易讓身體營養攝入不足。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禽畜肉40~75克,75克相當於手掌大、一指厚的一快,或者是5卷牛肉卷或10粒方糖大小的牛肉粒。

但是身上不同部位營養差別大,這3 種肉類低脂高蛋白,是減脂增肌的首選:

數據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2009年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楊月欣等編著

一、腱子肉

脂肪含量最低,肉質結實,帶筋有嚼勁,適合燒、鹵或做成醬牛肉

二、裡脊肉

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脂肪含量較低,但價格較貴,特別適合炒著吃

三、臀肉

脂肪含量低,肉質較硬。

牛肉身上的這3個部位

不建議吃哦!

對於肥胖、膽固醇高的朋友來說

對比蛋白質、脂肪、膽固醇的含量

牛的 肩肉、牛腩、胸肉

這三個部位高熱量、高油脂

再喜歡也要忍痛割愛了!

「本期科普醫生」

醫生簡介

中國營養師協會會員;四川省營養師協會會員;四川省營養師協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營養專委會委員;成都大運會食品專家組成員;川省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會員。

能夠熟練處理診治內外科患者的臨床營養支持治療方案,同時也擅長兒科特殊疾病等慢性腸道衰竭伴有重度營養不良病人,危重新生兒營養支持的診治和營養治療。

門診時間

周一和周二上午

編輯 | 魚魚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62d59689f1781d1aca177d29351e5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