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系統、新制度,定點藥店監管持續加碼。
各地上線新系統,聚焦藥店藥價管理
10月2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公開比價+」讓定點藥店價格更加公開透明、公平合理》,從河北、廣東、浙江等地醫保部門對定點藥店藥品價格管理探索中提煉總結了五類有效做法。
一是「公開比價+指數監測」。遼寧在試點城市向參保群眾推出公開比價小程序的同時,還設計了定點藥店醫保藥品平均價格比較指數和銷售量的量價加權值兩項指標,由省醫保部門按季度公布,引導定點藥店醫保藥品整體價格趨於合理。
二是「公開比價+價格提醒」。河北將藥店分為定點零售藥店、門診統籌藥店(含門慢、門特)兩種類型,按月統計匯總,將藥品售價眾數、掛網價推送至定點零售藥店進行提醒,要求超過眾數價格的藥品及時整改。
今年8月,國家醫保局也曾圍繞藥店比價系統發文舉例道,江蘇鹽城一參保人在藥店購藥結算時,「藥價結算預警」系統自動彈出價格警示,店主核對並降價後完成了結算。
三是「公開比價+數智賦能」。浙江在試點中對接了定點醫藥機構的進銷存系統,實時收集各定點零售藥店藥品的價格信息,實現藥品信息查詢、庫存查詢、藥品比價和導航定位提供數據支撐。
四是「公開比價+典型曝光」。今年,廣東深圳上線「醫保價格通」,全面公開全市醫藥服務交易價格、平均價格以及價格區間,並開設「曝光台」專欄,公開違法違規典型案例。
五是「公開比價+跟蹤監測」。陝西咸陽在其公眾號搭載「藥店藥品比價公示」系統的同時,採取「定期公示」和「重點跟蹤」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跟蹤監測定點醫藥機構藥品使用數量和銷售價格,通過與公開比價系統數據校驗,管理異常價格情況。
不僅各省正試點推進,國家醫保局下一步也將全面建立追溯碼、醫保編碼和商品碼的三碼合一映射庫,未來,不同系統間藥品信息的管理效率和準確性都將進一步提高,為更精準、實時的藥價管理系統提供數據基礎。
政策參與加深,監管持續升級
藥價監測試點鋪開的同時,各級醫保部門對定點藥店合規經營的監管力度也明顯增強。
一方面,國家飛行檢查繼續將定點零售藥店作為檢查對象,堅持廣泛覆蓋,2024年飛行檢查機構數量是去年的近4倍,檢查重點領域較去年增加50%。
另一方面,各地醫保部門同樣動作頻頻,相繼印發文件、展開集中談話。
今年5月,雲南省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開展約談,之後印發兩批《雲南省醫保基金使用負面清單》,組織全省所有醫保定點零售藥店開展常態化自查自糾;6月,海南省醫保局印發《關於加強定點零售藥店監管工作的通知》,對當地1314家定點零售藥店開展集中談話提醒;7月,貴州省醫保局召開省市兩級定點零售藥店警示教育會議,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定點零售藥店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續加大對定點零售藥店監督檢查力度。
吉林在對其省內門店多、業內影響力較大的15家定點零售藥店負責人開展集中談話時提出,要主動發現購銷異常、價格異常等問題線索並向相關部門舉報反映,充分利用點多、面廣以及行業優勢,當好醫保基金監管的「哨點」。
不論藥價監測還是飛行檢查,其本質都是圍繞醫保基金展開的管理,監管嚴格程度也與其和醫保基金的緊密度直接相關。參考河北此次價格治理規劃,其治理正是按照先門診統籌藥店、再一般定點零售藥店,先用量較大品種、再用量較少品種的原則開展。
近年來,藥店與醫保的關係逐步深化,例如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範圍、將地方城鄉居民醫保門診慢性病基金支付範圍擴大到定點藥店等,今年,集采提質擴面工作也強調了藥店的作用。
7月中旬,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施子海帶隊調研時指出,要積極鼓勵引導集採藥品進藥店,創新探索藥店參加集采的有效方式,持續擴大集采覆蓋面。本月,陝西《開展集採藥品「三進」行動實施方案》已正式實施,允許藥店「雙標籤」在集采中選價基礎上適當加價。
從政策層面看,醫保還將進一步加深與定點藥店的連接,對藥店來說,選擇擁抱醫保意味著未來要面臨持續升級的監管壓力,而選擇減少醫保依賴同樣面臨如何發掘醫保外增長點的挑戰。
來源 | 賽柏藍
編輯 | 符媚茹 劉新雨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