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在本屆奧運會的表現引發了廣泛爭議,儘管以1勝2負的戰績未能晉級八強,球隊卻依舊備受關注。最近有報道稱,部分首發球員要求享受特殊待遇,包括允許個人訓練師進入隊伍,以及在隊內安排工作給親友。
這些要求遭到了國家隊的拒絕,導致一些球員情緒低落,甚至造成了小傷大養的局面。這或許也是中國女籃在奧運會上失利的其中一個原因。
對於球迷來說,這些爆料不難猜到涉事球員的身份,這也能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何中國女籃在與對手的比賽中出現了如此大的失分差距。
在賽前,人們對中國女籃的表現並不看好,此前的七連敗熱身賽讓人對球隊的戰鬥力產生了質疑,而球隊內部的人員使用和調度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一些表現出色的球員未能進入12人大名單,而進入名單的球員卻鮮少上場,這種內部矛盾和複雜關係使得隊伍的整體表現受到了影響,而最終的戰績也反映了這一點。
對此,22年世界盃女籃亞軍的光環似乎也成為了球員們迷失自我的原因之一。參與各種商業活動、代言以及不斷的娛樂節目,使得訓練和比賽的專注度明顯下降,球隊在奧運會上的潰敗似乎也在所難免。
少數球員認為球隊無法離開自己的存在,提出了一些超出合理範圍的要求。相比之下,像李月汝這樣主動降薪去國外提升水平的態度顯得更加積極和專注。
然而,其他一些球員則在國內過於舒適地享受冠軍和豐厚的回報,對於隊伍整體發展似乎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投入。
球隊在比賽中的表現也反映出內部的分裂和不團結,例如李月汝的得分驟降,甚至在第二場比賽中被隊友孤立。作為中鋒,她需要更多的隊友合作來發揮自己的水平,然而事與願違。
總之,中國女籃需要在球員管理和整體戰略上進行深刻反思和調整,以避免類似的失利再次發生。姚明和管理團隊需要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確保球隊的長遠發展,而不是陷入短視的個人利益紛爭之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4c02e94c9aef077f751d052b3e8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