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螢幕也有黃金比例?16:10和、16:9和3:2究竟誰更好?

2022-06-21   電腦愛好者

原標題:筆記本螢幕也有黃金比例?16:10和、16:9和3:2究竟誰更好?

點擊上方 電腦愛好者關注我們

自從智慧型手機步入「全面屏」時代後,「屏占比」參數的重要性便被無限拔高。隨著筆記本也被捲入「全面屏」風暴,提升屏占比參數的重任便落到了螢幕面板的顯示比例身上了。

從窄邊框到下沉式轉軸

想提升屏占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壓縮螢幕邊框。戴爾在2015年推出的XPS 13,就曾將左、右、上側邊框壓縮到了極致,比今天很多新品的邊框還要窄。可惜,當年的XPS 13由於太過激進,不得不將攝像頭放到螢幕左下角,而且下邊框非常寬,多少顯得有些「頭輕腳重」。只是,當年也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案,而三側窄邊框的設計已經足以驚艷眾生了。

無論是當年的XPS 13,還是如今的無數輕薄本,只要採用的是16:9顯示比例的螢幕,那就很那避免出現「大下巴」,因為鍵盤區域的寬度,觸控板和掌托的寬度,以及鍵盤和螢幕之間的距離基本都是固定的,16:9螢幕本來就是「瘦長」,擠壓上邊框就必然導致下邊框增寬。

為了儘可能減輕「大下巴」對視覺效果的破壞性,下沉式轉軸便閃亮登場,這種設計還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翹臀式轉軸,掀開螢幕頂蓋後,A面靠後的部分會沉到鍵盤水平面之下,邊緣部分還能撐起機身底部從而營造一個更好的通風環境。此時,正對用戶時給人的感覺好似四面邊框等寬,視覺上自然更顯震撼。

想通過下沉式轉軸讓16:9螢幕筆記本實現四面邊框等寬,需要優化機身結構,將主板也設計瘦長的樣式。絕大多數下沉式轉軸設計的筆記本只能起到隱藏一部分下邊框的作用,上圖筆記本屬於設計得比較討巧的。

但是,下沉式轉軸僅適合散熱壓力不大的輕薄本,因為它會遮住機身後側的散熱出風口,而且這種設計也會影響螢幕的開合角度。對於需要更好散熱環境的遊戲本,或是需要超170度螢幕開合設計的商務本,下沉式轉軸就不合時宜了。

螢幕顯示比例的「復古」

既然筆記本遇到的問題是因為16:9螢幕瘦長導致的下邊框超寬,另外一個解決方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嵌入一塊更寬的螢幕面板不就好了?

於是,最近2年我們便看到很多中高端筆記本改用「復古」的16:10顯示比例的螢幕。筆記本螢幕曾經歷過4:316:1016:9的發展史。之所以16:9笑到了最後,是這個比例因觀看視頻時上下黑邊最小,切割成本最低,還有利於筆記本的瘦身。

現在好了,16:10比例不僅可以進一步壓縮下邊框寬度,還能增加額外的解析度,可以同屏顯示更多行的表格或網頁內容。

15.6英寸16:9的傳統模具,可以完美嵌入16英寸16:10的螢幕而無需重新開模。同理,其他尺寸的筆記本,也只需對B面進行修改,就能嵌入尺寸相近的16:10螢幕。戴爾最新一代XPS 13,就憑藉下沉式轉軸和16:10螢幕,呈現了一個更完美的四面窄邊更具沉浸感的視界。

除了16:10,3:2顯示比例的螢幕也成為了很多高端筆記本的下一個目標(見表)。這種比例可以同屏顯示更多內容,對下邊框的利用率更高,只是切割成本較高,暫時仍是少數派。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顯示比例,會影響到筆記本最終的三圍尺寸。華為MateBook 14、聯想小新Pro14和小新14 Air就分別是14英寸中3:2、16:10和16:9比例的代表。如果以傳統16:9為基準,3:2螢幕會讓整機變窄加寬,整體顯得更方正一些;16:10則介於二者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