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應下繡花功夫

2024-06-27     北青網

推進城市更新應統籌謀劃先行,科學編制規劃和計劃,不能脫離地方實際,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杜絕運動式和盲目實施城市更新。城市更新不僅能讓百姓生活更宜居,城市更有韌性和智慧,更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

城市更新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期待,近來有些地級市新組建了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強化相關管理和工作落實。城市更新是一個新階段,不應再沿用過度房地產化的開發建設方式,應防止大拆大建,下好「繡花功夫」,讓城市更宜居、韌性、智慧。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城市建設進入新階段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目前城市建設已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於過去注重追求速度和規模,城市發展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例如忽略了城市整體性、系統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長性,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問題突出,不少城市老舊房屋和市政管線存在安全隱患等。總的來看,適應城市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城市更新機制和政策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比還有差距。

城市更新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既有建築更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也包括完整社區建設、活力街區打造,還包括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城市生態修復,以及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

城市更新從何處入手?城市體檢是重要前提。城市和人一樣,也是一個有機生命體,為了健康應該體檢。城市體檢不僅應堅持問題導向,從房子到小區、社區、城市,找出人民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也要堅持目標導向,去查找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城市更新的重點就是城市體檢找出來的問題。

城市更新包含眾多民生工程,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增設停車位、增設養老托育等社區服務設施、燃氣等各類管道的改造、口袋公園和綠道建設、草坪開放空間的拓展,都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期盼。大力解決好這些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居民們的幸福指數將大大提升。

城市更新不僅是「面子」工程,還有很多「里子」工程。燃氣、供水、污水、供熱等老舊管網多埋在地下,改造這些管網,雖不像改造或建設地上設施那麼顯眼,卻關乎百姓是否宜居。因此,老舊管網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里子」工程,更是「良心」工程,需要用心做好,保證高質量。

城市更新應注重增強安全性,這是城市運行的根本。當前,很多城市面臨安全運行短板。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須進一步通過數字化手段,對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氣、供熱、橋樑、管廊等各類設施進行實時監測,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每到雨季,「到我的城市來看海」表達了很多市民對城市內澇的無奈。2024年,我國再啟動100個城市、1000個以上易澇積水點治理,有望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性。

城市更新內容量多面廣,更需要「慢工出細活」。過去,一提到城市建設,直接想到的是大拆大建。如今,大規模拆除、增建、搬遷的思路已不合時宜,不能再隨意拆除老建築、搬遷居民、砍伐老樹,甚至變相抬高房價,增加成本。城市更新應保留利用既有建築,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續城市特色風貌。應下好「繡花功夫」,對舊廠區、舊商業區、舊居住區等進行修補、織補式更新。

推進城市更新應統籌謀劃先行,科學編制規劃和計劃,不能脫離地方實際,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杜絕運動式和盲目實施城市更新。還應加快補足功能短板,從居民最急難愁盼的問題入手,以補短板、惠民生為重點,不做穿衣戴帽、塗脂抹粉的表面功夫,不搞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城市更新不僅能讓百姓生活更宜居,城市更有韌性和智慧,更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城市更新將由過去的「開發方式」向「經營模式」轉變,將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近年來,國家加大對城市更新的財政支持力度,城市更新的市場規模也不斷增大。處於轉型期的房地產行業可以積極投身到城市更新的熱潮中,將其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轉型方向。

文/亢舒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王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38feab8c4a4a19e6532afa53e28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