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蓮稻」因水結緣 共生共長提質增效

2022-06-23     壟上行

原標題:「魚蓮稻」因水結緣 共生共長提質增效

近些年來,不少新農人都在試水生態種養,為綠色生態發展貢獻力量。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去往黃岡,看看當地種養大戶採用的「魚蓮稻」生態種養模式如何?

瞧瞧這百萬魚苗大軍,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奔向了大池塘,開啟了自力更生的新生活。

01

黃岡市英山縣福輝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全福

我這(養殖)周期要3年,我從來不投餌料,草魚吃草,白鰱、花鰱吃草魚的糞便。

段全福是黃岡市英山縣的種養大戶,近段時間,他正忙著給他的「百萬大軍」安家。他告訴記者,這些魚苗共放養到了120畝精養魚塘,其中有50萬尾在養殖一段時間後會再作為魚苗出售,剩下的將會人放天養3年。3年不管不問,任其自由生長,這懶人養魚模式能掙錢嗎?

02

黃岡市英山縣福輝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全福

我這個模式是「100+50+100」,(第一個)100就是100萬尾魚,後面有50畝荷花池,後來有100畝水稻,百萬尾魚糞便流入50畝荷塘里,經過荷塘吸收後的水再排到100水稻田裡,水稻成熟後再往外排。

原來,這魚苗大軍勤勤懇懇生長三年,為的是滋養它們的「鄰居」。眾所周知,養殖糞水直排會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但這肥水卻是蓮子、水稻生長所鍾愛的「營養羹」。

03

黃岡市英山縣鄉鎮水產服務中心 主任 張濤

養殖尾水裡面主要是含有氮和磷這些物質,直接排出來會對關鍵造成污染,這種模式排出的尾水先進入蓮花塘裡面,再進入稻田裡面,蓮花和水稻可以吸收裡面的氮和磷,可以給它們增加營養,促進生長。

經過荷塘和稻田層層過濾後的養殖糞水,營養已被吸收殆盡,水質也得到了凈化,有效解決了水質富營養化污染問題。與此同時,還可節約了種植成本。

04

黃岡市英山縣福輝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全福

放魚苗進去,就不用再用人工投料,周期三年,荷塘也不需要加肥,100稻田每畝可節約肥料(成本)50塊錢以上。

「魚蓮稻」因水結緣,相伴成長,在實現綠色發展的同時,也提升了魚、蓮、稻的綜合經濟效益 。

05

黃岡市英山縣福輝家庭農場負責人 段全福

3年過後,比一般的四大家魚市場價高2塊錢,可以賣到50萬以上。蓮子顆粒大,比原來產量每畝高10斤以上。水稻田每畝稻穀斤兩可提升四五十斤,100畝可以增收10000塊錢左右。

記者 | 朱嬋馬飛徐偉

編輯 | 曹雪梅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22db72f3a1c57c35e71252a86414f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