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將以震盪行情為主,穩增長政策頻發經濟有望回歸正軌(附6月金股)

2022-06-03   全球財說

原標題:市場將以震盪行情為主,穩增長政策頻發經濟有望回歸正軌(附6月金股)

作者:蘇杭

出品:全球財說

回首5月份,截止31日收盤,A股三大指數全部上漲,上證指數漲4.57%,深證成指漲4.59%,創業板指漲3.71%。

同時,上個月也是穩增長政策密集發布期。

5月23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召開主要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會。

會議強調,金融系統要圍繞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增長,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貸款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個人住房、消費貸款等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堅持市場化原則,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同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6方面33項措施。

主要包括: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穩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復工達產政策,取消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通行限制,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新開工一批水利特別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保能源安全,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工作等等。

5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

要求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著力保市場主體以保就業保民生,保護中國經濟韌性,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儘快下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5月30日,全國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範圍、全力以赴穩住市場主體、有效擴大投資和消費、確保糧食能源安全、支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切實保障基本民生。

進入6月,隨著北京、上海等地疫情趨於緩和,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經濟有望回歸正軌。

但由於目前基本面仍然承壓,經濟下行壓力短時間內難以扭轉,投資者情緒待修復。在內外雙重壓力之下,市場短期或仍將以震盪盤整為主,直接反轉的條件不足。

行業配置上,「穩增長」大方向中,銀行、地產、基建等邏輯不變;疫情後需求恢復的消費品、需求具有韌性的半導體等相關行業也值得關注。

申萬宏源:A股暫不具備反轉條件

策略觀點:近期美國就業市場恢復放緩,經濟走弱信號持續累積,市場開始交易衰退預期,反映在市場上就是美元指數走弱、美債長端下行。這一背景下,美聯儲表態邊際轉鴿,「美弱」趨勢進一步確認。

但另一方面,「中強」的預期尚難有效發酵:2022Q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減名義GDP增速的差值創歷史新低,這使得居民邊際消費/買房的潛力不足,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還相對脆弱。

這種情況下,資產價格難以有效搶跑,A股暫不具備反轉條件。

後續關注兩方面的驗證:(1)寬信用效果顯現的信號:包括5、6月社融數據等;(2)地產政策放鬆後,樓市轉暖的信號:包括土地拍賣情況和銷售面積同比增速等。一旦在政策的推動下,經濟出現明確的復甦趨勢,屆時可能是更好的進攻窗口期。

配置建議:短期更看好穩增長板塊。前期調整後,穩增長板塊的性價比再度凸顯,相關政策催化也不會缺席,重點關註:建築、建材、地產;此外,隨著國內疫情緩和、復工復產推進,需求回補的相關行業也值得關注,重點關註:白酒、醫美等。

金股組合:中航西飛、華峰鋁業、中國電力、無錫銀行、建發股份、廣匯能源、中遠海能、中控技術、分眾傳媒、北京城鄉。

中信建投:低位布局,成長領軍

策略觀點:中國經濟告別舊地產周期,新動能仍在積蓄力量,經濟將經歷一個階段必要的調整換軌。

中期看A股將神似2012下半年-2014上半年:總量增速偏弱,流動性充裕且不斷改善,成長風格占優,中小盤風格占優。市場的最強主線將是中小盤中有持續增長預期支撐的方向—「景氣中小盤」。

短期A股市場在「黃金坑」反彈行情之後,依然面臨一系列基本面挑戰,投資者需要保持耐心,等待逢低布局,預計在新一輪政策加碼後,市場在三季度有望再次上攻,且成長風格將領先。

配置建議:行業重點關注軍工、光伏、新能源車產業鏈、汽車、食品飲料、煤炭、券商等;主題重點關註:數字經濟、國企改革等;指數中期戰略性關注科創板。

金股組合:芒果超媒、華友鈷業、隆基綠能、時代電氣、李寧、東方財富、華電國際、川恆股份、嘉澳環保、廣匯能源、海目星、億聯網絡、中科創達、蘇泊爾、蘇博特、南山控股、中國電建、中遠海控、永興材料、中航光電、立華股份、長安汽車、張小泉、同慶樓、瀘州老窖、成都銀行、華翔股份。

光大證券:反彈之後,仍以防守為主

策略觀點:短期來看,本輪受疫情衝擊較為嚴重的上海正逐漸恢復,短期經濟有望逐步回歸正軌。但一方面,經濟恢復尚需時間,而支持政策傳導至經濟同樣需要時間;另外一方面,我國經濟結構中仍有包括出口在內的方向顯著承壓。因而本輪疫情後,經濟數據將出現顯著修復,但整體或仍然偏弱。

未來盈利增速或有繼續下行的可能。一季度A股業績整體表現不錯,但一季度可能也是今年業績增長的高點,3月份以來的疫情擾動下,二季度A股業績或將受到衝擊。

復盤A股歷次歷史底部,可以發現基本面正成為市場走出底部最堅實的動力,宏觀流動性、宏觀政策、市場政策對於市場走出底部的作用相對較弱,因而本輪市場走出底部或同樣需要基本面層面更強的信號。但短期來看,A股盈利仍有一定壓力,因而市場短期或將以震盪行情為主,投資仍需以防守為主。

配置建議:主線一:穩增長方向,建議關注傳統基建方向的建築、建材、銀行、地產等行業,以及新基建方向的風電、光伏等行業。主線二:消費方向,建議關註:(1)高確定性的白酒與醫藥。(2)受益於補貼政策的家電以及大眾消費品。(3)受益於疫情消退的線下消費行業,包括航空、機場、旅遊等行業。

金股組合:絕味食品、青島啤酒、格力電器、福耀玻璃、華鐵應急、凱盛科技、聚辰股份、中國移動、隆華科技、新華醫療。

平安證券:市場在反彈後進入震盪盤整

策略觀點:一是國內經濟增長壓力更大,二季度企業盈利探底預期尚不充分;二是穩增長政策注重多維度布局,市場預期相對分散;三是海外環境複雜性仍在上升,流動性收緊趨勢不變,地緣政治衝突反覆,能源和糧食的通脹成本仍在攀升。

配置建議:超跌反彈之後,市場交易邏輯回歸至盈利景氣,建議關注兩大方向,一是政策加碼的新基建,包括能源基建/數字基建、汽車消費等,二是需求有韌性的半導體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金股組合:邁為股份、大金重工、立昂微、長城汽車、德賽西威、時代電氣、中國電建、貴州茅台、九典製藥、中國神華。

興業證券:「新半軍」修復將繼續

策略觀點:國內政策暖風呵護大盤及風險偏好的同時,也為「新半軍」修復營造出更好的宏觀條件。美債利率震盪下行,對「新半軍」的衝擊緩解。修復至今,當前「新半軍」擁擠度仍處於中等偏低水平,不構成對股價的顯著制約。

儘管海外市場仍在波動,但隨著國內疫情持續改善,海外資金已在加速回流,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在緩解,帶動市場情緒進一步回暖。隨著國內疫情逐步改善、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外資已在加速回流。隨著季報期過去,市場已開始更加理性、從容地去挖掘「新半軍」中被掩蓋、錯殺的亮點。

配置建議:操作策略上,關注三個方向:「新半軍」中,免疫力較強、維持高景氣的方向(光伏組件/矽料矽片、軍工新材料/結構件、風電整機/上游材料、半導體材料/設備、5G光纖光纜);消費核心資產(酒類、免稅、航空、景區及酒店);「穩增長」板塊(基建、地產、銀行等)。

金股組合:隆基綠能、青島啤酒、愛爾眼科、全信股份、華峰測控、圓通速遞、華熙生物、中科創達、北方華創、意華股份。

安信證券:反轉還需等待更明確的右側信號

策略觀點:隨著上海疫情進一步好轉、北京疫情可控以及全國穩增長政策落地和復工復產的推動,A股市場呈現「復甦預期」的交易邏輯。就當前的市場行情來看,市場對於「復甦兌現」的預期擴散至中下游比較樂觀。

客觀而言,近期A股正處於政策預期向上和基本面預期向下的膠著期,呈現低位震盪,符合「低位平衡市」的判斷。

市場較為明確的是大多數投資者逐漸走出大跌思維,進入大跌之後的震盪思維,當然反轉還需等待更為明確的右側信號。

在穩增長政策預期的不斷牽引下,基本面的驗證期會被拉長,會促導短期市場對於國內基本面仍然孱弱選擇輕視,使得基於流動性邏輯的配置獲得一定持續性。

外部因素風險確實依然存在,但經過多次壓力測試,A股對於外部因素的敏感性在下降。

美國CPI同比大機率已在3月8.5%水平見頂,下半年通脹將仍然居於高位,通脹下行的斜率會放緩。歐洲預期通脹仍將持續,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將逐步顯現。

配置建議:對於當前四大主線「穩增長、高景氣、疫後修復、全球通脹」,建議心向光明,更傾向於未來行情演繹依然遵循「穩增長兌現,高景氣轉機」的交易邏輯。需要提醒的是,隨著穩增長政策推動,提振消費,尤其是耐用品消費,例如汽車會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措施。行業配置建議:汽車、區域性銀行、光伏、軍工、煤炭、食飲、化工、基建等。

金股組合:海爾智家、歐科億、廣汽集團、鑫鉑股份、中國國航、振華科技、遠興能源、青島啤酒、招商銀行、寶信軟體。

天風證券:市場直接反轉的機率較低

策略觀點:觀察2020年疫情前後的對比,發現本來就在復甦趨勢中的經濟,隨著武漢疫情平息,疊加出口和製造業的大幅改善,很容易就重回復甦的軌道,對應股票市場反轉。

考慮到上海疫情前本就處於衰退的趨勢中,疊加後續逐步轉弱的出口和製造業,疫後很快復甦和市場直接反轉的機率較低。

配置建議:「效仿」武漢疫情前後的宏觀邏輯和整體A股情況,尋找上海疫情前後,符合這一特點的細分行業或者產業鏈,比如:(1)上海疫情前,本來就處於上行周期的行業(與經濟總需求下行關係不大),但是在疫情期間被中斷了供應鏈或者被暫時干擾了需求:較為典型的行業包括軍工、新能源基建、汽車半導體、醫美;(2)上海疫情前,正要逐步接近困境反轉的行業(按照自身產業周期運行),但是被疫情延後了:較為典型的包括信創、藥房、調味品食品加工、旅遊酒店、餐飲。

金股組合:立訊精密、亨通光電、潤建股份、雅化集團、榮盛石化、盛航股份、北京城鄉、安琪酵母、邁瑞醫療、海爾智家。

中銀證券:市場總體進入回暖階段

策略觀點:市場回暖時,成長板塊有望起跑。國內疫情邊際緩和,國內信用寬鬆有待兌現,急跌階段已經過去,市場總體進入回暖階段,有望逐步從前期殺估值、注重低估值的防禦邏輯逐步向關注盈利穩定性過渡。

配置建議:行業配置上,關注兩條主線:(1)逆周期穩增長方向:銀行、地產、基建等內需相關板塊短期行業有政策預期兌現的擾動,但波動性不改變行業配置的主邏輯;(2)從中長期看,主導產業硬科技的風格優勢更加明顯。

中小市值,高業績彈性,疊加行業仍在中高速成長階段,一旦壓制板塊的外部周期性因素減弱,風險偏好提升,周期成長股價會展現出更大的向上彈性,迎來盈利和估值的雙擊。

主題上關注復工復產、地方國企改革以及AR產業鏈帶來的投資機會。

金股組合:東方證券、利爾化學、新強聯、東威科技、上汽集團、五糧液、李寧、科銳國際、唯捷創芯以及歌爾股份。

銀河證券:震盪反彈仍是主旋律

策略觀點:受俄烏地緣衝突、疫情與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上半年市場行情受損嚴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在逐步減弱,反彈行情值得期待。

5月23日國常會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進一步發布六方面三十三項穩經濟的措施,並要求儘快逐項細化。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雙發力,以降低市場主體的融資經營成本,並穩定就業,同時要求加快專項債的落實。

消費上則著重拉動房地產與汽車的內需,帶動市場經濟。在政策集中的穩增長主線下,受政策利好的高景氣板塊長期上漲邏輯清晰,可進行戰略性布局。

儘管當前市場情緒不高,但伴隨更積極政策的不斷落地與國內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逐步減弱,市場受衝擊最大的階段或已過去,A股正在震盪築底過程中,市場震盪修復將為未來行情的主旋律。

配置建議:白酒、醫療服務、大金融等板塊具有較強的防禦性,當前已處於歷史低位,具有較強的反彈動力。

此外,當前全球能源供需依然緊張,能源品價格的拉高將有望帶動行業進一步反彈。政策端利好的不斷放出與國內疫情的逐漸平緩均有助於市場進一步穩定,並修復投資者的情緒,市場向下調整已經比較充分,投資者關注將回歸行業本身。

建議關注行業的底部修復,抓住俯拾即是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金股組合:華宏科技、陝西煤業、中礦資源、芒果超媒、江豐電子、浪潮信息、派能科技、華域汽車、全信股份、貴州茅台。

中泰證券:即期的基本面狀態或將更占主導

策略觀點:4月26日以來的市場,整體上是一輪系統性的反彈行情,前期超跌的成長股反彈力度最大,背後主要驅動力量來自較高的行業確定性疊加合理的估值修復。

修復節奏上,因為股價反彈的時候距離前期密集成交的區域較遠,前期容易形成快速的大幅反彈,而後續走勢將逐步由基本面主導。

宏觀層面,穩增長預期和信用擴張速度是今年以來A股的核心矛盾,市場狀態一直在預期和現實之間來回切換。

就目前而言,經濟下行壓力短時間內難以扭轉,在經歷了估值合理回歸和籌碼結構修正之後,即期的基本面狀態或許更占主導,這要麼來自行業自身景氣改善,要麼來自政策預期變化。

市場表現來看,傳統穩增長板塊對政策利好開始呈現邊際遞減特徵,這說明經歷了前期上漲後,板塊需要一段時間修正,此時應該重點關注該方向其他低位股的補漲。

配置建議:建議重點圍繞兩個方向:一是關注低位股的補漲需求,二是直接受益復工復產等政策催化的方向。

金股組合:歐普康視、山西汾酒、中國中免、揚傑科技、意華股份、蘇博特、中國神華、浦東金橋、國電電力和軍工龍頭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