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媒,中國台灣藝人汪建民的妹妹在他的社交平台上表示,汪建民已於10月7日晚離開人世,享年56歲。「也對所有被建民哥虧欠的朋友們,致上最深最深的歉意,這輩子虧欠的讓他下輩子還給各位。」
微博截圖
此前,汪建民罹患肺腺癌4期,癌細胞從右肺擴散到頸椎、腦內,接受過65次電療。他曾在節目中稱,欠下巨額高利貸,無力償還。
公開資料顯示,汪建民1968年1月23日出生於中國台灣,花名「鐵頭」,中國知名男演員、主持人。多次助理主持知名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其代表作品有《台灣靈異事件》《波麗士大人》《擁抱大白熊》等。
被稱為「癌症之王」
胰腺癌為何如此兇險?
胰腺癌素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被稱為「癌中之王」,患者五年生存率僅有5%-10%左右,也有很多名人因其失去生命,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訃告:知名流行病學家、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蘋果之父」喬布斯和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坦曼,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香港明星沈殿霞等。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趙東兵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真正會危及患者生命的是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其他的普通胰腺炎應該沒有那麼嚴重。實際上,胰腺炎並不算特別常見的疾病。
如何預防胰腺炎?趙東兵表示,預防胰腺炎,最主要還是要少飲酒、預防或及時治療膽道疾病、避免暴飲暴食以減少胰腺負擔、避免外傷等等。
胰腺癌早篩是未來研究重點
值得關注的是,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痊癒以後,基本沒什麼問題,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會發展為慢性胰腺炎,其中慢性胰腺炎可能導致胰腺癌的發生,而胰腺癌則被稱為「癌中之王」。
深圳大學總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劉祥德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也指出,胰腺癌很隱蔽,早期診斷率很低,發現時大多已處於中晚期。目前胰腺癌早篩沒有特別的腫瘤標誌物指標,早期發現比較困難,所以胰腺癌早篩也是專家所研究的重點方向。
「舉例來看,甚至有專門研究胰腺癌的老教授也得了胰腺癌,而且一發現就已經是晚期,有巨大的包塊,同時合併肝臟等器官的多發轉移,因此根本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他還是該領域的專家,說明胰腺癌早期真的很難發現。」
劉祥德指出,慢性胰腺炎可能導致胰腺癌的發生。「慢性胰腺炎患者屬於高危人群,但不是說慢性胰腺炎就一定會發展為胰腺癌,只能說是一個危險因素。」
據央視科教《健康之路》介紹,專家提示:建議高危人群每年做胰腺CT或者胰腺核磁篩查。
來源:文藝湃、央視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