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6 萬起
前 8 個月高層建築火災
高層建築
造成203人死亡
超過了2023年全年的總和
前不久
國家消防救援局舉行新聞發布會
通報了今年1-8月全國消防安全形勢
今年前8個月
我國高層建築火災高達3.6萬起
超過了2023年全年的總和
共造成203人死亡
從建築類型看
高層建築火災的亡人風險較高
特別是今年發生了2起
高層建築重大火災
1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雨花台區「2·23」住宅重大火災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傷
2
四川自貢
四川自貢匯東區「7·17」商場重大火災造成16人死亡、39人受傷
高層建築起火
為何屢屢出現重大傷亡?
遇到此類事故
我們該如何逃生?
高層建築的
四大安全風險
據消防監督司一級指揮長王天瑞介紹,高層建築主要有 撲救難、業態多、蔓延快、疏散難四個方面的風險。
撲救難
業態多
考慮到登高面、作業面、氣象條件等因素,消防車真正有效救援高度只有50多米。
高層建築內各類場所多,業態複雜,這些場所往往存在 消防責任不清,安全管理缺位等問題,導致「各管一片、互不聯通」,容易貽誤報警救援的最佳時機。
蔓延快
疏散慢
高層建築火災荷載大,各類管道豎井多,從火災調查的實際情況看, 往往3分鐘左右,煙氣就能充滿整個空間。
高層建築 層數多、人員多,垂直距離長,人員疏散耗時長、難度大。
高層建築的「煙囪效應」是什麼?
「煙囪效應」是指戶內空氣沿著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高層建築發生火災後,煙氣通過 樓梯間、管道井、玻璃幕牆縫隙等部位以3-4m/s的速度豎向蔓延, 可以將整個建築物迅速引燃。
高層建築起火
向上跑還是向下跑?
若火災發生在樓上
應通過疏散樓梯間疾走下樓,逃生過程中可隨身攜帶浸濕的毛巾或衣物捂好口鼻,減少煙氣對呼吸道的侵害。
若火災來自同層或樓下 且入戶房門有煙氣滲入
如確認火災和煙氣來自同一樓層或下方時,不要貿然開門就跑,應首先觸碰入戶房門把手,觀察門底縫隙,如門把手發熱,縫隙有煙氣滲入,表明外部已被煙氣封鎖。此時不要盲目開門逃生,因為幾口有毒的濃煙就會讓人昏厥,進而窒息身亡。
可用浸濕的毛巾或衣物堵住門縫,減少煙氣進入,撥打119告知自己被困房間的位置,等待救援。同時不斷用水淋濕入戶門,防止外部高溫烘烤,火勢蔓延。
若火災來自同層或樓下 且樓梯間無明顯煙氣
如果發現向下方向的疏散樓梯間無明顯煙氣,應儘快下樓逃生。注意!穿越常閉式防火門時應隨手關門,切忌貪戀財物,貽誤逃生時機
火災不同階段
逃生姿勢不同
火災發生初期
火勢初起,煙氣充滿天花板頂部,還沒有下沉威脅到人的正常呼吸,此時可 直立行進,迅速選擇人流量較小且位置較近的安全出口逃生。
盲目彎腰甚至爬行逃生,會使可視範圍縮小且加快體力消耗,降低疏散逃生速度。
煙,且濃煙已經威脅到人的口鼻時,必須選擇低姿彎腰法疏散逃生。
因為高溫會使煙氣積聚在上層空間,越靠近地面的空氣越清新,更利於我們疏散逃生。
家中應常備
哪些防火器材?
1. 自救呼吸器:可以對煙霧進行有效過濾。
2. 手提式滅火器、滅火毯:滅火器、滅火毯可以對初期火災進行撲救。一旦遭遇火情,還可將滅火毯覆蓋在身上,起到一定的隔絕保護作用。
3. 強光手電筒:便於夜間逃生,也可用來發出求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