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六個耳熟能詳的著名景點,竟出自同一家族

2023-02-02     紅俠旅遊介紹

原標題:三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六個耳熟能詳的著名景點,竟出自同一家族

在無錫,有很多著名的景點背後,都有一個望族的影子,比如梅園背後的愛國資本家榮氏家族,黿頭渚背後的洋務運動先驅楊藕芳家族,而有一個家族,涉及三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寄暢園、小婁巷、清名橋,以及碧山吟社、無錫縣圖書館舊址等六處知名景點,這個家族就是詩人秦觀後裔,明清兩代共中進士34人,中舉人77人的無錫望族秦氏。

秦氏家族最重要遺產——寄暢園

寄暢園與小婁巷,秦氏家族的兩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無錫,與秦氏家族有關的建築中,歷史最悠久的便是寄暢園,這座無錫首批入選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園林,與秦氏家族在無錫的始祖——北宋著名詞人秦少游有莫大的關係,秦少游生前游惠山,十分喜愛此處,死後便葬於此處,秦氏後人由此遷居無錫,並於明正德十五年建成了寄暢園。

秦氏建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寄暢園

在無錫市中心,這些年有一處非常火爆的景點,這便是秦氏家族在無錫的第二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婁巷,小婁巷是無錫秦氏在無錫的聚居地之一,在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這條小巷一共出了秦鐄、秦泉、秦潮、秦大治四位進士,這也造就了如今小婁巷的深厚文脈。

秦氏祖居地無錫市中心小婁巷

清名橋:無錫古運河的地標性存在

在無錫,清名橋是一個地標性的存在,「清名橋上走,古運河水流」,清名橋是古運河在無錫段的C位存在,老無錫經濟、文化發達象徵的「絲碼頭」、「書碼頭」、「磚碼頭」都是以清名橋為核心沿運河兩岸發展起來的。

夜幕中的古運河地標清名橋

與無錫其他地區的古橋相比,清名橋的歷史算不上最悠久,但卻是千里大運河上與杭州拱宸橋齊名的著名石拱橋,而這座橋的建造者,正是秦氏家族的兩位親兄弟——秦太清、秦太寧,建造年代為明萬曆年間,如今也是無錫一處國家4A級的旅遊頭景點,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名橋

碧山吟社、無錫縣圖書館舊址:無錫文化昌隆的象徵

無錫歷史上像秦氏家族這樣在科舉和仕途上大獲成功的家族並不少,同時,純粹的文人也層出不窮,畫家倪雲林,國學大師錢穆、文壇泰斗錢鍾書等等,而秦氏家族也位居其列,並留下了兩座無錫文化的精神象徵建築——碧山吟社、無錫縣圖書館舊址。

位於錫惠公園內的碧山吟社

碧山吟社在錫惠公園內,毗鄰著名的天下第二泉,由秦氏家族秦的秦旭為首,集十位詩人於明代成化年間所創建,類似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詩詞傳統一直傳承至今;而無錫縣圖書館則是無錫市中心的城市原點所在,其首任館長,便是錢鍾書的父親國學錢基博,由秦氏族人,時任錫金軍分府長官秦毓鎏所建。

無錫城市原點無錫縣圖書館舊址

除了上面這些著名的景點,無錫市內還有崇寧路上的文淵坊、秦古柳故居,惠山古鎮的秦氏雙孝園,寄暢園朝房等等,都是與秦氏家族有深厚淵源的景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042da4d980ba2fa525feeb112b6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