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曾被主席題詞的房山村莊,你想來看看不?

2019-05-22     北京房山

有沒有一種顏色

它是奇蹟,是希望,是跳動的真心?

——這是中國紅!

此生無悔入華夏

來世還在種(中)花(華)家

一草一木、大江大河

祖國處處都是故事

處處都有真情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

方方今天給大家帶來

房山版《我和我的祖國》之

十渡鎮馬安村的故事

這個村可是

被毛主席親自題詞過的喲

快來看看吧

都不用親自到訪

馬安村的景色就足以收穫一票粉絲

它的故事可不止藏在山水之間

還藏在村子悠久的變遷里

馬安村位於十渡鎮北部,轄西戍片、東台和西台3個自然村,村域總面積12345.9畝。馬安河穿村而過,水域面積100畝,森林覆蓋率85%以上。全村413戶,709人,交通便利,村民沿淶寶路東西居住,兩山環抱、鄰水而居,山清水秀,谷壁峭立,峰林疊翠,石屋依山而建,村路蜿蜒曲折,是景區周邊發展首選地帶。

馬安村明代建村

已有400多年歷史

經過實地走訪與考察

發掘整理出

馬安現存的官亭、邙安城牆、點火台等

近10處歷史文化遺址

同時,馬安村紅色資源深厚

1938年建黨支部

曾是中共房良縣委和縣政府駐地

1941年秋被房淶涿聯合縣政府

授予「抗日模範村」稱號

這是平西第一個抗日模範村

聯合政府舊址

平西第一個抗日模範村——馬安村

1951年8月

中央慰問團授予馬安村

毛主席親筆書寫的

「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錦旗

毛主席題詞

經過初步整理

目前村中留有

房良縣委和縣政府駐地、南嶺阻擊戰

東戍片遭遇戰、康兒嶺戰鬥

抗日高小、八路軍休養所等

10餘處抗戰遺址

南嶺阻擊戰(左) 、東戍片遭遇戰(右)

抗日高小舊址(左) 、老帽山六烈士(右)

八路軍修養所舊址(左)

老七團、老九團團部舊址(右)

在抗日戰爭時期

馬安村湧現出許多戰鬥英雄

上級多次到馬安村徵兵

在兵源已經很缺乏的情況下

仍然是母送子、妻送郎

兄弟爭相上戰場

據統計,抗戰期間馬安先後有50餘人參軍參戰,犧牲十餘人。湧現出一批英雄兒女,攻打霞雲嶺三尖城戰鬥英雄劉德森、冀東軍隊一級戰鬥英雄,榮獲獨立自由勳章的劉萬忠,榮獲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功勳榮譽勳章原第二炮兵司令部作戰處處長劉占懷等三名師級幹部,多名團、營、連、排幹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這裡曾經出過六位壯士

他們被稱為「老帽山六壯士」

1943年4月中旬,日偽軍300多人從南窖方向向十渡進犯,企圖襲擊房淶涿聯合縣委、縣政府及冀中十分區部隊指揮機關。冀中十分區27團派一個排在馬安村南老帽山憑險扼守,阻擊敵人。縣政府機關和部隊指揮機關及群眾得以安全轉移,戰士們勝利的完成阻擊任務,開始撤離時發現鬼子繞道上山,截斷我軍後路。

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戰士們發起了一次次突圍,英勇搏鬥,最後只剩下六名戰士在槍彈用盡後,一步步退到山崖上,就在敵人嗥叫著撲上來時,勇士們抱槍縱深跳下懸崖,英勇犧牲。

還有一些遺留下來的物品

見證著人們在這片土地上

對列強的英勇抗爭

經歷了歷史的沉澱

也經歷了炮火的磨練

如今的馬安村已有了

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更好地發揮馬安

自然景觀和紅色文化優勢

村裡決定結合馬安村農業觀光園項目

打造以「主題採摘+農事體驗+科普教育

+綠色餐飲+紅色拓展」為基本模式的

鄉村開放式體驗游示範村

開發建設休閒農業紅色教育

拓展基地建設項目

著力打造「紅色體驗區」

以「紅」帶「綠」,以「綠」托「紅」

挖掘紅色文化,保護修復抗日文化遺址

建設紅色旅遊拓展示範教育基地

和黨員幹部體驗式教育基地

未來,馬安村計劃以

「四區兩中心」為空間布局

打造紅色馬安休閒旅遊精品村

四區為

「紅色瞻仰區、濕地保護區

鄉村休閒區、觀光農業區」

兩中心為

「遊客接待中心、紅色文化活動中心」

爭取使馬安走上

綠色、紅色發展的快車道

說到這裡

馬安村的故事暫時就告一段落了

隨著近年來到馬安村

旅遊觀光、寫生、拓展團隊越來越多

它成為了

十渡鎮又一遊客聚集地

馬安村正在以嶄新的面貌

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南嶺阻擊戰山腳下的種植園

接下來

方方還會帶大家看到更多

房山不同地區、不同人

在祖國大地上發生的精彩故事

敬請期待喲~

本期編輯:原野 蘇傾池 李皓

信息來源:房山區十渡鎮

信息來源:黨建房山

審審核核:武宏 巴金鵬 劉衛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BQGWwBmyVoG_1Z-AM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