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會致癌?9招降低致癌率,現在看還不算太晚……

2019-12-20     陝西科普

快要過年了

很多人都想去染個頭髮

美美地過年

老年人染黑髮,煥發青春

年輕人染彩發,盡顯時尚

造型要好、持久度要高、要顯得更年輕

這是大多數人一致的追求



近日,一項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針對5萬名參與者的研究分析顯示:


使用永久性染髮劑或頭髮拉直劑「從不使用」這類產品的人,更容易患乳腺癌。



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引起了廣泛關注。


發表於國際抗癌聯盟《國際癌症雜誌》


來自涉及5萬人的SISTER研究結果


該研究來源於:著名的姐妹研究


姐妹研究是由美國國家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下屬的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



該研究從2003~2009年間,全美及波多黎各自由邦入組年齡35~74歲女性50884例,這些女性入組時自己無乳腺癌,但是其姐妹患有乳腺癌。


其中47650例女性入組時完成了過去12個月美發產品使用頻次以及其他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最終46709例女性的數據完整。


在平均8.3年的隨訪期間,發現了2794例乳腺癌。


研究團隊發現:


使用永久染髮劑患乳腺癌的相對風險更大


55%的參與者在登記時,使用了永久性染髮劑


永久性染髮劑的使用使黑人女性患乳腺癌的相對風險增加45%(HR 1.45)。




使白人女性患乳腺癌的相對風險增加7% (HR 1.07;P=0 .04)。


同時數據表明:使用半永久染髮劑和臨時染髮劑都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染髮劑的使用頻率越高

患乳腺癌的相對風險就越高



對於那些至少每5-8周染髮一次的人來說,比不染髮的人患乳腺癌的風險要高出60%



這種關聯在深色和淺色染髮劑中同樣存在,相比之下,使用淺色染髮劑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相對風險比一般正常人增加了12%


然而,使用深色染髮劑則沒有這種風險。



直發劑和軟化劑也增加乳腺癌風險



大約74.1%的女性在入組後的12個月內使用了某種形式的直發劑,而非西班牙女性中只有3%使用直發劑。


在所有參與者中,使用化學直發劑或軟化劑使乳腺癌風險增加18%(HR, 1.18;P =0 .02)。



化學直發劑和軟發劑使用頻率越高,風險也會相應地增加。


與不使用化學產品的女性相比,每5-8周使用化學產品拉直頭髮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相對風險要高出31%



挑染髮劑,看清成分


要選出一款健康安全、效果好的染髮劑,先要弄清它們各自的特點。


暫時性染髮劑


用洗髮水洗一次可去除,顆粒較大,不能通過表皮進入髮根,只是沉積在頭髮表面上,形成著色覆蓋層,相對安全。


染色力不強,易被洗掉。




半永久性染髮劑


將顏色「掛」在頭髮表面,一般能耐6~12次洗髮水洗滌,塗在頭髮上停留20~30分鐘後即可上色。




永久性染髮劑


永久性染髮劑分為合成染髮劑(氧化染髮劑)、天然染髮劑(天然生物染髮劑、植物染髮劑)、無機染髮劑(金屬染髮劑)。




合成染髮劑


通常先用雙氧水破壞頭髮的黑色素,使頭髮脫色變淡,再用對苯二胺等中間劑將各種顏色的染料附著在頭髮上,顯出多種多樣的色彩。



雙氧水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接觸破損的皮膚會引起明顯的疼痛。


對苯二胺是常見的致敏原,多數染髮劑過敏都是由它引起的,建議一年使用不超過兩次。



天然染髮劑


從天然生物中提取的原料製成的,比如從植物的花莖葉提取的物質進行染色,對人體和環境損害小,但著色力相對較差




無機染髮劑


作用機理是在頭髮上塗抹硝酸銀溶液硫化鈉溶液,使之生成黑色的硫化銀附著在頭髮上。


也有利用含鉛、鐵、銅等金屬的化合物與頭髮蛋白中的半肌氨酸中的硫相互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鉛



此類染髮劑反覆使用可引起重金屬蓄積中毒、再生障礙性貧血、高血壓、神經系統損害等,不建議使用。


選購時除了留意價格、顏色外,還要留意標籤成分標註。


尤其是對化妝品內某種成分過敏的人士,應避免選擇含有這種成分的產品。



這類人不適合燙染髮


染色劑、燙髮水並非人人皆宜,以下幾類人不適宜燙染髮。


對染髮劑過敏者


染膏的主要成分是對苯二胺,極易引發皮膚敏感,染膏顏色越深,對苯二胺的含量就越高。




建議:皮膚易敏感人群染髮前應連續3天在耳後做過敏測試。


經期女性


經期女性存在抵抗力低,皮膚敏感等問題,此時更易受到染髮劑的侵害,甚至影響內分泌


建議:若是一定要染,選擇簡單的發尾挑染



戶外工作者


交警、環衛工人等露天工作者,頭髮會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發質易乾燥受損。


此外,冬季戶外寒冷,頭皮因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而無法得到充分營養。



建議:戶外工作者平時加強頭部防護,如戴頭巾、帽子等。


天生髮質較差者


原本發質就比較糟糕,易開叉、斷裂的人群,比如缺鐵、有甲狀腺問題的人及內分泌失調者,不適宜染燙髮。



這類人原本就易脫髮,再加上燙染,無疑是雪上加霜。


妊娠期及分娩後半年內的女性


在此期間,女性生理狀態都有所變化,發質較脆弱,容易脫落


與此同時,再用化學品燙染髮,更可能會加劇頭髮脫落,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頭皮破損者


濕疹、牛皮癬、毛囊炎、外傷等。


這類人皮膚屏障不完整,燙染髮不僅會加重原有的皮膚問題,還會增加破損處的皮膚對有害物質的吸收。




兒童、老人


小孩皮膚嬌嫩,對化學品更易出現過敏反應,且身體的免疫能力較弱


老人肝腎功能逐漸減弱,有害物質可能積聚體內無法排除,增加健康隱患。



肝腎功能不全者


肝腎功能不全者,身體的正常排毒能力已出現問題,更不宜增加其負擔,致使病情加重。


同時,燙染髮對發質的損傷非常大,一定要注意選擇合格的產品,平時要注意養護,將損傷降到最低。



此外,染髮間隔要儘可能拉大,以3個月以上為宜。


染髮前,可在耳後、脖頸等部位塗上乳液,以防染髮劑直接沾到皮膚,染髮後要清洗徹底。


9招降低染髮傷害


染髮前一天別洗頭



染髮前一天最好別洗頭,頭皮分泌的油脂能很好地保護頭皮,它們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有害物質通過頭皮滲入體內。


髮際周圍抹點乳液



在塗抹染髮劑前,可在髮際周圍抹點乳液或凡士林油膏,這樣萬一沾上藥水也比較好清洗。


同時,染髮時儘量把染髮劑抹在頭髮上,避免染髮劑直接接觸頭皮。




染髮前做皮膚測試



將少量染劑與氧化混合物塗於耳垂或手肘內側,若三天後該部位沒有發生諸如發熱、發紅髮癢、腫脹等過敏反應,便證明可以使用此種染劑。


若發生了過敏反應,則應考慮更換其它型號的染髮劑,再進行測試。



一年最多染兩次



日本美髮師會告訴顧客別頻繁染髮,兩次要間隔3個月以上


染完後多清洗



為避免染髮劑長時間殘留在頭皮上,染髮後應多洗頭,洗時要避免抓破頭皮,以免化學物質進入體內。




沒必要每次都全染



不少中老年人,染完後沒多久髮根又變白了。


此時建議只染新長出的白髮部位,因為重新全頭染會再次傷害已染色的發梢。



看外觀識發劑質量



因劣質染髮劑的使用可導致接觸刺激性皮炎的發生,所以辨別染髮劑的優劣便尤為重要。



優品特徵


優質染髮劑外觀精緻,印刷清晰,包裝嚴密,說明書內容詳細


在質量上,合格的染髮劑質地為鬆散的粉末狀,銀灰色,無刺鼻的怪味,且去污力強,染色均勻自然。




劣品特徵


包裝有破損現象,商標、品名、生產廠家名稱等內容不全,圖案印刷不清晰,產品說明書中產品的主要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不詳。


特別提醒,染完頭髮後不要邊洗澡邊洗髮,以免染料擴散到全身,引起皮膚發炎或生瘡。



別輕信純天然產品



由於目前的純天然染髮劑很難將頭髮染成黑色,所以,不要盲目輕信廣告宣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ewSOW8BMH2_cNUgRw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