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行軍打仗,將軍在前面騎馬,士兵在後面狂奔不累嗎?這樣會影響戰鬥力?

2020-07-21   我說今史

原標題:古時行軍打仗,將軍在前面騎馬,士兵在後面狂奔不累嗎?這樣會影響戰鬥力?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一個鏡頭,行軍打仗的時候沖在最前面的是騎兵,緊隨其後的就是步兵,步兵在後面跑,騎兵騎著馬往前衝刺。這樣的鏡頭看過一次兩次還可以,可是看了時間長了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一點疑惑,行軍打仗後面的軍士跑步的話會不會很累呢?這樣會不會影響戰鬥力呢?

隨著現代影視劇的推進,大家對於古代的戰爭也能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了。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個景象,那就是身為將軍的主角騎著高頭大馬在軍隊的前面騎行,而後面的士兵帶著刀槍劍戟在馬的後面跑。

其實在古代的軍隊里,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子的。在軍隊行進的過程中,領導層的人在軍中一般都是騎著馬慢悠悠地在前面走,或者是坐著車子,這才是古代戰爭最真實的模樣。那古代要不要拿很重的兵器呢?這個真的需要,而且古代的兵器真的很重。古代兵器都是生鐵製造,所以一般會相當重。不過,與之相應的古代人的體力也比如今普通人要好的多。古代的條件比較惡劣,勤勤懇懇種一年地,都不見得能吃飽,如果碰上個災荒年,就更不要說了。所以,古代人的體力都比較好。

當然了,一次性如果跑幾十里的話,這種軍隊在現實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人的體力能夠維持那麼長時間。在東漢末年的時期,劉備帶著百姓渡江逃命,但因為幾乎除了房子其他東西都要帶上,所以每天也只是前進十餘里,曹操派著自己的精銳騎兵追殺,一日一夜,連續前行,也可以前進300里。而100里是日夜兼程一天行軍的距離了,差不多就是步行的速度,在戰場上廝殺的範圍應該是十幾里左右,跑幾公里應該不是什麼太累的事。

能發動大部隊遠程奔襲的,那都是有絕對夠硬的軍事力量才敢這麼玩兒,別看步兵行軍累,大部隊達到目的地,對方大多數也不敢貿然衝過來打的,大部隊可以安心埋鍋造飯,步兵們一路走來沒生病的,休息一下就能打仗,身體素質就在行軍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