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硯:京城潘家園書攤撿漏兒

2021-02-23     歷史研究

原標題:​方硯:京城潘家園書攤撿漏兒

京城淘寶潘家園也算個好場所,那些年還能撿著漏兒,這些年很少能撿得著了。不過,去看看熱鬧,過過眼癮還是個不錯的地方。二三十年來我經常去潘家園,每個周日准到,除了看看字畫、石雕、家具、古玩、把件兒什麼的以外,主要是去書攤淘書、看書。

潘家園舊書市

潘家園書攤在盡西頭兒一條胡同里,從北到南有三四十米,東西兩面全是書攤,大部分都把書擺在地上。

有擺得整齊點的找書還算好找,有的一大堆,那想找點什麼就費勁了。蹲在那瞎翻,經常找半天什麼也沒有找到,但即使找不到看得上的書,那也不覺得累,只是站起來時還真覺得腰有點酸疼。

冬天賣書的這條胡同可冷了,它是「穿堂風胡同」,就是有點陽光也叫旁邊的大高樓給擋住了,小北風一吹能把你吹透了,就這樣每到周日也是人山人海的,個個書攤前圍得前一層後一層的,我還算個兒高能看得見,個兒矮的根本看不見。擠在外面干著急!在淘書的人群里還有很多外國人,他們的癮頭也不小,雖然他們不管男女都噴著香水兒,穿戴講究,但他們也還一個勁往人群里擠,大部分也會討價還價,有的說著不地道的中國話與攤主爭得臉紅脖子粗!有時我在旁邊撿笑,像在聽相聲!

周日一大早我就到了潘家園,每次都和我老伴一起去,她是去給我拿書的「苦力」,她說我拿重書手腕太累了影響畫畫。那天我又淘到了東西——好多本舊《連環畫報》,有些《連環畫報》創刊號,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下子我全「包圓兒」了。還有老《故事畫報》《河北畫報》合訂本……這些在正規書店別說買,看都看不到。

有一年一個周日我又去潘家園書攤,這回更走運,在一個攤位的一堆書中我發現了一本20 世紀 30 年代出版的上海《時代漫畫》雜誌,我馬上緊緊拿在手裡又問攤主:「就這一本?還有嗎?」

他們每個書攤都有一個鐵皮製的裝書的柜子,收攤時把書裝在柜子里,攤主說:「還有,這種你要嗎?」只見他從柜子里又拿出了一本《369畫報》,也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我一看腦袋都大了,連忙說:「要要!有多少!要多少!」我越過攤位的書堆走到柜子邊,一看差點沒暈過去,裡面有《369 畫報》《147 畫報》《立言畫刊》《時代漫畫》,這一回多少錢也得「包圓兒」了!結果一問還不算貴,帶的錢也夠買這些書的,這回可撿了一個「大漏」!

單說一本《時代漫畫》雜誌,當年是在上海創刊出版的,其中葉淺予先生是主創之一,有一期《時代漫畫》封面就是當年葉淺予先生畫的,我現在還記得畫面是兩個穿泳裝的少女,坐在池塘水邊,一隻青蛙從荷葉上跳到水裡。這裡兩少女有一對話,一個少女說:「咱們下水游吧。」另一個少女說:「我不下去,現在正是青蛙排卵的時候!」這幅畫葉先生畫的色彩很生動,又帶有文字,真是世上難得的一份珍貴資料!

《時代漫畫》封面

後來我拿著這本《時代漫畫》見到了葉先生,葉老生一看驚訝地說:「你從哪兒找到這本的?我都沒有了……」我說:「這是您當年畫的吧?」葉老生說:「哎呀!這可有幾十年了,還是在上海我在《時代漫畫》刊物中做美術編輯……」又說:「那時我的前妻梁白波還在,她早年是學油畫的,也畫漫畫,畫得非常好!她經常給《時代漫畫》投稿,我和她就是那時相識的,是戰亂把我們分開了。後來她去了台灣,幾十年過去了,她在台灣直到去世我們也沒能再見面。這期《時代漫畫》的封面是梁白波給我講了她與同學的故事,我畫了這幅畫登在了《時代漫畫》的封面上……」

此時葉先生已過八旬,他懇切地說:「這本畫報是我與前妻梁白波唯一的非常好的紀念,你能把這本畫報送給我嗎?」我見葉先生對這本畫報情有獨鍾,愛不釋手,又聽了他與前妻的故事,深受感動,非常高興地把這本不平凡的畫報送給了葉先生。後來葉先生特意給我畫了一幅《婆羅多舞》彩墨送給我,可能算是給我的補償吧!葉先生在 1995 年去世了,我至今依舊很懷念他,葉先生最早的一本《怎樣畫速寫》的書是我學畫的啟蒙,我是學著葉先生的速寫長大的。

潘家園的書攤大集是一個知識富礦,它那裡蘊藏著挖不盡的寶藏!潘家園書攤集市雖不是正規書店,但是它有正規書店沒有的很多書,那裡有古今中外各個不同年代的書籍,每次去那裡都期待著可能又會撿到漏兒了,我想凡是到潘家園書攤淘書的人都會有這種想法,事實上每個人都非常有可能撿到書漏兒,能夠享受淘書樂趣,並能得到滿足求知渴望之情!

本文節選自《遇見一家書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VxzXcB9EJ7ZLmJKL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