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路是什麼路?」小學生答了2個字,老師給滿分

2021-05-07     孕嬰幫

原標題:「世界上最長的路是什麼路?」小學生答了2個字,老師給滿分

文/孕嬰幫!

現如今,我國教育仍然偏向於應試化,培養出來的部分孩子就像是「做題機器」,會做題,但思維能力不強。

為了解決這一現狀,小學教學走在前列,在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在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不只是會做題還會積極思考。

小學生的題目有多難?‍

對於廣大家長來講,輔導正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老師留的作業量並不是很多,但作業題的思維靈活度卻很高,有些題甚至難住了父母。

小學的題目中雖然包含著學過的知識點,但其中還有各種套路,一環扣著一環,家長也容易陷入其中,尤其是對於一些智力題來講,更是有難點。

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會考慮孩子思維能力的鍛鍊,因而題目中往往會很有特色。比如:1111是什麼成語?獨一無二這個詞語孩子們都學過,但把它與數字結合起來,就會激發孩子的思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有一個老師給出的試卷中有一道題目:世界上最長的路是什麼路?一個小學生的答案是「套路」,老師給了滿分。

不得不說孩子的回答確實是很有特色,滿分是一種對思考的肯定。

思維培養是教育的本質之一‍

你知道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嗎?教育的本質不是做題,應付考試,而是多方面能力的培養。但很多學校弄錯了它的本質,只是一味地教孩子做題,使得孩子成為一個做題機器,而不是一個思維敏捷的學生。思維能力很重要,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注重它的培養。

思維是創造力的來源。所謂的創造力,就是孩子在思考基礎上的升華。創造力對孩子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未來孩子的發展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要知道,思維是智力發展的動力,思維越敏捷,孩子的智力發展就會越好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1、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對於孩子來講,獨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就想讓孩子接觸更多的知識,每當孩子有疑問的時候,家長就連忙給出了答案,而不讓孩子自己思考。這種方式是不可行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長在生活中一定不要過於殷勤,可以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時,不要直接給出問題的答案,而是要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自己探索答案。獨立思考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提升。

2、引導孩子進行討論

孩子對於一些問題是沒有思路的,這時就需要家長進行引導。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在討論過程中積極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個過程並不是簡單地討論而已,其間孩子的分析、歸納能力都會有所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也會被調動起來。

3、做一些有意思的家庭活動

一個人的思考註定有些孤獨,把一個人的思考變成家庭活動,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組織一些有意思的家庭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腦筋急轉彎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參與到思考過程中。

在遊戲過程中,家長也可以適當地引導,比如一起搜集動腦筋的資料和故事,然後通過遊戲輸贏回答問題,以獲得獎勵和懲罰,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還可以在無形中引發孩子的思考。

總而言之,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可忽視。不僅學校要培養孩子的思維,家長也要有意識地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這有利於孩子長遠的發展。畢竟社會上只有做題是行不通的,只有靈活的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孕嬰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zyDrR3kBrsvY2_UuL6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