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個媽媽的心頭肉。面對小小的人兒,我們總怕自己照顧的不夠好,所以我們急需也最容易接受人們關於育兒相關的經驗。
但我們卻一定要有著自己的判斷,因為對方好心傳授的經驗也可能是錯誤的,有可能適用於對方寶寶,卻不適用於我們的孩子。
以下為達媽搜集的一些育兒經驗,涵蓋喂養、護理、教育等諸多方面,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食物,專門為寶寶量身定做,富含豐富的營養與抗體,不僅有利於寶寶吸收,而且能增強寶寶抵抗力,降低過敏的反應。
要儘早開奶,新生兒含接本能在出生後20-30分鐘達到高峰,順產媽媽在產後半小時,剖宮產媽媽在產後1小時就可以進行哺乳。開奶時間越晚,母乳喂養遭遇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寶寶輔食添加最早不應早於4個月,最晚不應晚於8個月。
體重也是衡量寶寶是否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標準。
第一個月內,新生兒體重平均周增長112-200克,6個月內,每月增長500-1000克。
除了日常的疾病護理外,家長還應該掌握一些急救護理。尤其是小孩子容易出現嗆奶,吞食異物等,危險往往就發生在幾分鐘之間,家長都應了解遇見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
1歲以下寶寶:拍背按胸法
拍背5次
讓寶寶面部朝下,趴在你小臂上,頭稍微向下,用手支持住寶寶的下巴,另一隻手掌快速有力地在寶寶肩胛骨之間連續拍打5次;
按胸
如果寶寶還沒有吐出異物,將寶寶轉過來,身子搭在你大腿上,在寶寶胸腔快速有力地按壓5次。
交替5次拍背,5次胸部按壓,脂質異物吐出。
如果寶寶失去意識,要及時做心肺復甦,做2次人工呼吸,做30秒胸部按壓並重複這一步驟。
1歲以上
如果孩子還有意識,站在含在身後,用胳膊圍著孩子的腰。將一隻手握成拳頭,用拇指抵住孩子腹部中線位置,稍微在肚臍以上胸骨以下,另一隻手握住這隻拳頭,快速地在孩子的腹部向內向上按壓,直至異物被吐出。
如果孩子已經失去意識,讓孩子平躺地面進行心肺復甦。
習慣培養應從小開始,但有些家長往往卻操之過急,「比如按時喂奶」「寶寶哭了,不及時安撫」「別總抱著她,寵壞了」。0到3歲是寶寶情感培養階段,可以說是怎麼寵都不過分,要按需喂養,當孩子哭泣時要及時給予安慰。不過,寵愛也不能毫無原則哦!
這些知識,你都get到了嗎?如果您還有一些寶貴的經驗,歡迎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