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生魚家族中存在著一類觀賞魚,學名叫做「黑鰭鰁」。
黑鰭鰁身上布滿黑色的花紋,體型有點像我們熟悉的小鰁魚。這種魚的性格比較溫順,而且體色相對來說比較鮮明,對其他魚也很友好,同時還會啃食魚缸中的藻類。原生魚普遍都很皮實,這種魚也不例外。而且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尤其是發情時的狀態,魚鰓發紅,全身黑線充光,特好炫酷。那麼,如何將這可愛的「醜小鴨」養好,讓它最終進化成「黑天鵝」呢?
黑鰭鰁相對於其他魚來說比較膽小,雖然體型比較大,但是不會去攻擊其他魚類。混養的時候一定不能和兇猛魚類混養,比如馬口魚或者體型較大的蝦虎魚,黑鰭鰁很有可能成為他們的飼料。
在養護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適當提供躲避物,可以將石頭堆起來形成石縫或者石洞,他們會躲在裡面,偶爾出來覓食一下。只有這樣做才能增加他們的安全感,使其發色。或者增加養殖密度,他們的膽子可能會變得更大一些,同樣會出現群游效果。這種魚還是喜歡一定水流的,但是不要太過於湍急,對魚不僅沒有好處,甚至會導致跳缸。
黑鰭鰁的食性相對來說是比較廣泛的,但是主要還是以藻類或者水草喂食,但是並不是說他們挑食,即使是一些人工飼料他也會吃,或者水生昆蟲,豐年蝦等等。一般在魚缸中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在啃魚缸裡面的藻,所以每次喂食只要喂一點點,不用喂很多就可以把它喂飽,因為啃藻的時候也吃了不少青苔綠藻進去。
在魚缸中他們不會去攻擊黑殼蝦並且吃掉,所以可以放心大膽的將他和米蝦們混養。不過一些長臂小青蝦可能會將黑鰭鰁當做盤中餐並且獵殺吃掉。
原生魚大多數都是一些冷水魚,包括黑鰭鰁也一樣,所以水溫最好不要超過二十八度。一般將水溫控制在26-28度之間,別太高也別太低,也不要出現溫差過大的現象,否則很容易就會爆發白點病。
如果冬天溫度太低的話還是需要放一個加熱棒將溫度加熱到27度的,溫度太低不僅對硝化細菌不好,而且魚在這種溫度下活性也是比較差的。但是如果魚缸水溫出現過高現象需要採用降溫手段,否則溫度的升高會使水中溶氧量降低,最後導致魚跳缸或者出現死亡現象。
其實黑鰭鰁很好養護,也不過就這幾點需要注意。但是真正要養好他也需要做出實際行動。
這種魚對水質稍微比較敏感,所以過水這個過程是萬萬少不了的。最保險的方法還是先拆開袋子,一起放進魚缸泡20分鐘,然後加入一些魚缸水,再泡20分鐘,最後將魚撈出來放入魚缸。
剛剛入缸怕生或者躲閃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養護一段時間就好了。養護期間儘量不要去驚動他,不然很有可能會出現「返生」的現象,這時如果還想讓他再次恢復就比較難了。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