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不住全網熱議,巴塞君還是用水洗了洗被預告片辣壞的眼睛,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點映。看完不後悔,至少值回票價不成問題。
沒看時期望值不高。雖然都說西遊記是中國最大的IP,但現在這個寶庫已經被龐大的資本和前赴後繼的影視工作者玩兒爛了。劇也好,電影也好,隨著數量的增加,質量也在逐年走著下坡路。
蓋世英雄齊天大聖七十二變也經不起這般禍禍啊。
而且平心而論,西遊記原著本身作為民間文學,其實頗有野心,屬於那種面向大眾,但骨子裡是寫給精英看的東西。關於《西遊釋厄傳》的解讀數不勝數,我就不獻醜了,位列四大名著當之無愧。
所以在流量化、娛樂化的當今,其實西遊記並不屬於那種能討大眾喜歡的爽文,猴子也沒有影視作品中所詮釋的那樣懟天懟地,事實上,吳承恩字裡行間都透露著猴子的憋屈。
扯了這麼多西遊,是因為主角是猴子的老對頭——哪吒。
以下有輕微劇透
對不起,是這個哪吒
西遊記里的哪吒,和封神演義里的哪吒完全是兩個畫風。
在這兩部文學作品裡,哪吒都介於醬油和三線人物之間,不尷不尬,雖然戰績輝煌,但是戲份不多。要不是哪吒一直都是傳統道教正神,在民間享受香火,大概早就被人遺忘了。
真正令哪吒名揚四海的,是上海美影廠的《哪吒鬧海》。
那是美影廠最輝煌的時候,也是哪吒最輝煌的時候,他從祠堂、從戲曲,走到了大銀幕上。那個威風凜凜打水軍…額…屠龍的英姿深深烙印在了人們腦海中。
《哪吒:魔童降世》選取的就是哪吒鬧海的故事模板,不過在人物和情節上做出了大膽的改編,讓整個故事更加符合當下主流觀影人群的審美。
這是緊跟觀眾的進化的,編劇們的進化。
如果是老一輩的編劇,或者是學院派的編劇,看到這樣的劇本是會罵街的。因為從傳統,以及正統角度上來講,這個劇本從故事主題到衝突設定根本都是「有問題的」。
但這個問題,正是《魔童降世》最成功的地方,因為他沒有試圖去講一個太過深刻的故事,一切都是那麼直白。
笑點來了,笑,都給我笑。
淚點來了,哭,都給我哭。
熱血了啊,都給我燃起來。
簡單粗暴,卻非常有效,因為那些笑點真的很有趣,而那些淚點又適時地拉回了觀眾的情緒,在該嚴肅的時候,還是要嚴肅的。
至於片子的主題,在宣發的時候都已經寫到海報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命,就是不認命!
這是個非常沒頭腦很無賴卻又很萬金油的主題,在觀影的時候我甚至懷疑編劇可能是寫網文出身。
因為這個主題能讓所有人都有共鳴,能讓幾乎所有讀過男頻網文的青年們沸騰起來。至於天是什麼,怎麼個不認命,片子的處理方法就和網文一樣非常光棍——打!
火尖槍,在手,腳踏風火輪,哪吒逆天改命,燃得不要不要的。
哪吒作為擁有神力的魔童,甚至對那些不分青紅皂白的百姓大打出手,主角居然能夠打老百姓!但是這一段,看的非常爽,因為從來沒有主角這麼打過!
但是沒有任何現實意義,因為大部分人並不能按著自己老闆的腦袋打一頓。
在現實中,無法用武力解決問題,這恰恰就是網文和《魔童降世》的爽點所在。
因為絕大多數人去看網文,看電影,就是要排遣一下,去爽一把。哪個男生沒有幻想過,當著全校女生的面吊打那些混混,出一把風頭呢?
暴力和性,是人類最直接也是最根源的宣洩。
不需要講什麼大道理,不需要反諷社會現象,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什麼不存在的,爽就夠了。
建國以來國產藝術片的豐碑已經在那了,想走現實主義的路子誰也翻不過去。
霸王都已經別姬了,這黃土地上,還有哪個大師活著?
藝術電影的評判和商業電影的評判是兩個標準,當然有兩者得兼的,但那個在世界範圍都是鳳毛麟角。
作為一部商業電影,《魔童降世》做的很出色了。
而且,它真的是一部真正意義上屬於年輕人的動畫電影,不是那種老一輩以為的符合年輕人口味的電影。
商業電影的評判標準其實非常簡單,套用《食夢者》里主編的話:只要足夠有趣,就能成功。
片中的哪吒雖然是個幼童的形象,但他的心智並不是幼童,甚至他的思維他的決策比很多大銀幕中的大人都更加明智。
一個有腦子的主角,這就相當討人喜歡了,因為作為觀眾,真的非常討厭因為主角犯蠢而導致的嚴重後果,那看起來就很憋屈了,不會有「爽」的效果。
在《封神演義》和《哪吒鬧海》中,哪吒其實非常憋屈,這段很短卻很曲折的故事具有莎氏悲劇的調調。
老龍王在陳塘關逼死哪吒,慘啊,憋屈啊。
一個「爽」的電影,怎麼能這麼憋屈?所以《魔童降世》要一路爽到底,那個憋屈的角色,可以讓配角來呀。
於是《魔童降世》有一個顛覆原作的角色誕生了——龍三太子。
這條龍三太子敖丙,它是白的,字面意義上的白。
敖丙:我想做一條好龍。
命運:問問法官答不答應?
故事中的敖丙是善良的,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完全就是金手指網文主角的配置,一出來就甚吊。但是命運如此不公,背負龍族命運的他不得不站到哪吒的對立面。
可以說《魔童降世》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很有趣,主要人物哪吒和龍三太子又被賦予了一定的層次和矛盾。
相比近些年其他片子,這些人物已經是顯得很紮實。
難怪面對好評如潮,哪吒不好意思地說:我這麼厲害,其實都是多虧了同行們的襯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