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店、更好買、合作困難?聊一聊 Supreme 被收購的後續...

2020-11-20   NOWRE現客

原標題:中國開店、更好買、合作困難?聊一聊 Supreme 被收購的後續...

#James Jebbia

#Supreme

#VF

「我們是一家正在成長的品牌,為了保持現有的發展勢頭,我們選擇與 Carlyle 合作,因為他們獨到的運營經驗可以讓我們自 1994 年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得以延續,也可以讓我們專注於所擅長的事,而且 Supreme 的主要控制權還將在我們手中,就像以前那樣。」

這是當 2017 年私募基金凱雷(The Carlyle Group)入股 Supreme 時,主理人 James Jabbia 通過 Business of Fashion 發表的一段獨家聲明。如果你還記得,當時這一消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也是標誌著 Supreme 進一步走向商業化的重要節點,當然…爭議不小。

如今,情況又不一樣了。Supreme 肉眼可見的人氣下滑,已經不再是大家瘋狂追逐的「街頭至尊」,但不久前又一則重磅消息的釋出,讓它再度回到了話題的中心。

沒錯,Supreme 被收購了。

Via VF

旗下擁有 THE NORTH FACE、Vans、Timberland 等眾多我們熟悉的品牌的母公司 VF 集團發布聲明,宣布以超過 21 億美元的價格正式收購 Supreme,預計交易在今年年內完成。

儘管聲明中還表示創始人 James Jebbia 將繼續在 Supreme 任職,但現在的情況,他已經很難再像上次一樣堅定地向粉絲們表示仍然掌握著品牌的「控制權」,在意料之中的是,大家也都在紛紛討論著這件事對於 Supreme 以及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到底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所以在本期的「10MINS TALK WITH_」欄目中,我們找到了 MYGE 主理人趙墨、《冷潮熱諷》Dirty Talk 創辦人李昕,以及我們的內容總監 Dika,一起來聊聊 Supreme 被收購的這件事。

作為街頭品牌主理人、行業內從業者以及 Supreme 愛好者,對於這次收購是怎樣的看法?除此之外,未來我們能不能更容易地買到 Supreme?他們都給出了相應的答案…

Dika

NOWRE 內容總監

趙墨

服裝品牌 MYGE 主理人

得體李老師

「冷潮熱諷」Dirty Talk 創辦人

從調性上來說

VF 可能是收購

Supreme 最合適的集團

- 得體李老師

Via interviewmagazine

NOWRE

先說說各位是從什麼時候買 Supreme 的?應該也都是「老粉」了吧?

得體李老師

我是 03 年,買了一雙 Vans 合作的 SK8。

趙墨

我記不清楚了,最開始擁有的是一頂 Box Logo 的 New Era。

Dika

我其實不是老粉。第一件忘了是 08 還是 09 年…買的是那件 Supreme Phase II,當時年幼覺得自己是陳浩南,為「偶像」買單的。

Supreme Phase II | Via Grailed

NOWRE

記不清應該也是比較久遠了…另外聽說李老師幾乎擁有所有的 THE NORTH FACE 聯名?

得體李老師

是的,07 年的第一波合作沒有,後面的基本都買了。另外 Dika 說的那件我也買了,應該是 06 年發售的,除了鄭伊健,那衣服帽子裡面還有洪金寶…

Dika

還有陳豪…

趙墨

這可能就是「人上人」對於品牌的支持吧…

NOWRE

那麼作為「老粉」,最早聽到 Supreme 被收購的消息時,你們第一反應是什麼?

趙墨

太燥了,我本來覺得應該不會這麼快,沒想到…

得體李老師

感覺有點意外,一直覺得可能會是被 LVMH 這種大集團收購,但 VF 感覺更合理一點,畢竟 Supreme 是個滑板品牌。

Dika

我其實覺得挺正常的,一是有(出售股份的)前車之鑑了。二是我也覺得 VF 反而顯得更合理。因為 TNF、Vans 這些都在裡面,而且像 Vans 這種品牌在 VF 的運營下,街頭文化領域其實做得不差,我相信很多藝術家或者滑手都會覺得它作為一個世界級別的商業品牌,對於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已經是很「有機」的了…

Supreme x Vans 2020ss | Via Supreme

NOWRE

Vans 似乎是一個相對整體比較兼容的感覺,既接觸大眾,也沒有徹底喪失本身的基礎和調性?

Dika

大概是這樣。就像是很多品牌其實在打算「找人接盤」的時候,因為一般可能的情況都是「被選擇」的成分比較大,所以有些交易未必可以被忠實粉絲們理解…但 VF 和 Supreme 這一對就顯得比較匹配。

得體李老師

從調性上來說,感覺 VF 也是能想到的最合適的大集團了,畢竟旗下的品牌也是一直有在合作,而且那些牌子我還都挺喜歡的,雖然都是商業品牌但做得還挺酷。

趙墨

都是同一陣線的話,操作方法也可以更安全。

維持原班人馬的做法

可能只是收購初期的過渡

- NOWRE

Via GIOVANNI APONTE

NOWRE

其實這個消息出來之後,大家有幾個點比較關注,首先就是設計,消息說原班團隊將繼續負責,也就能看出 VF 集團更希望讓這個品牌儘可能地保持原來的風格和調性對嗎?

趙墨

Supreme 強烈的品牌風格和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一定是非常關鍵的點,那讓原班人馬繼續操作也肯定是從產品角度出發,這麼操作應該是讓消費者信服的一個策略。

得體李老師

我覺得從技術上來說,VF 想操作這樣一個牌子其實不難,原班人馬主要還是讓消費者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吧。但其實所謂的原班人馬,除了店員和老闆之外, Supreme 這二十多年換了不知道多少批人了,其實沒人太關心設計團隊是誰。

Dika

是的,一般消費者都不會看到這樣的層面,也許真的只有你生活在了那個社群,你是忠實粉絲,經常去當地店裡的板仔才會關注…不過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簽訂協議之類的,就像之前 BAPE 和 NIGO 那種,讓 NIGO 在那邊繼續當幾年 Director 這樣。

趙墨

我覺得前期設計和產品的輸出質量一定會保持水準的,可能要看合同期限長短吧,就像 Dika 說的那樣。

Supreme Store Brooklyn | Via WWD

NOWRE

所以也有可能維持原班人馬的做法,只是個收購初期的過渡?

得體李老師

有可能,我要是拿了那麼大筆錢肯定立馬退休。如果只是一個過渡的話,比如 James 賺了錢再幹個三五年,那真的就是看 Supreme 這段時期怎麼能夠逐漸淡化靈魂人物對品牌的影響了,這種個性很強的品牌,首腦對品牌影響很大,要是哪一天 James 不做了,就真的讓人感覺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雖然可能和產品沒太大關係,就是心理作用。

趙墨

核心價值觀不在了,品牌的走向就會偏移,留下一個「軀殼」。

Dika

其實在我心裡 Supreme 真正呈現的態度可能不在於服裝本身的設計,品牌的附加值可能更加體現在一些看不見的精神層面,籠統來說酷是酷在整個社群文化方面吧,既有街頭的酷勁也實現了巨額商業收益的行業典範 aka yyds。

得體李老師

沒錯,這種品牌對於忠實的粉絲來說,很大部分本身買的就不是設計,買的是一種個性和酷,就是趙哥說的核心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還是要具體到一個人或者團體身上,才能讓消費者買帳,像是 NIGO 、Virgil 這種,大家追隨的其實不太是產品本身,而是誰在做這些產品。

趙墨

就是無所不在的酷,不管這個人和這個團隊在做什麼樣的事情,大家都表示認同和支持。

得體李老師

嗯,而且這種酷是這麼多年才形成的,大家如果去過店裡的話是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的。

Supreme 每家店

幾乎是獨立運營的團隊

到了中國…

- 得體李老師

Supreme team, NYC,2013 | Via Atiba Jefferson

NOWRE

那麼對於更多的消費者來說,它們可能更在意的是購買渠道。在收購之後是否直接意味著一直以來期待的中國門店可能性更大了?

得體李老師

我聽說中國門店其實在去年就開始籌備了,因為商標不是去年底都搞定了嘛,已經把義大利 Supreme 註銷了,所以可能會是 22 年在上海開業,小道消息。

另外,如果按照之前 Supreme 開店的方式,的確也快不了。他們每家店幾乎是獨立運營的團隊,模式是找一個當地滑板圈 OG 當經理,然後經理會全世界店鋪學習培訓,組建自己的團隊。比如紐約兩家店,曼哈頓和布魯克林之間沒有什麼聯繫的,各自運營做自己生意,常規連鎖店那種調貨什麼的是不存在的。

Dika

這個是你在當地之後了解的嗎?

得體李老師

因為我認識他們做 back door 交易的人,之前布魯克林店開幕的時候我問他這樣你的貨源豈不是更多了?他說得重新去談,重新打點,完全是新的人和新的團隊,跟曼哈頓店鋪完全沒關係。

趙墨

每個店直接沒有什麼聯繫的運營模式,感覺還是挺有意思的。

Dika

這樣的方式感覺也可能是因為…管理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該怎麼管理,哈哈哈。

趙墨

板仔們都太有性格了,無法管理。

Dika

也是,如果真的是集中管理、統一管理的模式,還可能不會有那麼多內幕的交易….

得體李老師

對的,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幕後交易系統。

趙墨

這種反倒是為它增添更多神神秘秘的色彩。

Dika

我記得巴黎的 Supreme 店鋪就是找法國一個滑板公司的負責人擔任管理角色的,中國要是開店誰來接這盤?VF 在中國的滑板網絡也很大,也許的確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趙墨

總之開店應該是早晚的事,不然也不會這麼積極地處理商標糾紛,還開通了官方的微博,應該是已經為進中國開始籌備起來了。

Dika

我也這麼覺得,哪怕店開不成,別人一個山寨商標搶注成功然後在某個地方被流通了,這個事情還是會很大幾率造成大面積的負面影響,畢竟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基數這麼龐大…

即使在中國開店

入手還是不容易

畢竟是持續已久的銷售模式

- 趙墨

在官方微博上線之前,也的確有不少假冒帳號 | Via @supremenewyork

NOWRE

也說不定會不會和很多其它品牌一樣,沒準還能在天貓旗艦店買到?畢竟類似屬性的 Stüssy 和 PALACE 都已經這麼操作了。

Dika

我覺得不會的…

趙墨

我也覺得不會。

得體李老師

以前我是覺得不可能,但現在感覺沒有什麼不可能…感覺國內線上購物的系統和國外不太一樣,國內好像沒有自己獨立做線上購物網站做起來的,而且國內消費者用慣了淘寶、天貓、小程序,Supreme 官網購物那種體驗其實相當不行。動不動就崩潰、卡了,每次還要重新輸入信用卡信息,主要國內沒人直接輸入信用卡號購物這個習慣。不過,這一季開始美國 Supreme 官網也支持 Paypal 了,相對會便捷一些。

Dika

支付方式其實可以由構建網站的技術團隊來搭建,但售賣的渠道我覺得他們還是會自己握在手裡…

前一陣,Stüssy 開設了開設官方天貓旗艦店 | Via Stüssy

NOWRE

按照你的說法,相比於進駐天貓,Supreme 更有可能會在官網開設中國區,或者支持支付寶的付款方式?

Dika

相比之下可能幾率大一點?因為支付方式只是一個轉帳的接口而已,開發太容易了,技術都相當成熟,每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會提供這樣的接口技術,支付寶恨不得「幫助」所有人都用這個方式支付呢,所以支付途徑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是 Supreme 願不願意「開放」更多線上的途徑,無論是支付還是電商或地區官網渠道。感覺 Supreme 就不是一個很願意在線上渠道追求全面打通、進駐各種平台的品牌,他們反而控制得很厲害…剛才李哥也說了,這麼久才剛剛支持 Paypal,可以想像他們要麼就是根本不懂,要麼就是不想做…

得體李老師

肯定不是不懂,我覺得就是刻意控制的,Supreme 潮流界精神控制之神。

趙墨

對,懂技術的人絕對是在的。

NOWRE

所以從你們的意思來看,Supreme 即使進入中國,消費者可能也仍然不會太容易買到?

趙墨

我覺得還是不會很容易,畢竟已經持續了很多年的銷售模式,不可能一下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的消費者做出很大的讓步。

得體李老師

其實我覺得跟前幾年相比,現在就已經可以相對容易買到了,除了個別炒價款式,其它只要願意加點錢都能買到,基本不存在加錢都買不到的情況了。不過要是從官方渠道的話,即使在中國開店了也不太可能輕鬆買到。

趙墨

但至少有消費者可以有機會進店購買正價產品了。

Dika

我也比較認同墨哥的說法,感覺目前的模式是更有利於 Supreme 建立自己的品牌附加值,越封閉、狹窄越有魅力?

得體李老師

「容不容易買到取決於自己的實力,少問別人為什麼,多問自己憑什麼。」—— MYGE 趙墨

Nike 等一系列合作

未來可能就看不到了?

- NOWRE

Via Sneaker News

NOWRE

墨哥 yyds…另外一個被大家關注的問題是,當不再是完全自由之後,大家需要為「競品」的問題擔憂嗎?比如將不會再看到如同 Nike 等一系列合作的出現了?

得體李老師

我昨天還在跟朋友說,明年要出的低幫 SB Dunk 如果還能發售的話,可能真的成絕唱了。

趙墨

對於 Supreme 本身不存在所謂競品的概念,只有它願不願意做,或者說是未來會不會受到合同約束吧。

得體李老師

感覺不大可能了,要和 Nike、Clarks 說再見了,另外 Levi's 的合作未來可能也會變成 Supreme x LEE 了。

Dika

VF 旗下的 Supreme 和 Nike 合作推出一款(可能是)滑板鞋的款式…腦補起來好像有那麼點不符合現實。不過 James 說繼續留在 Supreme,就看他有多大的操作空間了。

得體李老師

主要是對方品牌也很難再與 Supreme 合作了吧?我是 Nike 的話,我一定不會願意和 VF 旗下品牌合作的。

Dika

是的,即使 VF 存在願意讓步的可能,對於 Nike 這樣的品牌來說也未必願意…

Supreme 與 Levi's 的合作一直以來也都有著不錯的人氣 | Via Supreme

NOWRE

被你們這麼一說,接下來的 SB Dunk 價格要「上天」了…

趙墨

那組 Dunk 還真的可以沖一下。

得體李老師

新 Dunk 必須沖,但現在可能沖不起了。

Dika

可以沖之前的合作,也許未來還能漲漲。另外這麼一說,其實在合作選擇上,Supreme 也許比較大幾率是真正受到限制的,這才是最切實影響到粉絲的,VF 的品牌矩陣裡面已經存在的品牌品類,都很大可能會被拒之門外…

得體李老師

對的,沒法隨心所欲選擇合作對象了。

傳聞中將在明年登場的聯名 SB Dunk | Via Sneaker Bar Detroit

NOWRE

不過藝術家合作和那些偏時尚品牌的合作應該就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了吧?

得體李老師

藝術家還真不一定,比如 Futura 這種 Nike 陣營的…

Dika

其實這些品牌和創意人、藝術家、藝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站邊的」…就像藤原浩、NIGO 和 Pharrell,分別就是 Nike 和 adidas 包攬了,都有自己的「隊形」。

趙墨

現在的世界格局太亂套了。

2020 秋冬系列剛剛發售不久的 Futura Logo Crewneck | Via Supreme

NOWRE

照這麼說,那 CdG、UNDERCOVER 的合作…

得體李老師

細思極恐…

Dika

哈哈哈,這些品牌都是和 Nike 關係非常密切的,這種無形的關係也會被考慮進來,其實就像剛才說的,合作方面才是真正會受到限制的部分。

得體李老師

所以說,未來從合作這方面來說,肯定不會和以前一樣狂了。

Dika

不過 VF 旗下有 Napapijri,他們和 Martine Rose 有長期合作的關係,Rose 算是 Nike 陣營的人吧,好像又給回了一點想像的空間…

NAPA by Martine Rose | Via Napapijri

NOWRE

讓我們別那麼「悲觀」,說說在整個 VF 的品牌矩陣裡面,你們比較期待看到什麼新的合作?

得體李老師

肯定還是 TNF,yyds。另外其實 VF 有挺多好牌子,Dickies、Eastpak、Jansport,但這種同集團品牌互相不停地在合作,天然給人一種「恰爛錢」的感覺…

收購之後

Supreme 還「酷」嗎?

- NOWRE

VF 旗下品牌 | Via VF

NOWRE

其實這樣類似的事件,不免會讓人自然聯想到當年 BAPE 被 I.T 集團收購這件事,那次的結果顯然不是很令人滿意,而 Supreme 如今的情況會讓人擔心出現類似的問題嗎?

趙墨

NIGO 的出走還是非常令人遺憾的,比如我對 BAPE 的情節就全部來自對 NIGO 的個人敬仰。

得體李老師

BAPE 其實現在還是日本團隊在運營,所有的合作也都必須通過日本 BAPE 團隊的允許,I.T 公司不能直接自己拿主意。但主要就是開始說的那個問題,沒有精神領袖了,就徹底成了一個服裝品牌。但感覺對更大眾的消費者來說,好像也不太存在這個問題,只是咱們覺得 BAPE 不酷了,但實際上 BAPE 生意更好了。

Dika

我其實覺得沒有需要擔心的,感覺兩件事的性質截然不同。一個是品牌玩垮了需要有其它公司來「接盤」,扭轉逆風的局面。一個是品牌玩太好了,想錦上添花之類的感覺。就算是 James 要退休不想乾了,就像剛才說的,以 VF 在街頭領域這方面的口碑來接管 Supreme 的營運,也是一個很體面或者比較讓人信服的決定,所以應該不會太擔心出現品牌一下被無限商業化。另外是,如果我不是那種絕對 hardcore 的粉絲,應該想不到這份上?

Via Morning Post

NOWRE

但我是覺得,James Jebbia 和你們提到的 NIGO 還是有些區別的,我不相信 Supreme 的消費者都認識這個人,甚至是因為這樣的「靈魂人物」才去買這個品牌…

趙墨

哈哈哈哈是的,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這人是誰並不重要。

得體李老師

嗯,所以可能更不存在這個問題?只是咱們想太深了?現在這批人覺得 Supreme 不酷了,但還有比現在多百倍、千倍的更下沉的消費者等著買它。咱們討論的基礎還是站在現在這一撥比較小眾的消費者的角度上,覺得 Supreme 代表的酷和個性可能沒有了,我們不買了而已。從其它的角度來說肯定會更好,VF 集團的人能比咱們幾個傻?

James Jebbia | Via GQ

NOWRE

總之,從商業角度來說一定是向好的,但在這次收購之後,也多多少少意味著 Supreme 就會真正變成一個大眾品牌了吧。這對於那些比較硬核的忠實粉絲來說,還是挺「傷感情」的?

趙墨

大眾品牌應該還到不了。

得體李老師

我是覺得這幫硬核粉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我是這樣覺得。還會有更多新消費者會接觸到 VF 運營下的 Supreme,只不過可能再花時間培養而已。

Dika

大眾小眾都是相對的,互相有參照物才有大小之分。對比現在很多街頭甚至是時尚品牌,其實我自己覺得在這樣的消費群體裡面 Supreme 的流通度已經足夠高了,要傷其實早就已經傷了,或者說已經傷完一批又一批了,後面不斷有人進來「等待被傷」然後又揚長而去,不斷有進進出出的人…

我有時會把 Supreme 看成是一個「售賣態度」的品牌,多過把它看成是一個滑板服飾品牌,所以它那些奇奇怪怪、跟滑板八竿子打不著的玩意才能賣得動,還賣脫銷甚至產生二級市場的高價。它是憑藉與滑板社群生活相關的態度先建立出了一個本來在滑板市場下類似利基市場般的消費群,然後再逐漸輻射到滑板文化外的其他人。

品牌真正輸出的「內容」並不是用於滑板運動的衣服鞋履(更加不是板體了),因為這些玩意在其它規模更大的品牌諸如 Vans 和 Nike 也能滿足到消費者,只是當人們真正需要一件被 buff 了精神態度的滑板服飾時,那些大品牌的普通貨色顯然是滿足不到了。所以 Supreme 真正輸出的是某種態度,並且能夠以「符號」來有形化態度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物,這就是那些大品牌企及不到的能力,這樣相比之下,它是一個小眾品牌。

得體李老師

都是生意,一開始就是生意。從某些角度來說,Supreme 所有的態度可能都是商業包裝出來的,或者說是被大家放大過的。另外我覺得再大眾再爛大街,做到頭幾年 Stüssy 那樣也算是極限了。那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個品牌沒態度了,但有貨一個平台一年可以賣幾千萬。因為大眾消費者認知的「酷」,和真正的潮流發燒友或者是愛好者認知的「酷」還是不一樣的。

趙墨

我們所說的精神內核、酷或者是品牌態度,確實是在品牌一開始的時候所擁有的,品牌的這些人也都具備這種獨特的個性,到了生意層面上,這部分獨特的魅力也會被放大。

得體李老師

嗯,就是消費者變了,但對品牌來說市場更大了,看自我選擇吧。想要小眾其實也很簡單,收回代理權,少賺錢,這種體量的品牌想要做到我們說的「酷」太容易了。

Dika

但 VF 新聞稿裡面寫著希望 Supreme 能為他們實現收益,預計到 2022 年財年為 VF 實現 5 億美元的收入…

得體李老師

5 億,小意思…

對於 Supreme 的粉絲和消費者們來說,被收購這件事顯然讓人感觸良多,要不然原本計劃中的「閒聊小敘」,也不會在幾位老粉的踴躍發言下,持續了近 2 個小時…當然,這樣的結果對於關注這一事件的讀者們來說應該也算是一件好事,畢竟關於收購所帶來的影響,在這次討論中基本都有涉及到,分析不一定都準確,就算是提供給大家一種猜測的思路吧。

當然,如果你在看過之後也有了一些想法,歡迎在評論中和我們一起討論,至於 Supreme 未來會在 VF 的運營下走向怎樣的方向?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WRITERLin

全成都都曉得,OFF-WHITE c/o VIRGIL ABLOH 是個角色

如何演繹注入了「街頭氣息」的羊羔絨外套?

值得在 INNERSECT「打卡、掏錢包」的展位,都在這份攻略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