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5月5日)就是立夏節氣了,這意味著2020年的春天已經只剩下了「小尾巴」。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在本應出門踏青、曲水流觴的時節,人們囿於防控,少出門,不聚集。但隨著五一前,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降為二級,使這個假期里那些親山近林的去處,成為了人們聚朋會友、鍛鍊身體的選擇。
在西山森林公園登頂「鬼笑石」前的那最後幾百級台階上,劉女士和兒子正坐在一處有小塊樹蔭的地方歇息。他們是一家三口來登山的,劉女士的先生由於平日裡經常鍛鍊,體力很好,在陪娘倆走過了登頂前的所有岔路口後,就拿著手杖自己先行一步,去山頂等他們了。「五一了,也是想著出來活動活動。」劉女士看著坐在身前另一級台階上的兒子說。劉女士的兒子正在上小學,在家的這段日子裡,他個頭長了,但體重也長了不少,這讓劉女士有些擔心,她說:「這些日子,每天都陪他下樓跳繩。但跳繩還是枯燥,想著來爬山,不是又玩了又練了嗎?」
其實,許多在這個假期帶孩子來爬山的家庭,初衷都是為了讓孩子好好鍛鍊鍛鍊。徐女士是和兒子一起在網上找爬山的去處,然後搜到了西山森林公園。「前些日子帶他去爬了一趟居庸關,他一下就喜歡上爬山了。」徐女士說,「之前整天在家抱著電腦和平板,現在不用勸,他自己找地方要爬山。」五一前已經爬過八大處、香山的小傢伙,聽到媽媽的話馬上過來問:「北京還有哪座山,我能去爬?」
在登山的人群中,有不少是專門來鍛鍊的。在西山森林公園頂峰的洗手間門前,一位全套跑馬裝備的小伙子讓同伴給自己拍照留念,他黝黑的臉上還留著剛剛撩上去的自來水。從登山起點到這裡,記者走走停停近兩個小時,這位小伙子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只有他行,我們都不行,他經常練。」給小伙子拍照的朋友說。與香山相比,記者在西山森林公園裡遇到的專門來登山鍛鍊的人更多一些,他們從外貌上非常容易與普通遊人相區別:幾乎沒有什麼隨身物品,一身運動打扮,手機和水等必須品裝在一個小馬甲的口袋裡,一些人還帶著耳機。孫女士夫婦就是這樣的。「我今天都三萬五千步了。」她說。而在香山公園的山道上,記者遇到了一對身穿運動服,手拿登山杖的老夫婦。「前面再走大約15分鐘是大平台,然後還有600級台階就到頂峰了。」老先生說。「您都數了?」「我經常來。」
看著這些專門來爬山鍛鍊的人們一路小跑地從身邊經過,許多爬山爬得氣喘吁吁的人都會由衷地說一聲:「真棒!」但鍛鍊健身需要持之以恆,尤其需要量力而行。記者就遇到了一位被同伴攙扶下山的男士,原來當天他沒有吃早餐,經過太陽一曬,有些虛脫了。本報記者在這裡也提醒有心爬山鍛鍊的人們,一定要做好準備,尤其不要逞能,香山公園裡經常可以見到提示牌,提醒有有心腦血管等基礎病的人要注意風險。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遠飛
編輯 李遠飛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