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這樣進行營養調節,胎產仔數能提高1頭

2019-08-31     規模化養殖技術達人

後備母豬培育的質量,不僅影響頭胎生產的質量,而且會影響以後多胎生產成績。因此,做好後備母豬的培育,既是提高和挖掘豬場生產潛力的前提,也是豬場生產持續穩定和效益提升的基礎。後備母豬培育包括選育、營養與飼養管理、生物安全等環節,本文僅就營養管理需要注意的方面進行探討。

營養供給

後備母豬配種必須達到2個標準,即性成熟和體成熟。一般要求初配日齡達到220天,體重125-135公斤, P2背膘16-18毫米,體格健壯、勻稱,四肢強壯有力,行動快捷。後備母豬初配時間會影響其一生的繁殖性能,較早進入初情期,能縮短其產仔後斷奶發情間隔,提高窩產活仔數和使用年限。

為了儘可能地滿足後備母豬對營養的需求且便於飼養管理,通常我們將後備母豬分為後備前期(體重50~80千克)和後備後期(體重80千克至配種)兩階段。

50-80公斤階段的目標是促進肌肉、骨骼和脂肪發育,以利於後備母豬體成熟,有利於卵巢發育。

此階段用後備母豬前期料,自由採食。

80公斤至配種階段的目標是促進脂肪沉積,改善背膘厚度;促進卵巢發育,及時啟動初次發情,促進正常發情行為表現;促進卵泡發育,獲得最大排卵數。關鍵是控制體型、體重和生長速度,一般日增重控制在650-750克。

此階段用後備母豬後期料,根據膘情限制飼喂。

現在很多豬場甭說後備料分前、後兩階段,有的甚至使用肥豬料飼喂,這往往會導致後備母豬初情期延遲甚至不發情、骨骼發育不良和肢蹄疾病等問題。

我們都知道,後備母豬與肥豬的生產目的是不同的,肥豬追求的是低造肉成本和高生長速度,而後備母豬培育的目的是提高其一生繁殖性能,提供更多的仔豬,而不是追求生長速度。

因此,後備母豬不能用肥豬料飼喂。

首先,後備母豬要有健壯的四肢,需要沉積足夠的鈣磷,而達到最佳生長速度的鈣磷水平並不能夠滿足最佳骨骼沉積的需要。因此,與肥豬日糧相比,後備母豬日糧需更高的鈣磷水平。

其次,後備母豬需提供足夠且優質而不是高的蛋白質,確保穩定的體增長而不是快速增長,需要提供適當高的能量以保證有足夠的體脂儲備。

另外,後備母豬日糧中需要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水平比肥豬要高,而肥豬料中的抗生素和高劑量銅會嚴重影響後備母豬繁殖性能。

飼喂管理

後備前期自由採食,後備後期根據膘情進行限飼,並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有條件的可以飼喂青綠多汁飼料,同時補充生殖營養,使體成熟與性成熟協調發展,確保正常發育和正常發情,以提高利用年限和繁殖性能。

因此,要定期對後備母豬進行背膘測定和體重稱量,通過與該品系的生長標準對比,分析膘情狀況,對飼料營養濃度和飼喂量進行調整,確保配種時背膘厚控制在16-18毫米。

小結

後備母豬的培育關係到豬場的繁殖性能,從後備母豬的營養管理入手,加強飼養管理和生物安全等工作,及時高效地培育出優良後備母豬,是提高豬場生產力的關鍵。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豬報價/dfj878),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S8W8WwBJleJMoPMlb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