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是首屆 「溫州民營企業家節」。當天上午,溫州市四套班子領導聯合署名,向溫州市民營企業家發出賀信。短短七百字,令許多民營企業家感到暖心。
中國改革開放大獲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建立起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過去幾十來年,一批民營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龍頭。
與他們相比,真正處境令人擔心的,是那些站在聚光燈背後的廣大中小微民營企業。他們數量眾多,產業形態單一,猶如經濟社會中的毛細血管,無處不在,卻至關重要。
大企業活躍在台前幕後,有著無數的擁躉,在資源的分配上,他們是天然的受益者。銀行信貸足夠「友好」,風險投資不會將他們拒之門外。更不要提強大的議價能力,足以保證他們在變化莫測的市場競爭中,依舊可以左右逢源。
反觀中小微企業,日子就不是這麼好過了。他們出身「寒門」,承受著上游產業和下游市場的雙重壓力,每當經濟形勢處於困難調整期,最先遭罪的就是中小微企業。
近年來國家給予很多創新、創業型企業和小微企業很多照顧政策,保證他們有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特別是去年以來,國家在融資信貸、減稅降費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讓許多中小微企業有種「忽如一夜春風來」的感覺。
但應該看到,還有很多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落實企業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整個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溫州是我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溫州市四套班子領導的這一封賀信,在社會上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改革開放前四十年,經濟騰飛的軍功章有民營企業的一半;而在未來四十年,解決就業、創新等一系列問題的鑰匙,則掌握在占民營企業超七成的中小微企業手中。
2019第三十八期
本期主筆 石瀟俊
來源:浙江在線
監製:范波
責編:潘潔
編輯:黃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