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辣椒院士:首次公開3200萬畝辣椒產業的4大趨勢,3個好品種!

2019-11-26     農作物農技110

他從湖南一個偏僻的鄉村走進了農業高等學府,30年如一日潛心研究小小的辣椒,率領團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辣椒之最」!

他就是中國科協重點推薦宣傳報道的「雙百」科學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

鄒學校雖然來自「辣椒大省」的湖南,但與辣椒打交道並不是他最初的選擇,兒時的他心怡的是「櫃檯前的售貨員」、「穿制服的鐵路人」。和那個時期大部分青年人一樣,是高考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考上了湖南農學院(今湖南農業大學)園藝系蔬菜專業,從此便與農業特別是蔬菜結下了不解之緣。

「過去我國吃辣椒的地區很少,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等地,現在辣椒全國各地都喜歡吃辣椒,我國的辣椒種植面積也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1000多畝到現在的3000多萬畝……」鄒學校說,辣椒越來越受到歡迎,種植面積的擴大,這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辣椒變得不那麼辣了,很多沒有食辣習慣的地方,也開始嘗試接受這種微辣帶甜、肉質脆嫩的青辣椒。

上個世紀80年代末,鄒學校發現利用甜椒與尖辣椒(辣味型辣椒)進行雜交,於是有了微辣型辣椒

但對於湖南、四川、貴州的人而言,不辣不過癮。鄒學校又將西北的螺絲辣椒品種優化,推出了油閃閃、皺巴巴、脆生生、辣度較高的螺絲辣椒

不斷研發品種,讓大家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地方,都能吃上當地產的鮮辣椒。這是鄒學校團隊一個十分重要的科研貢獻。

三十年來,鄒學校和科研團隊的足跡先後遍布全國二十多個貧困地區,為三百多萬農民送去優良品種和前沿技術,無數貧困戶,因種植辣椒而脫貧。

1996年,鄒學校初到瀘溪時,看到這裡不論是氣候條件,還是土地條件,對於辣椒種植來說,都堪稱「優越」,以至於他發出如此感慨:「這樣的自然資源,種植辣椒最合適!」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帶著團隊,帶著科研成果——辣椒新品種,發起了「博辣紅牛」示範種植項目。

當鄒學校第一次把「博辣紅牛」等辣椒新品種帶到瀘溪時,不少村民都搖頭:「產量翻兩三倍?不相信!」鄒學校選擇的是用事實說話,以此讓村民相信科技的力量。

瀘溪縣興隆場鎮村民李作喜用280畝土地「入股」種植「博辣紅牛」,成了這個示範項目的參與者。當年,他收穫辣椒產量從2000-3000斤/畝增長到5000-6000斤/畝。鄉親們都說是「種一年辣椒抵三年陽春」!

截至目前,鄒學校團隊育成辣椒新品種56個,其中獲國家獎的品種有42個,全面提升了我國辣椒品種早熟、豐產、抗病、抗逆、耐貯運、加工、機械化採收等水平,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辣椒科研水平的提高和辣椒產業的壯大。鄒學校育成的辣椒品種已經走出國門,在東南亞、非洲、中美洲等地的 10 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約1000 萬畝。

如今鄒學校所創製的辣椒品種,已累計推廣近七千萬畝,成為了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的系列辣椒品種。

鄒學校,這個從鄉村裡走出來的科學家,帶著對土地的濃濃深情、對鄉村父老的深重責任,用小辣椒、大產業,改變著無數人的命運。

鄒學校,一位堪稱創造辣椒神話的人,他儼然是蔬菜界最不可或缺的偉大存在

來自長江蔬菜雜誌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wWbpm4BMH2_cNUgz4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