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顧客月薪幾千卻花300萬買衣服 老闆:求你別買了

2019-12-22   中國網資訊

女生買衣服的理由總是千奇百怪、「合理有據」


換季要買,變天要買,開心要買,失落必須買

「去年的衣服好土,根本配不上今年洋氣的我」

不買衣服,不存在的

但是,月薪僅幾千元

卻在短短几年時間裡

花費近300萬元,購買上千件衣服

且是負債購買

這樣的「剁手族」,未免太過瘋狂!

近日,永康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案件的被告小莉(化名)頻繁在某服裝店購買衣服、鞋子,前後共花費近300萬元,因還不起部分「服裝款」被訴至法院。

「殿堂級」購物選手

2012年,小莉第一次踏進原告店裡時,似乎發現了「新大陸」:她覺得這裡的衣服特別「適合」她,簡直是「量身定做」。每次來,她都逛得如痴如醉,離開時,也總是「滿載而歸」。

在小莉眼裡,這家店價格不高,衣服幾十元、幾百元的都有,稍貴點的在一兩千元左右,因此,她從不還價!

隔一兩天,她就要來買一次衣服,都是好幾件好幾件地買,有時甚至一次帶走十來件。

法庭上,老闆告訴法官,小莉的購買記錄有厚厚一沓。她在這裡已經買了成百上千件的衣服,簡直是店裡的「殿堂級」購物選手。

老闆都勸她不要再買了

剛開始,小莉都是現金交易,即買即付。但每月幾千元的工資根本趕不上她「無限生長」的購買慾。

漸漸地,她開始簽單賒帳,「穿上就走、簽單就成、回頭再付」,這種「霸道總裁」的作風讓她更加肆無忌憚,根本停不下來。

賒的帳,她平時會付一些,但她經常說沒錢。

每次到店裡,小莉都會跟老闆說「發了工資就付錢」,然後就開始挑衣服。

為了還清賒欠的帳繼續「買買買」,小莉開始向別人借錢、向銀行貸款、透支信用卡,負債200多萬元,過著「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家裡人也不得不幫她還債,把她的銀行卡「藏」了起來。

但是慾望令人瘋狂。

有時,跟家裡人說「出門買菜」的小莉會轉身就溜到店裡挑衣服,讓外賣小哥把菜送到店裡,挑完衣服,拎菜回家。有時,為了把衣服「帶回家」,實在沒錢的小莉甚至「借刷」店員的信用卡,回頭再替人還清卡債。

「我都讓她不要再買了!」看不下去小莉的瘋狂,老闆出面阻止。但小莉卻趁老闆不在店裡的時候,去找不知情的新店員買,又「收割」了一波新衣服。

幾年的時間,光光在這家店,小莉就花了260餘萬元買衣服!被訴至法院的時候,她尚欠原告80餘萬元「服裝款」未付。

我們根本想不到她會花這麼多錢買衣服!她的工資,根本負擔不起一天天的買這麼多衣服!

小莉的家人難以接受,同時告訴法官,小莉在另外一家服裝店,也花費了20多萬元買衣服,同樣欠著一部分錢。

經雙方同意,承辦法官組織了調解,最終達成調解協議,被告方當場履行部分款項,餘款分期履行。

法官提醒

近年來,線上線下購物方式的變革顛覆了人們傳統的購物理念,刺激著大眾的購物慾望。有人說,「買買買背後是無處安放的焦慮」。確實,購物有時能緩解工作、生活帶來的壓力,給內心帶來一份滿足。

但本案中小莉這樣不顧後果、不符合自身實際需求和經濟條件的「超負荷」非理性購物並不可取。

在每年的「雙十一」「雙十二」、正在進行的「雙旦節」以及即將來臨的「年貨節」中,瘋狂「剁手」的同時,大眾必須保持清醒和理性,量入為出,合理消費。

從賣方角度來講,商家也應進一步規範自身的經營方式,引導客戶理性消費,促進和諧共贏的關係,儘量減少賒欠,降低經營風險。


來源: 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