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閹割背後,是9.6變6.5的代價

2019-11-04     獨立魚

所謂幸福。

不過就是勞碌後的一頓美食。

口腹之慾被滿足,身心的疲憊也隨之一掃而空。

魚叔一直認為,食物是有靈魂且神聖的。

它帶來的不僅僅是生存之必須,在現代社會,更附帶著心靈的慰藉。

而最深諳此道的,莫過於它——

《深夜食堂》第五季

Shinya Shokudō 5

今年是《深夜食堂》開播的第十個年頭

連導演松岡錠司都說「覺得很不可思議」。

主演小林薰從58歲拍到了68歲,不少觀眾感嘆:老闆是真的老了(追劇的我們也是)。

2009

2019

十年過去了,質量卻是一如既往地高。

五季均分9+

第五季剛剛播出,評分又飆到了9.6

可以說,《深夜食堂》是當代美食劇的鼻祖,早已成為一個「大IP」。

從第四季開始,就登陸了Netflix。

拍了兩部電影,口碑也都不錯。

它的受眾很廣,但容易水土不服。

韓國翻拍過,豆瓣評分6.9

中國也翻拍過,兩版。

一版2.8

豆瓣網友親切取名「黃小廚和他的明星朋友們」

用實力證明了一件事:並不是會做飯,就一定能拍好美食劇。

另一版5.1

老戲骨也照樣跌跟頭。

這些前車之鑑全敗在了同一個地方:

本土化。

日劇拍日料店,那是得心應手;

中韓拍日料店,那叫邯鄲學步。

講真,還不如隔壁去看《人生一串》來得舒服。

說到這份上了,已經足夠清晰,《深夜食堂》最大的特點,就是獨特的本土風格。

當熟悉的片頭曲響起,鏡頭從繁華的霓虹街頭轉到偏僻的市井小巷。

白天辛苦工作的社畜們卸下包袱,來到充滿煙火氣的居酒屋。

一股日式治癒風的氣息迎面撲來。

隨意感受一下彈幕過年般的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

每一季的片頭,都會用同樣的分鏡重新拍一遍。

十年間,時代在發展,街景在變化。

藏在細節里的區別,是老粉們笑而不語便能對上的暗號。



在最新一季,你能看到豐田新出的車型,也能看到漫威電影的海報。

老朋友,又回來了。

深夜食堂唯一固定的菜單,只有豬肉味增湯。

「想吃什麼都可以點,只要能做。」

這樣的經營方針,在如今講究效率和方便的速食社會,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日本講究「匠人精神」,食物也追求少而精。

這在深夜食堂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不是將就地填飽肚子,而是為每個人提供真正想吃的食物

不同的顧客,對同一道菜的做法也可能有不同的喜好。

拿咖喱面來說。

有人喜歡把面放在咖喱上,也有人喜歡把咖喱放在面上。

一般店家,都會覺得這樣的顧客很「難搞」,深夜食堂的老闆卻會耐心聽每個人的需求。

儘量一一做到滿足。

各式各樣的習慣和口味,承載著每個人獨特的味蕾記憶。

有人憑熟悉的味道懷念久違的母愛,也有人借食物來回憶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

老闆對每一份料理的用心,就是對顧客最大的尊重。

再清湯寡水的簡易餐點,也變得風味十足。

食物滿足的不僅是口腹之慾,也是一種心理安慰。

「深夜吃東西會發胖」的道理誰都懂,但……

就是忍不住啊!

美食不可辜負。

更讓人回味無窮的,是食物中包含的人情味。

深夜食堂的客人,都有許多故事。

十年如一日來喝酒聊天的老朋友,已經把這裡當成了另一個家。

每天一起光顧,見證了這個小店從冷清到越來越熱鬧的阿忠(不破萬作飾)和小道(宇野祥平飾)。

時而互懟,時而一起吐槽,總之就是閒不住嘴。

只要有他們,店裡永遠是一片笑聲。

形影不離,默契得像是一個人的茶泡飯三姐妹

她們追求純愛,曾經因為有人跟渣男談戀愛而撕波一。

後來又哭著和好,發現還是閨蜜最重要。

開起車來,也是絲毫不帶減速的,常常口出金句。

還有對烤紅腸情有獨鐘的社會我龍哥(松重豐飾)。

《孤獨的美食家》里,叔吃飯是狼吞虎咽的:

而《深夜食堂》里,他是面無表情的:

在吃貨大叔和黑幫大佬之間切換自如。

萍水相逢的路人,也都會帶著各自不同的故事走進深夜食堂。

客串卡司有不少熟面孔。

在第一季,田中圭曾經出演勤工儉學的大學生。

跟一個想當演員的女孩在店裡相遇,戀愛,幫她實現理想。

後來女孩成名了,兩人卻越走越遠。

老闆開導他:「曾經在一起過,也是一種幸福啊。」

第四季里,多部未華子出演了一個被騙來東京的小鎮女孩。

好心的老闆收留她在店裡打工,換取食宿。

也是在這裡,她才重新感受到人情溫暖。

小田切讓更是一人分飾兩角。

一個是喜歡獨自喝酒的吟遊詩人。

經常自言自語,說一些旁人聽不懂的話。

一個是小店旁邊維護治安的值班警察。

對門的拉麵小妹還經常對他暗送秋波。

劇里有個傳統。

每年過年時,巡警們都會在值班室里聽著新年的鐘聲,吃著店裡送來的蕎麥麵。

而其他常客,則會各自帶來食材,聚在小店裡,一起吃著美食跨年。

深夜食堂不僅是個人來人往的溫暖角落,也慢慢成了一種精神寄託

有從小被遺棄的遊戲設計師,特意要求電視台來這裡進行採訪拍攝。

吃的正是小時候母親做過的食物。

有想成為聲優的女生,因為在INS上看到前輩發的照片,特意過來「朝聖」。

點了兩碗豆皮烏冬面,對著食物虔誠地許願,希望自己能面試成功。

老闆一向寡言少語不苟言笑,臉上那道神秘的刀疤,甚至有些讓人不敢接近。

背後的故事也至今仍是個謎。

但通過食物,卻能看出他的熱心腸。

面對把深夜食堂當「神廟」的女孩,他特意在碗里多加了一張豆皮,鼓勵她們。

面對感情產生裂隙的夫妻,他把他們各自最愛吃的鮭魚和蘑菇做成了一道菜:

「鮭魚和蘑菇,單吃都好吃,但還是一起燒更好吃。」

外冷內熱的老闆,其實是最有智慧的人生導師。

而在為客人做了這麼多年料理之後,小林叔也終於第一次在劇里吃了東西。

這一幕實在是太可愛了

想看的空降最後一集

這一季還有個大驚喜。

最近主演了Nexflix首部華語劇集《罪夢者》的張孝全,也來客串了一把。

張孝全和小田切讓,這是什麼神仙同框!

他在裡面飾演的,是一位武俠片導演

這一集也打破以往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腦洞大開。

拍得十分中國風。

不僅專門詳細地介紹了武俠片,還有一段古裝戲片場的場景。

小田切讓飾演的詩人,居然在一旁用中文跟演員講戲

(從深夜食堂消失了這麼久的詩人,原來是來中國了!)

深夜食堂也遭遇了開店以來最大的滑鐵盧——

有中國客人問:「沒帶現金,能不能掃二維碼支付?」

老闆頓時不知所措:「那是啥?」

茶泡飯姐妹還在店裡討論起了珍珠奶茶,感覺很可能馬上會變成「奶茶姐妹」

這波文化輸出真是太強了。

另外,如果是長期呆在坑裡的觀眾可能還會發現,第五季的不少劇情跟前面幾季遙相呼應。

比如說第二季里出現過的小紀

她曾經和姐姐一起籌劃騙婚謀取財產,還盯上過深夜食堂里的客人。

後來被識破,進了警察局。

而在這一季,她刑滿出獄,決心腳踏實地賺錢。

做兼職時,小紀認識了阿賢

阿賢以前是個混混,在社會我龍哥底下辦事,一言不合就會動手打人。

如今改過自新,也開始正經工作。

結果穿玩偶服被路人嘲笑,他差點又沒忍住動手,多虧小紀阻止了他。

兩個都想重新開始的人,就這麼抱團取暖。

兩人再次來到深夜食堂。

小紀對過往的事仍心懷羞愧,一直用圍巾遮住臉,生怕被認出來。

老闆一眼看破。

但他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端上一碗熱騰騰的土豆燉肉,來招待這位老顧客。

蹲過監獄的阿賢了解小紀的心情,安慰她,也像是鼓勵自己:

「你已經服完刑了,可以挺胸抬頭地做人了。」

暖心之餘,也有觀眾開始擔心:

「前幾季的劇情展開後續,連阿賢都撒狗糧了,這部劇是不是也快要完結了?

確實有一絲要開始告別的徵兆。

但未必會這麼快。

畢竟大家最關心的一個故事——關於老闆和老闆娘,還沒有交代清楚呢。

因為營業時間很特別(凌晨十二點到早上七點),食客中有不少是特殊職業

以及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的「邊緣群體」

不僅有混黑道的社會人,還有AV男優、夜店女郎等等。

但不管你是誰,只要走進「深夜食堂」,所有標籤都可以暫時放到一邊。

美食麵前,你就僅僅是一名食客。

不需要被評判什麼。

而這也正是這部劇最治癒最動人的地方。

然而遺憾甚至有些諷刺的是。

B站雖然買了第五季的版權,但由於某些「默認的原因」,內容上進行了大量刪減。

比如脫衣舞女瑪麗琳,母親曾經還去看過她的表演。

而這一季涉及到她職業的對白和場景,都遭到了和諧。

還有綾田俊樹飾演的變性大叔小壽壽,一直受到許多觀眾喜歡。

可正片里卻全程沒有戲份,只能隱隱約約從玻璃窗上捕捉到他的身影。

這也就是為什麼,B站上線後的劇集評分僅為6.5。

引用評論區的吐槽:

一集的原本長度,是在25分鐘。

第49話,只有17分鐘不到,這裡面還包含了片頭與片尾。

也就是說,刪減內容,大概有一半

再做個加法,把每集刪減4-5的內容累加起來計算。

10集內容,實際你所能看到的總時長,大概只有8集。

而這還是你得充個大會員才能看到的。

魚叔是非常支持尊重版權、引進正版的。

每次介紹的片子,如果在各大視頻門戶網站有在線,也會標註,引導大家走正規渠道欣賞。

但尊重是相互的。

一邊打著保護版權的旗號進行內容壟斷,一邊又把所有成人觀眾當小孩子耍大幅度刪減。

那麼這為版權付的費,似乎不是為了更多的選擇,反倒是花錢買了個玻璃罩子把自己罩起來了。

更核心的問題是:

這到底是尊重創作,還是侮辱創作?

《深夜食堂》之所以精彩,很大一部分願意就在於其包容性。

能容得下世間百態,也能接納不同的人生。

而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這間深夜食堂,找到屬於自己的料理。

但如果這點精髓都要被割斷的話。

那可真是辜負了這部好作品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VZtOm4BMH2_cNUglb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