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車企財報冰火兩重天 最佳表現為北京奔馳 單車利潤7萬

2020-04-06   愛卡汽車

[愛卡汽車 深度觀察原創]

在21世紀10年代,中國乘用車市場迎來了飛躍式增長,無論是整體銷量還是車型水平都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10年代的最後兩年,汽車市場整體發展確實不佳,甚至2019年整年都在陰跌不休。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乘用車在華銷量為2144.4萬輛,相比2017年的峰值有著逾三百萬的銷量跌幅,僅相當於2015年的水平。

在這個背景下,車企的發展也受到較大的影響。比亞迪股份、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等頭部上市車企雖然表現比市場整體好很多,但營收還是受到了一定影響,有所下滑。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憑藉北京奔馳的出色表現,北汽股份的營收增長卻十分顯眼。

上市車企 2019年財報發布
企業營業收入(億元)同比增減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增減
北汽股份1746.314.95%40.87.83%
比亞迪股份1217.80.01%16.142.03%
吉利汽車974.09%81.935%
長城汽車962.13.04%51.021.25%
廣汽集團597.017.51%66.239.30%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北汽股份:營收1746.3億元

3月26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北汽股份)發布了2019年的業績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北汽股份營業收入為1746.3億元,同比增長14.95%;年度利潤為143.2億元,同比增長0.36%;歸屬於本公司權益持有人利潤(即歸母凈利潤)為40.8億元,同比降低7.83%。

財報顯示,銷量僅為56.7萬輛的北京奔馳毛利潤達到422.2億元。也就是說,平均奔馳賣出一輛國產車,收穫的毛利便超過了7萬元。

由於上市公司僅統計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財務報表,因此北汽股份本次發布的財報僅發布了北汽股份全資持有的北京品牌和持股比例占51%北京奔馳的數據。北京現代由於股東雙方持股比例為50:50,所以營收、銷量數據均未計入北汽股份的財報表現。

2019年,北京品牌的營收為196.1億元,同比增長17.87%;毛利為-47.3億元,虧損幅度相比2018年擴大34.47%。雖然虧損還在同步擴大,但當年北汽股份也在不斷對業務進行調整。2019年,北京品牌合併了北汽紳寶和北汽新能源,新品牌已經實現了產品、營銷、渠道等資源的整合。

在品牌統一後,北京品牌2019年乘用車批發銷量為16.7萬輛,成功恢復增長,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6.9%;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品牌的純電動產品銷量達到10.4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33.2%,相信隨著資源的整合,其自主板塊的虧損有望得到收窄。

對於北汽股份來說,北京奔馳便是毫無疑問的現金奶牛了。2019年,北京奔馳營收為1551.2億元,同比增長14.58%;毛利為422.2億元,同比增長4.18%。如此的表現也是得益於其銷量的增長,2019年北京奔馳銷量達到56.7萬輛,同比增長達到17%,而同年乘用車市場整體下滑幅度為9.6%。

在2019年,北京奔馳更是進一步擴充其產品矩陣,推出了全新一代GLB、首款電動車EQC、首款AMG產品AMG A 35 L。而GLC L等車型的中期改款也實現了穩步完成。目前,北京奔馳投產車型已經達到8款,其2020年的表現有望實現進一步提升。

在2019年市場遇冷的情況下,北京現代積極調整營銷節奏、推進去庫存計劃,全年批發銷量為66.3萬輛,同比下滑16.2%;不過,整車終端零售銷量為70.4萬輛,零售業績並未出現大幅波動。

2019年,北京現代在新技術、新品牌、新體驗、新產品等多維度持續發力,推出了第四代勝達、新一代ix25、新領動、新一代悅納和領動PHEV以及昂希諾EV六款新車型,而新ix35、新領動等產品也實現了月均銷量過萬的成績。在2020年,全新一代索納塔等產品將按規划上市,有望進一步提振整體表現以及產品力。

不過,北汽股份也在財報中提到了後續業績面臨的壓力。首先,2019年我國GDP增速為6.1%,經濟增長面臨著較大的壓力。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又為今年的宏觀經濟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2020年北汽股份的業績表現,或許也會受到一定的不利影響。

北汽股份營業收入1746.3億元

比亞迪股份:營收1277.8億元

4月1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股份)發布了2019年業績公告。數據顯示,比亞迪股份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1217.8億元,同比下滑0.01%;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歸母凈利潤)為16.12億元,同比下滑42.03%,這也是比亞迪股份近五年來的最低值。

在汽車業務上,比亞迪2019年銷量為45.1萬輛,同比下滑9.76%。比亞迪認為,下滑有多方面因素影響,其中包括宏觀市場、排放標準切換、補貼退坡等因素。但比亞迪同樣表示,得益於產品結構的完善以及競爭力的提升,其新能源汽車銷量位列全球前列,品牌影響力依然有所提高。

作為在新能源領域有著深厚積累的車企,比亞迪新能源產品自是斬獲了不錯的銷量,2019年全年銷量達到了21.9萬輛,EV車型更是實現了同比42.5%的增長。燃油車型方面,全年銷量為23.2萬輛,同比下滑15.0%。不過,在燃油SUV領域,比亞迪全年銷量12.1萬輛,同比增長66.9%。

而比亞迪在SUV領域的增長,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宋Pro這款車貢獻的。率先應用Dragon Face 2.0設計語言的宋Pro基於比亞迪BNA架構打造,上市不足半年累計銷量已達到9.2萬輛,亦連續5個月實現銷量破萬。宋MAX全年銷量6.8萬輛,累計銷量超23萬輛。唐家族全年實現7.6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23.6%。

此外,為了儘快「收復失地」,比亞迪在產品結構及合作領域也正在不斷發力,旗下宋經典版車型已於3月19日正式上市,全新轎車「漢」也將在今年3季度上市,從而進一步豐富旗下產品線。此外,比亞迪和豐田的合資公司也在3月25日正式成立,註冊資本為3.45億元。未來,二者將共同開發轎車及低底盤SUV的純電動車型及動力電池,新公司也將開展純電動車及該車輛所用平台、零件的設計、研發等相關業務。這對於比亞迪的盈利表現也會有所改善。

比亞迪股份營業收入1277億元

吉利汽車:營收974.0億元

3月30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吉利汽車)發布了2019年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吉利汽車2019年營業收入為974.0億元,相比2018年下滑了9%;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歸母凈利潤)為81.9億元,同比下滑35%。得益於穩健的現金流以及良好業績,評級機構穆迪也將吉利汽車的展望升至Baa3級,這會降低吉利汽車發行債券的融資成本。

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對聯營合營企業按權益法核算,不對營收做並表處理,合營聯營企業受益計入公司財報中的投資收益。因此,吉利汽車的營收並未統計占有50%權益的合營公司領克汽車的業績,僅統計了吉利品牌以及幾何品牌汽車銷售以及其他業務所帶來的營收。

在吉利汽車板塊,汽車銷售額達到了918.4億元,同比下滑11%。不過,每台汽車銷售均價保持在7.4萬元,有百元左右的提升。具體到各車型來看,博越家族月均銷量在2萬輛左右,年銷量達到22.9萬輛;MA模塊化架構下的首款SUV繽越全年銷量13.8萬輛;CMA架構下的高性能SUV星越上市7個月累計銷量達到2.8萬;帝豪家族全年銷量達到40.4萬輛;依託遠景S1、遠景X3和遠景X6三款車行程的SUV矩陣,遠景家族全年銷量為28.3萬輛。

在新能源及電動化領域,2019年吉利汽車推出了星越MHEV、星越PHEV、繽越MHEV、繽越PHEV、嘉際MHEV、嘉際PHEV以及幾何A等多款產品,銷量達到11.3萬輛,同比增長69%為整體增長貢獻了新動力。

承載著吉利汽車高端化重任的領克品牌在2019年銷量逆勢提升6%,達到了12.8萬輛。作為一個推出僅有3年的新品牌,領克在全國已經開有263家領克中心以及21家領克空間,初步完成了經銷商體系的構建。而售價區間在20萬左右的性能車領克03+在2019年8月初上市後,已經經歷了數輪搶購,2019年的配額更是早已全部售罄,這也證明了市場對於領克運動化定位的認可。不過,由於價格壓力,領克汽車凈利潤減少了27%,僅為4.9億元。

雖然疫情讓全球經濟形勢更為嚴峻,吉利汽車也明確表示不會下調今年141萬輛的銷量目標。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表示,吉利汽車會選擇組織變革、效能提升以及合理布局應對疫情衝擊,並不會採用裁員、降薪、延期支付工資等手段。吉利汽車的長遠規劃也不會受到影響。

除了已經上市的ICON以外,在2020年吉利汽車還將推出多款產品,包括吉利品牌的全新緊湊型轎車、大型SUV吉利豪越、純電動SUV幾何C、跨界SUV領克05和緊湊型SUV領克06。新車型的到來將進一步提升產品線的豐富程度。

吉利汽車營收974億元

長城汽車:營收962.1億元

4月1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發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公告。數據顯示,2019年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962.11億元,同比下滑3.04%;利潤總額為51.01億元,同比下滑21.2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97億元,同比下滑13.63%。在2019年,長城汽車海外表現十分亮眼,營業收入達到55.22億元,同比大漲66.61%。

雖然整體財務表現稍有下降,但在中國市場銷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長城汽車全球累計交付新車近106萬輛,同比增長1.43%。得益於良好的銷量表現,長城汽車得以連續四年銷量突破百萬輛。

事實上,長城汽車各版塊的業務均取得了不錯的表現。在哈弗品牌方面,哈弗H6繼續蟬聯SUV市場銷冠,蟬聯時間已有79個月;而新推出的哈弗F7也實現了月均銷量過萬的成績。依託於年內發布的5-2-1全球戰略,哈弗品牌正在開啟全新的品牌時代。

WEY品牌2019年推出了燃油車VV7 GT,以及插電混動車型VV7 PHEV、VV7GT PHEV,與VV5、VV6形成強大的家族陣容。2019年,WEY品牌銷量再度突破10萬輛大關,品牌誕生三年以來累計銷量已超過32萬輛。

長城皮卡已經連續22年奪得中國皮卡車型銷量冠軍,國內市場占有率超35%,全球保有量超過160萬輛。在2019年,長城汽車順應消費升級的市場潮流,推出了長城炮車型,在保證皮卡車型特質的基礎上提升了乘坐舒適性。這款車已經初步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上市三個月累計銷售1.82萬輛,成為了該價格中的銷量冠軍。

在新能源領域,歐拉品牌基於新營銷模式,打造的歐拉R1也頗受市場認可,銷量增速位列新能源市場第一的位置。

隨著全球化戰略全面進階,長城汽車2019年海外業績表現強勁,實現整車出口6.54萬輛,同比勁增44.93%。其中,皮卡車型全年出口1.75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4.66%;SUV車型出口4.38萬輛,同比勁增57.62%。其中,俄羅斯、南非、沙烏地阿拉伯市場營收分別達到14.34億元、10.82億元、7.20億元,分別同比大漲260.24%、46.0%和752.80%。

在本地化上,哈弗汽車也實現了新的里程碑。2019年6月,長城汽車獨資興建的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建成投產,哈弗F7也實現了在當地投產並上市。目前,長城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保有量已超過12萬輛。

在2019年市場整體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長城汽車積極調整,使其業績表現未受大影響。在2020年,長城汽車將進一步深耕整車、零部件核心技術,及高新技術的研發,並加快全球化的步伐,逐步打造全球範圍內更有影響力的汽車品牌。

長城汽車營收962億元

廣汽集團:營收597.0億元

4月1日,廣汽集團發布了2019年財報。報告期內,廣汽集團合併營業總收入約597.04億元,同比減少約17.5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6.18億元,同比減少約39.30%;連同合營、聯營公司,廣汽集團共實現營業總收入約3550.90億元,同比減少約2.36%。

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對聯營合營企業按權益法核算,不對營收做並表處理,合營聯營企業受益計入公司財報中的投資收益。因此,廣汽集團的營收並未統計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菲克、廣汽三菱等中資外資分別持股50:50的企業,僅統計了全資的廣汽乘用車公司業績。受新舊產品密集切換的影響,廣汽集團營收出現了較大的下滑。

2019年,廣汽乘用車實現營業收入407.2億元,同比下降26.89%,相比往年下滑十分明顯。但在下滑壓力下,廣汽乘用車全力降庫存、調結構,並打造數字化營銷體系和特色化服務體系。同時,傳祺品牌多款主力產品在2019年完成換代,為後續業績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據了解,基於全新GPMA平台打造的第二代GS4車型,在上市首月即實現銷量破萬,後續表現更是值得期待。不過,由於換代期間對銷量的影響,廣汽乘用車2019年銷量為38.5萬輛,同比下降28.14%。

得益於更豐富的產品陣容,廣汽本田在2019年累積銷售77.0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4%。具體到車型來看,雅閣累計銷售22.37萬輛,同比增長26.6%。凌派累積銷量為15.4萬輛,同比增長36.2%。繽智全年累計銷售11.7萬輛,冠道全年累積銷售7.15萬輛。在2019年11月上市的緊湊型SUV皓影,當年便斬獲了超過2萬的訂單,預計在2020年將為廣汽本田貢獻可觀的銷量增長。

得益於廣汽本田的經營理念,在實現企業收入增長的時候,全國市占率同比提升17.4%,30個省級行政區、255個城市的市占率大幅提升。2019年,廣汽本田實現營業收入1057.1億元,同比增 8.03%,在整體市場下行的情況下實屬不易。

基於TNGA架構打造的凱美瑞、雷凌、C-HR等車型再2019年的表現十分突出,銷量分別為18.5萬輛、22.2萬輛、5.9萬輛。而全年毫無優惠的漢蘭達在當年的累計銷量也達到了9.9萬輛。憑藉旗下車型的出眾表現,廣汽豐田當年銷量68.2萬輛,同比增長17.12%。

得益於廣汽豐田的出色銷量表現,當年營業收入達980.5億元,同比增長17.12%。在2020年,除了已經上市、填補自身產品線空白的緊湊型SUV威蘭達以外,漢蘭達將在今年迎來換代,C-HR電動版也將在今年到來。同時,廣汽豐田產能也擴充至60萬輛,產能不足的情況有所緩解後預計今年表現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因為春節假期和疫情因素,今年1-2月廣汽集團銷量同比減少了11.6萬的銷量。為避免這部分銷量對後續經營帶來更大壓力,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在線上發布會中表示,公司下調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增長8%降至增長3%左右。但廣汽集團對於後續經營充滿了信心,曾慶洪甚至強調未來一段時間廣汽集團可能會在確保員工加班費用的前提下,通過暫停周末雙休的方式加班加點進行生產。

寫在最後:儘管同為上市車企的上汽集團和長安汽車尚未發布2019年的財報,但可以預計的是,這兩家企業的營收、利潤表現也不會很樂觀。在頭部車企業績承壓、營收利潤下滑的背景下,底部車企面臨的困難應該會更大一些。

在疫情發生後,乘聯會將汽車市場兩度下調全年銷量預期,目前預計2020年銷量會比2019年減少8%,國內車企的經營壓力或進一步提升。但雖說國內車企處境不佳,但得益於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銷量還在逐漸恢復,經營資金壓力也在逐步降低。而仍處於遙遙無期停工狀態中的通用、福特、大眾、雷諾等一系列海外車企,在固定成本支出沒有降低但收入近乎歸零的情況下,日子就要難熬的多了。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吧。

精彩內容回顧:

重按下「播放鍵」 口罩後的4S店眾生相

車市寒流依舊?2019合資品牌卻強勢增長

疫情餘波尚在 購車成本或5月降至最低

難啊 開年車企就下調目標 疫情影響奈何奈何

廣汽集團營收59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