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糖網」偏愛年輕人?要當心!

2019-11-01     西安市第四醫院

案例一


4個月前,25歲的小倩(女)正在家中照看1歲多的寶寶,忽然眼前模糊,起初以為是身體太累了,過段時間自然會好,可沒想到,兩三個月過去了,情況卻越來越嚴重,而且眼睛出現一塊黑斑,8月10日小倩來到陝西省眼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病院。




經詢問,原來小倩曾於2013年患上了糖尿病,這次檢查發現小倩眼底大面積出血、局部視網膜脫落,被診斷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殖期。幾天後,眼科三病區孫文濤主任為小倩左眼做了白內障聯合玻璃體切除、剝膜、矽油填充手術,一個月後,右眼也進行了手術。




如今,小倩的視力恢復到左眼0.15,右眼0.08。遭遇了這次危機,讓小倩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光明。

案例二


「視力下降的很快,我真沒想到!」31歲的小胡(男),僅有1年糖尿病史,怎麼也想不到平時看似身體健壯的自己,在兩個月間,眼前僅能看到手部晃動,工作、生活均受到了嚴重影響,8月28日孫文濤主任為他左眼做了玻璃體切除、剝膜、光凝、電凝、注氣術,現在小胡左眼已恢復至0.3的視力。

案例三

小蘭(女)33歲,已有4年糖尿病,今年同樣出現了雙眼視力急劇下降,幾近失明,在某醫院為右眼做了糖尿病引起的抗青光眼手術,術後為手動視力。




7月份來到市第四醫院就診,檢查左眼,診斷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7月31日孫文濤主任為她左眼實施了手術,保住了光明,如今視力由指數視力恢復至0.1,令小蘭十分激動,慶幸自己還能夠正常生活。孫文濤主任在她出院和複診時反覆叮囑,「一定要控制好血糖!」

血糖是根本!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糖尿病人口已經超過1億多人,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糖尿病,20~40歲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占比6%,這可能與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有一定的關係。此外,吃得好、吃得多、運動少導致的肥胖也是高風險因素之一。疾病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它不僅會造成腎衰竭、心臟病等嚴重疾病,也是較多患者失明的主要病因。

在剛才講述的案例中,患有糖尿病的小倩、小胡、小蘭,他們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血糖控制不穩定,眼病進展快

如果沒有健康意識,科學合理預防保健,將會給身體帶來重大「危機」!


各位糖友、年輕的朋友注意啦!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No.1什麼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在您的眼睛中有像照相機底片一樣的視網膜,視網膜上分布了很多血管,糖尿病會導致微血管被破壞,從而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造成視網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滲出、玻璃體出血,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體視網膜增殖性改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害就像隱藏在眼底的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對患者的視力造成損傷。

No.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

血糖控制不好

同時伴有高血壓

糖尿病孕婦

已經出現糖尿病性腎臟併發症(蛋白尿出現是糖網加重的信號)

高血脂會引起糖尿病患者硬性滲出沉積(一種獨立損害視力危險因素)

No.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什麼臨床症狀?

早期90%的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晚期會出現嚴重視力下降、視網膜大片出血、玻璃體積血、牽拉性視網膜脫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黃斑水腫、甚至最終導致視力喪失。

因而,預防很重要!糖友一定要定期檢查眼底情況,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No.4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檢測眼底?

※一經發現糖尿病,應馬上檢查眼底;

※如無眼底病變,每年至少查一次眼底;

※已有眼底病變,半年查一次眼底,並做眼底照相和螢光造影,必要時做OCT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出現新生血管性病變,3個月到6個月查一次眼底,並做眼底照相和螢光造影、OCT檢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國際公認的工作人群首要致盲眼科疾病,因此需要早發現,早治療!如果治療及時,多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是可以保住視力的。建議糖尿病患者,半年至一年應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專家介紹





孫文濤

職 稱:主任醫師

職 務: 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陝西省眼科醫院三病區主任

學會任職:陝西省保健協會眼科防盲委員會常委,西安市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

專業特長:對於複雜性視網膜脫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眼底出血性疾病、複雜黃斑疾病、高度近視、複雜白內障及眼外傷等疾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和嫻熟的手術技術。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二全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DjyJ24BMH2_cNUgMuQ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