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而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呢?

原標題:為什麼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而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呢?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而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的確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但只要往細里一分析,就覺得一切都那麼合情合理,一點兒也不奇怪。

二者間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呂后病死的年代,還處在漢初;而武則天病死時,時代已經進入了中唐。

不要小看這一點,單單這一點,差別就非常巨大了。

要知道,劉邦在開國之初,就表示要與功臣共天下,裂地而封王侯。

雖說劉邦後來為了穩定政權,又畢自己之力平滅了眾異姓王,但他又刑白馬而與群臣結盟盟。

強調了兩點:一、只要不是姓劉的稱王,天下共誅之。二、若有無大功而封侯的,天下共誅之。

劉邦說的這兩點,既保證了劉氏的皇權,又確保了功臣階級的利益不被稀釋。

這兩點,得到了眾臣的擁護,大家無不心悅誠服。

但是,呂雉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地位,大封諸呂,極大地侵害到了開國功臣群體的利益。

而陳平、周勃、灌嬰等等一批開國功臣還健在。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呂雉在臨終前,又讓呂祿掌北軍、呂產掌南軍併兼相國一職,這樣,就把諸呂與功臣間的矛盾急劇加大了。

不用說,漢初的這一種情形是中唐時所不具備的。

而且,陳平、周勃、灌嬰這些人,是跟隨劉邦起事的,經過血與火的洗禮,見證過多少風雲起落,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定然是霹靂手段,手不容情。

原先,呂后為了不讓皇權外流,讓自己的親兒子漢惠帝劉盈娶了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為皇后。作為舅舅的劉盈羞於與自己的外甥女同房,以至於張嫣身後無子。雖然呂后將宮女替劉盈生下的骨肉謊稱是張嫣所生。

但陳平等人在採取行動時,一不幹、二不休,咬定這些孩子並非漢惠帝的骨肉,將之屠盡戮絕,再無後顧之憂。

我們來對比看一下武則天死後武三思他們面臨的形勢。

其實,武則天在狄仁傑等人的活動下,已經下了還政李唐的決心,不但接廬陵王李顯回京,還正式冊封為太子,定為皇儲。

所謂的「神龍政變」,只是鞏固了這一成果,避免節外生枝罷了。

而發動政變的張柬之、敬暉、桓彥范、崔玄暐等五位大佬,全是清一色文臣,殺戮很輕。

再者,武則天不像呂后那樣絕後了,她死後,繼承帝位的是她的兒子李顯,眾大臣不看僧面看佛面,做法很有分寸,一切遵從李顯的意思辦,不敢太過。

偏偏,李顯生性昏庸、孱弱就算了,他和武三思又是親家關係——他的女兒李裹兒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

所以,李顯復位以後,武三思等人依然得以全須全尾地活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Brm7ngBrsvY2_UuAw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