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清華大學校慶,水木年華宣布了一新消息:
這個已經做了20年的組合,要加新人了。
對象是個挺年輕的孩子,得管盧庚戌和繆傑叫叔叔大爺那種。人長這樣,叫陳秋樺
怎麼說呢……別的不提,反正這個顏值,可以說已經拉高了組合整體水平哈哈哈哈。
不過,對於這個消息,大家最大的感受還是:怪了。
開頭咱就說了,水木年華已經做了20年,現在的發展情況也可以說是退休養老中,在這麼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間裡增添成員,到底是要圖個啥呢?
要講水木年華必須得從盧庚戌講起。
1989年盧庚戌以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大學建築系,在校期間忙著上學的同時沒忘了搞音樂。
他加入了文藝社團,之後開啟了自己的攢局之旅:先和幾個同學一起成立了校園歌曲協會,經常在高校之間組織、參與一些演出。之後,又和另外的朋友成立了一個「夢中草原」合唱團,拿過不少獎項,後來還直接登上了電視台。
學生時代浪漫而美好,但總有一天要畫上句號。
四年之後,畢業的盧庚戌老老實實去做了建築設計師,且一做就是好幾年。可音樂就如同野草種子,一旦在心裡生根發芽就難以拔出。於是乎,在受夠了朝九晚五的無聊生活之後,盧庚戌乾脆辭掉了高薪工作,開始專心致志地做音樂。
就這樣2000年,盧庚戌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未來的未來》。
對於這張專輯,公司所有人都信心滿滿,還請了當時最牛的樂評人給寫評論,結果看到評論,老闆差點兒背過氣兒去。對方給的評價是:盧庚戌,一個永遠不可能走紅的歌手。
然而,樂評人很快就被打臉了。
在首張專輯幾乎無反饋的情況下,盧庚戌繼續著自己的創作,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聲音條件很多時候無法完成自己的譜曲。於是乎,他找來了在學校里就曾合作過的李健,邀請他和自己一起做音樂。
當時的李健正在廣電做網絡工程師,放棄這樣的高薪職業,換了誰可能都得多想想吧?但李健幾乎沒有,因為這份在別人眼裡令人羨慕的美差,在他眼裡只是「毫無成就感可言」的工作。所以,在接到盧庚戌的邀請之後,他便毅然決然地遞了辭呈,加入了進來。
就這樣,兩人在2001年成立了民謠歌唱組合,借清華大學裡水木清華的景點,為組合取名水木年華。
當時公司為了包裝,還給他們整了個高學歷的TAG,事實上這個TAG也沒怎麼用的上,因為首張專輯他們就憑著《一生有你》迅速走紅。
這首歌當時直接蟬聯了歌曲排行榜三周冠軍,作為新人歌手這絕對是相當不錯的水平。而在此之後,這張專輯還幫他們拿到了2001年度幾乎所有音樂頒獎禮的最佳新人獎:
借著獎項的東風,公司很快推出了水木年華的第二張專輯《青春正傳》。這張專輯依然成績不錯,其中一首《在他鄉》(原名迷鄉)更是和《一生有你》一樣火了不少個年頭。
然而,就在這麼一個時刻,李健選擇了退出組合。
原因是兩個人的音樂理念不同。
可能有人覺得這是個很官方的答案,但很「遺憾」,李健離開背後確實沒有太多抓馬的戲份。這張《青春正傳》里也保留著證據,由李健演唱的《迷鄉》相比現在水木年華演唱的《在他鄉》,儘管詞曲一致,唱法和所傳達的內容上都給人截然不同的聽感。
雖然理念不合是李健退出的根本原因,但上升期的組合,成員突然退出,雙方當時多少也會有些摩擦,以至於許多年後盧庚戌被網友激怒,也指責過李健當時退出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不過,個人感覺這應該也沒有太影響他們之後的感情,後來李健演唱會水木年華有去過,盧庚戌自己拍電影也請李健唱過主題曲,且彼時的退出或許有年輕人的孤勇與衝動作祟,但事實上這也陰差陽錯地為他們彼此選擇了更好的前程。
李健退出之後,盧庚戌找到了李健的同班同學繆傑,還有另一位姚勇組成新水木年華。
然而,才發一張專輯《3》之後,姚勇便以身體原因為由宣布退出。
因為在團時間太短,姚勇的退出連謎團都沒有留下。不過,站在未來回想,或許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吧~因為這位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2005年起風靡全國多年的那款《QQ炫舞》就是這位老師的公司整出來的。
姚勇退出之後,水木年華盧庚戌+繆傑的陣容便進入了穩定期,且一搭就是二十年。
不過,起步階段頻繁變更成員,多少還是影響了組合整體的勢頭,再加上彼時大陸的音樂市場開始被港台音樂侵蝕,水木年華的後期發展並不理想。
另外,他們本身在音樂上的創造力也有所枯竭,對於專輯的創作僅僅維持到2012年,後續基本都是單曲輸出,且能夠被傳唱的大熱曲目幾乎沒有,演出幾乎都是在靠著前幾張專輯的老本過日子……再然後就這麼漸漸地,也是理所應當地糊了。
近些年兩個人以組合形式的最大一次曝光,大概是去年的《樂隊的夏天》。兩個人避開自己的熱門單曲,表演了一首《青春再見》:
本來以為能來一撥回憶殺,結果不但一輪游秒淘汰,還被樂評人痛批「油膩」、「沒新意」。
雖然因為輸得太慘烈,激起了大家的同情心,節目播完,大家幫他倆把樂評人吐槽了一通,但吐槽完樂評人,大家也不得不承認:若單從表演上來說,水木年華處處都帶著陳舊感,一些和聲的內容也沒有細扣,可以說是非常拉胯。
其實,輸這麼慘完全可以預料到,因為這二位心思早不在音樂上了。
盧庚戌從2013年開始做他的導演夢,先在2014年獻出了一部處在合格線的處女作,又在2016年趕了個IP熱的晚集拍了《一生有你》:
拍是拍得很快沒錯,但上映可叫一個費勁了(貓老師曾經接觸過這個項目,然而等我離職換了新單位,這項目還沒談出個所以然來),最終這部2016年開拍的電影,直到2019年才上映,那可真叫一個黃花菜都涼了。
這話怎麼說呢……
一方面何炅《梔子花開》的撲街,讓人們對歌曲IP敬而遠之;另一方面,這部電影從製作團隊到演員陣容幾乎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所以,這部電影最後只拿了不到5000萬的票房就草草收場。
當然,我覺得盧庚戌也沒想著它能掙多少錢,拍《一生有你》更像是在紀念他少年時墜落的愛情吧,畢竟這首歌是他原本也是在寫他自己的故事。
盧庚戌拍電影去了,繆傑肯定也得找點事兒干,他做了啥呢?
這個哥直接回鄉種地去了。
其實助農啦~
繆傑之前就在做公益項目,幫助農民工學習考大學,改變命運之類。做這件事兒的時候,他就尋思這個操作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於是乎他後來就創辦了助農平台,大概內容就是去賣不出去貨的偏遠農村高價收購優質農產品,然後通過網絡平台幫他們賣出去。
以上,就是這個組合的大概現狀吧。
看了下公司給這個小新人鋪的通稿,盧庚戌似乎已經帶著他活動一陣了。這樣想來,他們去年參加《樂隊的夏天》也就不算突兀,或許是突然又想起了早年做音樂的快樂吧~
只是不知道,這個新人有沒有足夠多的能量,讓這個已經活了二十年的老組合,重新迸發出新的生命力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