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愛熊仁鎮》奇葩二人組,朱亞文、張榕容書寫浪漫搞笑人生

2019-09-08   軌道電影

《逗愛熊仁鎮》是愛奇藝影業出品的一部中小成本電影,原本想在並不激烈的九月第一周先聲奪人,沒想到竟然半途中殺出了一部動畫片《羅小黑戰記》,徹底摧毀了愛奇藝電影院線、視頻平台雙線開花的經營策略。



首先,讓人有些意外的是《逗愛熊仁鎮》的上映時間定在了周六,直接避開了與《羅小黑戰記》的正面衝突,可是也由此喪失了口碑宣傳的絕佳時期。目前的電影市場基本遵循了頭部影片票房通殺的局面,一部影片排片比能夠占到80%以上,如果同時出現多部熱門影片,甚至可以直接壟斷90%以上的排片占比,阻斷了其他影片的票房分帳,這種局面在短期內很難有所改變,究其原因與觀眾們日漸提升的審美體驗以及跟風而上的消費心理有關,當然更為重要的前提就是影片獨特的視角以及精緻的內容包裝設計。



《逗愛熊仁鎮》改編自泰國2012年的《爭錢斗愛ATM》,顯然從泰國原版名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如港版《龍鳳斗》般關乎男女之間情感糾葛的喜劇電影,其中的主線圍繞可以吐出雙倍鈔票的ATM機器,聚焦在公司不得談戀愛這一規則延伸出的感情嬗變。



喜劇電影的市場空間超乎想像,從《瘋狂的石頭》、《夏洛特煩惱》開始,一個有新意的故事和獨特的表達方式促成了無數小成本電影的驚天逆襲,遠的不說,韓國今年上映的《極限職業》,憑藉無厘頭的表現手法以及柳承龍、李東輝等演員的精彩發揮,打破了壟斷韓國影史票房冠軍多年的《鳴梁海戰》,突破千萬人次的觀影人次,對於五千多萬人口的韓國來說幾乎成為了一個「奇蹟」,在驚悚片、恐怖片、戰爭片當道的韓國,無疑證實了喜劇電影的無限潛力。



反觀中國,同一劇本一本兩拍的《龍蝦刑警》聚集了王千源、劉樺、袁姍姍等影星,卻因在文化融合上差強人意而未在觀眾心中泛起絲毫水花,喜劇類型電影採用的僅僅是喜劇的「外皮」,內核則應該聚焦到真情實感的日常生活當中,只有情感的認同和故事的合情合理才能讓觀眾樂在其中,笑聲之後認真思考影片的現實含義。



《逗愛熊仁鎮》的團隊之前拍過《滾蛋版!腫瘤君》,擁有成熟的故事掌控能力,導演查暮春更從2009年連續八年參與到春晚小品的編劇工作中,並在《戀愛中的城市》、《大鬧天竺》等喜劇類影片中貢獻了大量包袱,可以說常年的工作訓練已經讓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講故事能力,因此故事的開頭引出了「熊仁鎮」。

這裡以熊為神,用宗教開篇形成了架空於歷史之外的故事框架,查導顯然追求的是更洒脫搞笑的故事路線,觀眾以熊仁鎮為導線,引出了「霸道女上司」蒙小鮮,在泰版中,導演更在乎故事的合理性,比如女主角吉說「據日本統計,100%共事的情侶。。。。有46.7%會犯罪」,以他國情況影射本國現實手段高明,到了《逗愛》中則僅以「談戀愛會降低工作效率」這種矇混過關的語氣來暗諷公司的不合理規定。



泰國側重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強調面對無可奈何局面的揶揄,而《逗愛》則更注重搞笑氛圍的營造,刻意迴避有可能會產生歧義的情景,比如同樣是汽車鑰匙掉下水道,泰版男主角蘇是計算每天拜訪人數機動時掉落,而何必則是走路時的石子擊中了在下水道蓋上的鑰匙,兩種表現手法不同,但《逗愛》的方式看點更濃,效果也更佳。



原版時長近兩個小時,而《逗愛》只有102分鐘,因此在敘述策略上,直接刪除了吉的追求者,老闆的兒子這一副線,加上了ATM錢找不回就要回家繼承魚店的梗,很有種周星馳式的無厘頭風格,既有賭神式的不服輸精神,又有《功夫》中包租公、醬爆等小人物的身影,處處可見的熊仁特色讓觀眾抽離與遐想的小鎮之外,更利於構建人物多元化視角。



朱亞文和張榕容其實都處於各自的瓶頸期,朱亞文作為中生代演員,從《闖關東》的朱傳武開始,《遠去的飛鷹》中英姿颯爽的飛行員形象,《紅高粱》中敢愛敢恨的余占鰲,《我們的法蘭西歲月》中的周恩來,無一不彰顯出屬於主人公的獨特氣質,首先一點就是帥氣,這種渾身散發著魅力的形象引人入勝,在當年也贏得了不少觀眾的青睞。



可是隨著結婚和二娃的誕生,朱亞文的票房號召力前逐漸喪失,時尚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收視不佳,《我是證人》中的反派唐崢倒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而回到《漂洋過海來看你》這種顏值小生的劇情戲,顯然「行走的荷爾蒙」已經不如諸多「小鮮肉」一般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



對於這種情況,朱亞文也想要展現其內在的一面,比如參加《聲臨其境》,可是剛一開口的「寶貝」仍然回到了「荷爾蒙」路線,他越像展現觀眾不知的另一面,其固有的「刻板印象」反而更有所加深,其實生活中的朱亞文並不總是如此「硬漢」,而是有很溫暖、開朗的一面,因此《逗愛》就是為了與他之前戲路區分開,承擔著為其正名的重任。


《逗愛熊仁鎮》奇葩二人組,朱亞文、張榕容書寫浪漫搞笑人生


而中法混血的張榕容雖然是童星出身,但也始終擺脫不了花瓶的尷尬處境,即使在《妖貓傳》中演繹出了秀外慧中端莊大氣的楊玉環,觀眾們只是感慨黃軒的用情專一,對於張榕容反而提之甚少,雖然憑藉該片獲得了華鼎獎的最佳女配,但構建怎樣的人設仍是其不斷深耕的主戰場。



在《逗愛》中,首先展現的仍然是蒙小鮮的性感,不管是在辦公室的舉手投足還是在熊仁大酒店的絲襪誘惑,其次才是其性格洒脫的一面,她可以毫不畏懼上級、老爸、男朋友,活潑外向的性格有種上海的「混不吝」精神,也就是接了地氣,沒有飄在天上的感覺,讓我們看到可蘿莉可御姐的張榕容狂野洒脫的另一面。



《逗愛》比原版更強調「鬥爭」主題,繼承魚店生意成為兩者博弈的天平,其實行業無貴賤,不能因為有魚腥味而排斥這份工作,就像新希望集團劉永好培養孩子劉暢,就是先從養豬一線開始鍛鍊,如果不熟悉工業流程,沒有基層鍛鍊經歷,怎麼能經營好一個企業?不過這卻是現在很多富二代面臨的現實問題,當家族要將自己不喜歡的產業交到自己手中時,該如何是好?這裡就不深究了,諸如王思聰之類總歸還是會有解決的辦法,每個家族也因人而異,對於何必和蒙小鮮來說,這份賭約更有些戲謔的成分。


《逗愛熊仁鎮》奇葩二人組,朱亞文、張榕容書寫浪漫搞笑人生


《逗愛》在原作的基礎上加入了很多對仗元素,比如原作中蘇只是卸走了吉的四個輪胎,而何必卸下輪胎的同時,蒙小鮮則扎破了何必的車胎;蘇給吉下迷藥,卻被吉識破,逼著蘇喝下迷藥導致兩人昏昏欲睡,而蒙小鮮則將迷藥摻入了酒中,成功迷暈何必的同時卻食用了何必注藥的西瓜,正如何必說的,「誰讓你買藥時候留下一半」,按照藥店老闆的說法「整片容易出人命」,所以從各自選擇一半的劑量我們也能體會到情侶之間的「勾心鬥角、情意綿綿」。



在原版中,蘇和吉已經訂立了婚約,蘇甚至求婚成功定好了結婚的日期,可是卻因為蘇的一封情書導致吉被辭退,這種反轉劇情極具看點,也是反套路的精心之作,不過到了《逗愛》中,導演極力去展示人性中善良的部分,沒有老闆對下屬的欺詐不信任,而是用童話般的浪漫辭職遞進出幸福圓滿的二人世界,從渲染力上,原作更具有表現力,而《逗愛》則更偏重於超現實。



從電影的預告片那時,觀眾就知道何必被埋了三次,而這三次被埋都鋪墊的非常好,貫徹著周星馳小人物命運輪迴的哲學內涵,第一次巧妙融合了調戲老窩囊過世父親的橋段,第二次在澡堂以單薄的身軀再次陷入重圍,第三次在酒店窗外嚇哭了老窩囊的兒子,這三次過度自然平和,看過之後會久久縈繞在觀眾心中,回想起來頗有周星馳無厘頭的風格。



更難能可貴的是影片前後呼應,熊仁鎮尊敬熊神,所以電玩店老闆拒絕在熊神面前發誓沒拿錢,而熊的集體遷移謊言也在眾人尋錢的過程中露出馬腳,原來是別有用心之人捕獵熊用於商業目的,影片從純搞笑路線升華到了環保愛護動物的主題上,瞬間拔高了影片的立意。



導演想要展現的不僅僅是風土人情和社會現象,更是想要通過小人物「彆扭」的底層生活凸顯出生活的美好,雖然熊的動畫製作有些過於敷衍了事,但在炎炎夏日,能有一部如此清新亮麗的「新式喜劇」確實讓人身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