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保即將提升一個新高度

2019-07-29   Haalthy肺騰助手

Haalthy導讀

你是否覺得我們的醫保在異地使用後回家報銷太過於繁瑣?

門診費用全部都需要自費?

醫保管理都局限於一所城市,醫保大數據沒有辦法進行發掘和利用?


近期,國家醫保局已開始將醫保的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提升一個高度啦,並且參考美國的HIPAA(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1996),即將使中國的醫保管理和服務從普通的「鐵路時代」推進到「高鐵時代」。

美國 HIPAA 好在哪裡?

一、醫療機構必須強制性的按統一標準提供電子數據;

二、醫保機構、醫療機構必須保護好患者隱私;

三、通過標準化、電子化降低美國的整體社會成本。

1、HIPPA電子交易:醫療機構與醫保機構/保險公司

2、標準的醫學編碼。在標準的電子交易中,除了確定接口標準外,還包含標準的醫學編碼,如診斷編碼ICD-10,醫療操作編碼CPT-4,藥品編碼NDC,醫療器械編碼等。以此確保在全國所有的醫療機構和醫療保險機構都使用一套標準的醫學編碼。

3、紙媒醫保單證。包含UB92和HCFA-1500標準,是適用於不能聯網的情況下的單證申請報銷的模式。這兩個單證的格式、內容、列印軟體、墨水全部是標準化的,因此在處理理賠的時候,通過OCR圖像識別技術就可以輕而易舉進行理賠處理,效率也非常高。

美國傳統上對個人醫療信息是非常敏感的,HIPAA法案也對醫保、醫院等機構的患者醫療信息安全保護有非常周密的安排。一方面,在法律上作了嚴格的隱私保護要求;另一方面,在確保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對如何科學的使用醫保和醫療信息進行了規範。

HIPAA對於醫療保險機構或保險公司內部患者信息安全做了非常嚴格的要求,一旦發生信息安全事件,監管部門就會嚴厲處罰這些機構,對涉及的個人還會追求法律責任,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得到周密保護。

中國醫保正在不斷提升中

中國的醫療保險信息標準化建設化還處於起步階段,在相關政策上還缺乏明確的依據,導致數據在跨地區、跨行業的交換、共享、使用存在標準障礙、政策壁壘,影響了醫療保險治理水平,使社會的醫療成本、行政成本都相對較高。

這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目前醫保已經完成了《醫保疾病診斷、手術操作分類與代碼》、《醫療服務項目分類與代碼》、《醫保藥品分類與代碼》、《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等四個代碼標準,為標準化建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下一步即將對醫保接口和業務單證進行統一標準化;同時也要呼籲醫療機構,對於自身收據的收費帳單、醫療收據等統一格式、統一列印軟體標準。

如果全國指定了統一接口、編碼標準後,保險公司再參照這些標準,推動補充醫療保險的對接工作的話,就能實現補充醫療保險的實時結算,預期可極大改善保險理賠的體驗和管理水平。

中國醫療保險的管理和服務正在不斷的提升中,終將有一天會從普通的「鐵路時代」推進到「高鐵時代」,我們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