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父母「吼」智商會降低,為了孩子的未來,請控制好你的脾氣

2020-04-18     逗兒媽媽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庭不僅是孩子生活的基地,更是最初接受教育的場地,家庭結構、情感氛圍、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一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讓人心疼,令人揪心。

婷婷是樓下鄰居家的11歲的小女孩,漂亮可愛,非常懂事,但卻又有一點與之年齡不相稱的老成,她媽媽脾氣火爆,經常聽見她在家裡訓斥孩子,訓斥老公,有一天晚上,我下樓拿快遞,正好看見婷婷一個人坐在樓梯口,頭埋在兩腿間上在低低的哭泣,書包丟在一旁,書和文具散了一地,我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慢慢抬起頭,指了指自己家的門:媽媽又生氣了,把我書包扔出來了…….說完又低頭抽泣起來,聽著屋裡傳出媽媽嘶吼的聲音,看著孩子可憐無助的模樣,真的感到心疼。

其實生活中,由於工作壓力、身體原因或自身性格等原因,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家長不在少數,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長此以往,這種教養方式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一、那麼,天天被父母「吼」,孩子會出現哪些負面影響呢?

1、智商會降低

哈弗醫學院長達11年的研究證實,家長經常「吼」孩子、對孩子發脾氣,會導致孩子的大腦中用於學習和記憶的區域會發生萎縮,學習專注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智力受損,而且這種損傷是致命的,無法修復。

2、退縮忍讓,心情壓抑,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經常面對父母的吼叫,孩子不敢爭辯,不敢回嘴,否則可能會招來更加殘酷的拳腳相加,孩子只能選擇閉嘴、忍讓,咽下委屈,獨自承受。長此以往,內心壓抑無法宣洩,真正的需求不敢表露,就像前面提到的婷婷,每次媽媽帶她一和小朋友一起玩總是顯得很拘謹,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先看媽媽的臉色,媽媽點頭同意了,她才能去做,如果媽媽沒發話,或不同意,不管她內心多麼想去參加,卻也只能乖乖的待在一旁看著別人玩。

3、焦慮,自卑,缺少安全感

易怒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內心卑微而敏感,在與同伴交往過程中,往往沒有自信而顯得懦弱,生活中,即使遇到一點點的小挫折,或犯一些小小的錯誤,就會驚恐不安,情緒極度不穩定。

所以,父母的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如果孩子出現類似於上述的情況,那麼父母的教養方式可能出現很大的問題,需要家長及時反思並調整教養方式。家庭和父母對孩子社會化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孩子發展早期,家長經常吼孩子等情況,除了在早期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外,還可能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

二、易怒父母培養的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1、性格懦弱,孤僻,成為人群中的另類

小時候得不到尊重、缺少家庭溫暖的孩子,長大後極度缺乏安全感,不敢與人交往,也不善與人交流,在人群中顯得特別孤單,木訥,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性格缺陷會越來越明顯,從而讓自己成為孤立的人,因為沒有朋友,無人傾訴,只能悶在內心,無法得到排解,遇事容易鑽牛角尖,認為沒有人關心自己,沒有人理解自己,容易產生抑鬱。

2、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勇氣和信心

內心非常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迫切得到同伴和社會的認可,但是遇到困難容易退縮,不敢接受挑戰,抗挫能力非常弱,一旦遭到失敗,容易一蹶不振,會對生活失去信心。

3、對婚姻家庭產生恐懼,影響未來的家庭生活

易怒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小時候因為長期受父母吼叫,怒罵,會產生嚴重的心理陰影,這些陰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成年後對婚姻家庭的認同度,因為自己受到傷害,所以害怕面對結婚後繁雜的家庭生活,擔心自己童年悲劇重演。

由此可見,原生態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一生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不要讓你的情緒,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今年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很多學生長時間放假在家,教育系統開展居家網絡教學,需要家長在家輔導孩子作業,由此引發的系列家庭矛盾成為近期最熱門的話題,很多內容都是反映家長面臨崩潰、無奈、一籌莫展的狀況,朝孩子發火、大吼甚至動手打罵孩子。

親愛的家長們,無論情況有多遭,無論孩子多調皮,為了孩子的未來,請一定要控制好情緒,別讓你今天的情緒失控給孩子的心靈再加一道傷口,別讓你今天錯誤的行為成為你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三、那麼,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當你有情緒,想發火時,請讓自己獨處一會兒,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你可以閉上眼睛,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儘快平復。

情緒失控時,做點決定沒有幾個是正確的,所以請不要在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做任何決定。

2、多讀一些育兒書籍,多聽一點家庭教育的講座,了解孩子的年齡和成長特點,了解孩子真正內心的想法,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鼓勵為主,少批評。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要了解自己家的孩子,對孩子的成長要縱向比較,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點比別人孩子的優點,要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安全感和認同感,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

3、家長不要總是高高在上,而是要放低姿態,和孩子平等相處,努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孩子內心在想什麼,真正需要什麼,這樣親子關係才能和諧,即使發生問題,也能夠通過相互溝通,得到妥善解決。

4、即使孩子犯錯導致家長對孩子發火了,事後也要及時和孩子溝通,告知孩子哪裡錯了,應該怎樣做,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對錯,真正的成長起來!

都說家庭是人心靈的港灣,而父母就是這個港灣的鑄造人,雖然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家庭都不盡相同,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期待擁有這樣的一個心靈的港灣,沒有打罵,沒有吼叫,只有安全,溫馨與甜蜜。

您有過和婷婷一樣的經歷嗎?如果您已為人父母,您對自己的孩子吼叫過嗎?當你情緒不好,孩子又調皮不聽話時,你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呢?請您參加到我們的討論中來,說說你的經歷,分享你的經驗,一起幫助困惑中的家長,關愛那些成長中的孩子!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_RIjXEBiuFnsJQVom6r.html